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驚險!3歲姐姐給10個月大妹妹喂了顆花生,差點要了妹妹的命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林秋紅 記者 王曉宇)疫情期間,大夥居家生活,花生、瓜子等零食成為不少人打發時間最好的東西。近日,因為家長的一個不小心,連雲港王女士(化名)家10個月大的女兒差點因為一顆花生丢了性命,好在醫生及時手術,孩子最終化險為夷。

驚險!3歲姐姐給10個月大妹妹喂了顆花生,差點要了妹妹的命

△從寶寶體内取出的花生碎

“醫生,快救救我家孩子!”3月13日晚,一名年輕的母親急匆匆地抱着一名幼兒闖入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急診室,值班醫生王金鑫立即上前檢視,發現小孩表情難受,呼吸不暢。

經詢問得知,當天,王女士和家人在家一邊吃着花生和瓜子,一邊聊着天。結果一旁3歲的大女兒為了逗10個月大的妹妹玩,竟然趁大人不注意将一顆花生喂進妹妹嘴裡。就在這時,窗外突然傳來喇叭聲,不知情的王女士抱起小女兒沖往陽台,正要看看發生什麼情況,就聽小女兒一聲咳嗽後,哭鬧不止,嘴角冒出一點花生皮。王女士見狀,趕緊撬開小女兒嘴巴,發現裡面還有碎粒,于是趕緊抱着小女兒趕往醫院。

王金鑫随即安排檢查,結果提示孩子右主支氣管異物。情況緊急,王金鑫立即将情況彙報給科主任董春光,董春光考慮到孩子已有缺氧症狀,決定立即進行手術。

“患兒幼小,異物卡在氣道處,容易導緻異物鉗取失敗或引起周圍組織出血,或阻塞氣道而引發患兒窒息,手術難度極大。”董春光說,并且麻醉風險極高,在氣道做手術,不能插管,一邊手術的同時,一邊要給予氧氣,對麻醉的深淺度把握很重要,既能麻醉配合手術,同時又要保證有自主呼吸。

完成流行病學史調查後,醫院緊急啟動新冠疫情防控期間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流程。兒童醫院手術室護士長戴明、麻醉醫師張兆劍等團隊同步就位。

驚險!3歲姐姐給10個月大妹妹喂了顆花生,差點要了妹妹的命

△手術中

董春光帶領醫師團隊立即投入戰鬥,按照防控要求,穿上防護服,戴上防護面罩,克服了防護服的悶熱及面罩起霧看不清的困難,大家默契配合,反複異物網籃套取,一次又一次地取出支氣管内異物,當最大的一塊兒異物被取出後,寶寶的臉色、氧合、心率、呼吸等生命體征立刻開始好轉。

短短10分鐘的手術,驚心動魄,幸運的是,經過所有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孩子成功轉危為安。目前,已恢複出院。

據了解,疫情期間,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每天都要搶救六七例五花八門的異物病例,有魚刺卡喉、雞骨頭被吞、黃豆塞進鼻腔等各種突發意外情況。

董春光提醒家中有幼兒的家長,平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常見的異物,如堅果、果凍、湯圓等,要在大人的看護下喂給孩子吃,或者弄碎了再吃;

2、避免小孩把玩具零件、硬币、扣子,紐扣電池等含在嘴裡,塞進鼻子耳朵裡,盡量将玩具等小東西放在孩子夠不到的地方;

3、誤吞異物後,不要強行用米飯、饅頭、韭菜等将異物吞下,拍背和進食可能會加重病情;

4、當不慎将異物放入孩子口中時,大人不要強行用手摳出,通常這樣會引起兒童哭鬧,異物容易掉入氣道。

出現耳、鼻、喉異物,應該及時就醫,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忙,否則可能會把異物越弄越深,增加取出的難度。

(醫院供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