天天看點

“安全神器”,暗藏隐患!

上周,3·15晚會一經播出,“老壇酸菜”“變味的粉條”等詞條一度沖上熱搜,食品安全問題再次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與此同時,網絡資訊安全問題也成為此次晚會曝光名單的“重災區”。

不同于往年,今年晚會首次設立“3·15資訊安全實驗室”,針對大家日常生活中的資訊安全隐患進行專業測試。其中,經測試後遭重點曝光的,就有兒童智能手表的安全隐患。

智能手表,暗藏隐患

一直以來,以功能多樣,友善快捷為賣點的兒童智能手表頗受家長與孩子們的青睐。實時定位、高清雙攝、人臉識别、視訊通話……在很多家長看來,隻要孩子戴上智能手表,就能随時監控其動向。但是,這樣一款“看娃神器”卻存在不少安全漏洞,實在是讓人歡喜讓人憂。

我們在晚會上看到,實驗室對一隻銷售量超過10萬的兒童智能手表進行檢測。結果顯示,該手表可以通過實時定位、惡意程式,不間斷收集孩子的移動軌迹,輕輕松松鎖定孩子的活動範圍;就連談話内容,也可以通過調用手表裡的麥克風聽得一清二楚……晚會方面表示,這也是目前市面上兒童智能手表存在的普遍問題。

“安全神器”,暗藏隐患!

為什麼深受孩子喜愛、家長信任的兒童智能手表,會成為一雙時刻偷窺的眼睛?據技術人員介紹,關鍵在于不少兒童智能手表的作業系統過于老舊。例如,晚會測試所用手表作業系統沒有任何權限管理要求,各種APP安裝後,無需使用者授權就可以拿走定位、通訊錄、麥克風、攝像頭等多種敏感權限。“後門”大開,自然會留下安全隐患。

“安全神器”,并不安全

事實上,這已不是央視第一次曝光兒童智能手表的相關問題了。近年來,有關報道屢屢指出兒童智能手表存在資訊安全隐患,要求家長予以重視。

究其原因,随着廣大家庭對兒童安全、及時溝通的需求提升,兒童智能手表市場在近些年迎來了爆發期。這也導緻整個行業出現了過度營銷、标準缺位、良莠不齊等問題。

“安全神器”,暗藏隐患!

正所謂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其中,就有一些不具備技術能力的公司草率入市。他們普遍委托第三方開發應用、租用公有雲、采用第三方地圖定位技術,不僅資料傳輸不加密,身份認證也不嚴格。

如此“趕工”出來的兒童智能手表,品質可想而知,且根本無法應對網絡攻擊。一旦有不法分子利用以上漏洞,接管手表權限,就可以精準掌握手表所在位置、完整擷取兒童日常出行軌迹,對家長和孩子進行竊聽、監控,甚至可能導緻拐騙兒童、敲詐父母的情況發生。

提高警惕,實時關注

本應守護兒童安全的智能手表,反而變成兒童身邊的洩密隐患,着實令人意外。但如果就此因噎廢食,将其視為“洪水猛獸”,也不可取。還是要揚長避短,适當利用其智能、便捷的優勢,為家長和兒童服務。

那麼,家長應如何在保證資訊安全的前提下,為孩子選購适合的智能手表呢?

一、調查品牌。家長在購買兒童智能手表前,需要對相關品牌進行一定的了解,盡量選擇有知識産權和獨立研發團隊的企業産品。目前兒童智能手表市場産品衆多,建議大家選購大品牌大廠家的産品,以保證智能手表的資料安全。

二、定期維護。正規的科技公司一般會定期根據技術發展對産品進行漏洞檢測和系統更新,家長應及時關注産品的官方更新資訊,平時做好兒童智能手表的定期維護。

三、變更密碼。日常使用中,家長還要提高安全意識,時常變更兒童智能手表登入密碼。

“安全神器”,暗藏隐患!

與此同時,也要看到,不僅兒童智能手表存在資訊安全隐患,目前針對兒童市場的智能裝置層出不窮,如兒童智能陪伴機器人、兒童智能學習機等,都帶有錄音、錄像、定位功能。如若不加小心,也可能變成孩子隐私的“洩密者”。更有甚者,有些智能裝置還會收到不良資訊,對兒童造成侵擾。

“安全神器”,暗藏隐患!

這裡還要提醒各位家長,務必加強對孩子浏覽内容的監管,定期檢查家中兒童智能裝置的使用情況,守護孩子的健康成長。

本期編輯:高 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