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京滬兩地研發中心相繼落地,梅賽德斯-奔馳再度加碼中國市場

在智能化比拼關鍵階段,奔馳再次加碼中國市場這一福地。

近日,梅賽德斯-奔馳上海研發中心正式成立,進一步擴大了梅賽德斯-奔馳在華研發的布局。至此,上海研發中心也成為了繼北京之後梅賽德斯-奔馳在中國的第二家研發中心。

京滬兩地研發中心相繼落地,梅賽德斯-奔馳再度加碼中國市場

中國研發中心配備了NVH實驗室和整體聲學性能測試裝置,以滿足中國客戶需求

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成員、負責大中華區業務的唐仕凱(Hubertus Troska)表示:“中國已成為關鍵的技術創新中心和行業轉型的主要驅動力。同時,中國客戶對創新技術的重視和期待,在全球市場幾乎無出其右。毫無疑問,強大的在華研釋出局将推動我們引領電力驅動及汽車軟體領域的發展。”

與北京研發技術中心所展現的“全能”相比,上海研發中心将聚焦智能互聯和自動駕駛等前沿領域,吸引數百名在智能互聯和自動駕駛、軟體開發、人工智能、雲技術、資料分析及車輛測試等領域科技人才。在戴姆勒大中華區投資有限公司進階執行副總裁,梅賽德斯-奔馳中國研發、平台管理、供應商管理負責人安爾翰看來,梅賽德斯-奔馳“因地制宜”的研釋出局将發揮更大的靈活性,進而進一步提高研發效率。

京滬兩地研發中心相繼落地,梅賽德斯-奔馳再度加碼中國市場

安爾翰教授博士在京接受采訪,宣布成立梅賽德斯-奔馳上海研發中心

“測試上,我們會根據具體的測試條件決定測試場所。比如,對于自動駕駛原型車,或者配備了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測試,上海的一些合作夥伴具備相應的測試場,而且在監管上也允許進行進階别的自動駕駛的測試,那麼我們可能會把這些測試放在上海”,安爾瀚介紹道,“另外,對于智能互聯相關功能的測試,我們就會在中國多個城市展開。”

為推動奔馳向“全面電動”的戰略轉型,也就是在2030年前實作全面純電動的目标,奔馳此前便承諾自今年開始到2030年這八年的時間裡将投入超400億歐元用于純電動車型的研發。

而與資本同樣重要的便是“速度”,安爾翰也不止一次在采訪中提及“創新速度”之于梅賽德斯-奔馳,尤其是在中國市場的意義。“速度是梅賽德斯-奔馳在中國開展本土研發的成功關鍵要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從北京到上海,梅賽德斯-奔馳兩地研發中心的落成僅間隔數月。甚至,自2014年以來,梅賽德斯-奔馳在中國的研發團隊的規模也已經擴大了三倍以上。

“從研發的角度來看,我們始終要保持領先和超前。”安爾翰表示,“相比已上市的車型,梅賽德斯-奔馳的研發工作已經走到了更前沿的階段。基于新的純電專屬平台傳遞的車型已有EQS以及即将釋出的EQE。接下來,我們将會有針對乘用車、輕型商務車和高性能AMG的純電車型平台,組成一個完備的純電車型架構平台系列,以確定到2030年實作全面電動的目标。”

誠然,電動化時代下,更快的本土化布局為奔馳帶來了諸多優勢,不論是産品研發流程以及物流時間得到了大幅縮短,還是新車型投放市場的節奏,梅賽德斯-奔馳得以更快的響應中國市場的需求。但安爾翰仍然強調“深度了解中國客戶需求”是梅賽德斯在中國研發工作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在過去,這是為享受大空間的中國使用者量身定制長軸距車型。在未來,奔馳更多需要考慮的則是軟體層面的适配。

京滬兩地研發中心相繼落地,梅賽德斯-奔馳再度加碼中國市場

“我們為中國上市的産品做了大量本土化開發和适配,特别是在使用者應用程式方面。無論是什麼形式的人機互動界面,我們的宗旨是讓每一位奔馳車主都能輕而易舉地操控,這就像我們在引入高度數字化的超聯屏時,也會考慮到那些适應了傳統配置的客戶能夠輕松上手各種車載應用,包括年長的客戶。”

據安爾翰介紹,在語音識别領域,梅賽德斯-奔馳在研發時也将中國各地方言這一地域要素納入考量範疇,為此也與本土合作夥伴展開合作,共同探讨未來的研發。

京滬兩地研發中心相繼落地,梅賽德斯-奔馳再度加碼中國市場

從奔馳E級車國産化到兩座研發中心相繼落地,梅賽德斯-奔馳持續秉持着“汲中國靈感,為中國創新”的研發戰略,在華深耕研發超過十五載。

中國作為如今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場以及梅賽德斯-奔馳最大的單一市場,加大電動車型的投放以及加速軟體本土化落地成為了梅賽德斯-奔馳今年的發展重點,如今上海研發中心的加入也意味着,上海和北京将成為梅賽德斯-奔馳在華研發的左膀右臂。

“除了具備先進的智能化水準、快速的創新,以及最合适的架構平台之外,我們始終緻力于在豪華汽車市場帶給客戶卓越的産品、服務和體驗。豪華是奔馳的獨特優勢也是我們始終會堅守的關鍵要素。” 安爾翰說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