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要把“皇慶(皇建)寶錢”誤讀為“天慶寳錢”了

在中國的版圖上,位于大西北的賀蘭山腳下,河西走廊一帶,曾有一個将近190年曆史的西夏王朝,後來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屠城所毀滅。西夏帝國的史誌文獻資料也随之湮滅在曆史的長河之中……如今,古老神秘的西夏帝國史況,正在被考古學者們漸漸地揭開面紗,露出真貌。

西夏的文字是公元1036年西夏王李元昊令大臣野利仁榮創立并以法律形式頒發的,有六千左右的文字。史稱“番書”,後人稱:西夏文字。

20世紀60年代,中國語言學家李範文先生,根據在俄羅斯-聖彼得堡-東方文獻館所儲存的西夏文獻資料《番漢合時掌中珠》、《文海》等,編譯了一本《夏漢字典》在1997年出版,後又曆經13年的去繁從簡修改,于2010年出版了《簡明夏漢字典》。此字典,學術界認為:西夏文字應該有六千多字。而李先生認為:“從現有的資料可以肯定,西夏文字隻有五千八百多字,其餘為異體和訛體字”。這部字典學界學者們有不同争議,但它卻是我們翻譯西夏文字唯一可以使用的工具書。

近幾年,筆者收藏了一批西夏文錢币,并且在研究破譯這些西夏文錢币,雖然《簡明夏漢字典》裡的文字有出處,但是,在研究解譯西夏文字的過程中,主要還是依據這部字典,這是一部具有權威性的字典。

筆者将兩枚番漢文字對應的西夏年号錢币發出來,請大家鑒賞:

圖檔一為:番漢“天慶”系列;圖檔二為:番漢“皇建”系列;圖檔三為:《番漢合時掌中珠》一書中的字段 ,字段是番漢“皇”字與“天”的解譯;圖檔四為:番漢組合的“天慶”和“皇建”折十、折五對子錢币。

第一,同宗互證,看西夏錢币的母錢、子錢、大花錢的文字相似度。

第二,看西夏大花錢的鑄造工藝, 邊闊上形同一緻的紋飾圖案。

第三,提示出泉界先人的錯誤解讀。

圖檔一、這枚西夏文錢币(上右下左順時針旋讀),上方的第一個字在《簡明夏漢字典》裡解釋為:乾、天也。即:易經八卦中,乾就是天,天即是乾。右邊第二個字,字典解譯為:慶也。第三和第四兩個字讀“寳錢”不必多解,此枚西夏文錢币讀作:天慶寳錢(乾慶)。這枚西夏文錢币與漢文“天慶元寶”錢币是公元1194年同時鑄造的,是西夏國第六位皇帝純祐繼位時期的年号錢。

圖檔二、這枚西夏文錢币(上右下左順時針旋讀),此枚錢币在泉界有先人翻譯為《天慶寶錢》,與圖檔一的“天慶寳錢”發生了沖突,筆者經過反複研究考證發現,前人之是以會錯譯為:“天慶”是因為字典上出現錯誤。是以,筆者在這裡疾呼:泉友們,請不要再把西夏文錢币“皇慶(皇建)寳錢”誤讀為“天慶寳錢”了!(依古币為證)

此枚西夏文錢币上方的第一個字在《簡明夏漢字典》裡解釋為:皇、天也。即:皇帝是天子,皇字有天的意思。右邊第二個字,字典解譯為:慶也。第三和第四兩個字讀“寳錢”不必多解,此枚西夏文錢币可讀作:皇慶寳錢;然而,西夏漢文錢币有“皇建元寶”,我們漢文化習慣把“國慶日” 稱為“建國日”,例:國慶70周年,稱為:建國70周年。那麼,西夏文的“慶”字與漢文的“建”字對應,應該有相同的字意,即:慶-建,之間可寓用。是以,該錢币的正确讀法是:皇建寳錢,與漢文西夏錢币“皇建元寶”是一對,是公元1210年西夏第七位皇帝李安全時期,同時鑄造的年号錢。由于,《簡明夏漢字典》裡的“慶”字沒有擴充出“建”的意思,卻把應該是“皇建寳錢”誤寫成“天慶寳錢”,是以,泉界先人的錯譯就出在了字典上。參看圖檔三上的番漢字段,充分說明了”皇”字與“天”字的使用差別。再看圖檔二上的三枚大花錢:番字闆與漢字版大花錢邊闊上的花飾圖案一緻,說明是同期産物。

圖檔四、是兩對西夏年号錢,1。“天慶”番文與漢文一對。2。“皇建”番文與漢文一對。

現在讓筆者糾結的問題是:網絡上的西夏文錢币翻譯資訊,“天慶寳錢”是錯誤的,《簡明夏漢字典》上僅一個“天”字的小小誤解,就導緻了西夏年号錢币出錯,如不及時糾正,必将會使前人的錯譯延續誤導給後人。

不要把“皇慶(皇建)寶錢”誤讀為“天慶寳錢”了
不要把“皇慶(皇建)寶錢”誤讀為“天慶寳錢”了
不要把“皇慶(皇建)寶錢”誤讀為“天慶寳錢”了
不要把“皇慶(皇建)寶錢”誤讀為“天慶寳錢”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