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兒子不嫌棄你有孩子,你憑什麼不嫁”,兒媳:就憑你不是好婆婆

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我兒子不嫌棄你有孩子,你憑什麼不嫁”,兒媳:就憑你不是好婆婆

《城市故事》:“沒才幹的女人靠嫁人過活,有本事的女人靠自己過活。”

這種觀點雖然聽起來有些絕對,但确實存在一些人跟這種觀點相比對。

有的人認為隻有結了婚,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他們把自己的幸福和婚姻畫上了等号,如此一來,他們就很難把重心放在“自我經營”上。

如果這樣的人确實通過結婚過上了更好的生活,當然可喜可賀;但如果沒能如願,之後依然一門心思通過婚姻換幸福,等到沒有别的路可走的時候,等到想要靠自己卻來不及的時候,不幸就會延伸到生命的終點。

相比之下,那種懂得靠自己的努力換幸福的人,顯得高明許多。專注靠自己,一直都是在積累實力,實力越強,就越能遊刃有餘靠自己。

這樣的人也會結婚,隻不過他們不會把幸福跟婚姻劃等号。這種理智不僅有助于他們選擇有益的婚姻,同時也有助于他們在遇到婚姻問題時,能做到從容應對,及時止損。他們的退路,就是他們最大的底氣。

不過,以上兩種情況不是一成不變的,有的人可以在中途幡然醒悟。隻要時間來得及,依然可以靠自己。

下面這位讀者的婚戀觀的轉變,就屬于這種情況,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我兒子不嫌棄你有孩子,你憑什麼不嫁”,兒媳:就憑你不是好婆婆

東林老師,您好:

我覺得人生在世,永遠不能讓自己停止生長,否則你停留在一個低谷當中,或者停留在一種錯誤的生活方式之中,餘生再也不會好起來。

我曾經犯過這樣的錯誤,想把幸福寄托于婚姻,認為結了婚兩個人一起生活,會比一個人生活更幸福。

我失敗了,而且回不到單身的狀态了,因為孩子已經出生了。最後帶着孩子離婚,就是我那段婚姻的下場。

剛離婚那段時間,我的狀态混亂不堪,心中有怨恨,有擔憂,不知道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不确定我能否把孩子養育好。

人在這種混亂沒主見的狀态下,很容易受環境影響,也很容易受身邊人的觀念的影響。

包括我父母在内的很多人,都催着我趕緊找個人重組家庭,說隻有這樣做,才會對我和孩子都有好處。他們說身邊有個男人,生活會好很多,怎麼都會比一個女人帶着孩子生活要容易。

我信了他們的話,很快迎來了一次相親。

在我們老家,流傳着這樣一種觀念:認為男人年紀大了,就隻能找沒人要的女人,或者離過婚的女人結婚;認為女人離過婚,就隻能嫁給同樣離過婚的男人,或者那種年紀很大娶不到媳婦的男人。

當時我沒有想到這一點,隻在乎了父母所說的有益的一面,結果卻發現,沒有他們說得那麼簡單。

男方是個大齡人士,屬于那種一直娶不到媳婦的人。他的父母帶着他,跟着媒人來到我們家,走了一些寒暄的流程以後,就讓我們倆單獨聊。

“我兒子不嫌棄你有孩子,你憑什麼不嫁”,兒媳:就憑你不是好婆婆

說實話,我不反感那個男人,因為他很老實,不像是那種會亂來的人。我本來想着要不相處一下試試,可卻被他母親接下來的做法給毀了。

他母親非要兩家人一起吃頓飯,加上媒人在一邊幫腔,我父母就沒拒絕。

在飯桌上,他母親開始大放厥詞,似乎已經認定我是她兒媳婦了,說了很多自認為“毫不見外”的話。

她說我跟她兒子很般配,一個是因為年紀大而娶不到媳婦的人,一個是離過婚嫁不出去的人。她不顧我聽了這句話之後的反感心情,繼續說:“說句良心話,我兒子不嫌棄你有孩子,是你的榮幸和造化,畢竟全天下沒有幾個男人會接受女方有孩子!”

我感覺自己被羞辱了,她的意思是說她兒子比我好,是我配不上她兒子,她兒子願意娶我等于是大發慈悲。這樣對我的人,打心底裡看不起我,我既然看透了,何苦繼續跟她來往。

八字還沒一撇,她就開始看不起我,試問,如果真的嫁到了他們家,我跟孩子的日子能好過嗎?

我當即表示我不會嫁給她兒子。她聽完之後,先是很震驚,接着質問我:“我兒子不嫌棄你有孩子,不嫌棄你帶着個拖油瓶,你憑什麼不嫁?你還以為自己是大家閨秀呢?醒醒吧!你已經是沒人要的人了,别把自己看得太重要!”

我說就憑你不是好婆婆:“你這樣的母親不可能教出好兒子,我終于明白你兒子為什麼一直娶不到媳婦了,肯定是因為沒有人願意嫁到一個有你這種婆婆存在的婆家。你還要意思讓我感恩戴德,你算什麼東西,沒讓我感受到任何誠意,我憑什麼要感謝你?”

經曆了這件事以後,我發現我的狀态沒那麼混亂了,我突然有了明确的方向,我想靠自己的能力搭建我跟孩子的生活。即便這樣的生活很辛苦,但總比看人臉色過日子要好吧?

“我兒子不嫌棄你有孩子,你憑什麼不嫁”,兒媳:就憑你不是好婆婆

東林夕亭情感建議:

把幸福寄托于婚姻,是不妥的。把“更幸福”寄托于婚姻,才是合理的。

“更幸福”是意思是,你要有“靠自己也能幸福”的基礎。唯有在確定這種基礎存在的前提下,想要借助婚姻過上更幸福的生活,才不是妄想。

換言之,如果你無法靠自己讓自己幸福,你的幸福基礎為零,你想要完全指望婚姻帶給你幸福,一定會失望。

道理很簡單,婚姻不是你一個人可以左右的事情。你想要靠别人的同時,還存在“别人是否值得依靠”或者“别人是否願意讓你依靠”的問題,這兩個問題中的任何一個出了差錯,你都不可能幸福。

像那個女人面對的婆家,很明顯跟她的期待不一緻。從那位婆婆的言辭就可以判斷出,他們家不是一個可以帶給她幸福的家庭,她指望不上,依靠不了。

另外,她之是以那麼氣憤,之是以感受到婆婆打心底裡看不起她,就是因為她一直沒有“靠自己也能幸福”的基礎。如果她有這個基礎,根本輪不到别人看不起她,她也不會去在意别人是否看得起。

單獨從婚姻的角度切入去說,不管你是把幸福完全寄托于婚姻,還是把“更幸福”寄托于婚姻,都要懂得從男方期及家人的言談舉止中提取資訊,判斷他們是否看得起你,是否值得你依靠。如果不值得,應該趁早放棄,沒必要繼續來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