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世間》中有這樣一句話:“從你出生那一刻,端什麼碗,吃什麼飯,經曆什麼事,什麼時候和誰結婚,都是定數,别太為難自己,順其自然就好。”
我們都說二婚家庭過日子,要比頭婚複雜太多了。如果我們已經熬到了中年,那麼就别輕易選擇離婚。
如果日子實在過不下去,離了之後,也不要盲目地去踏入新的家庭。
昨天在某音上看到一個部落客的視訊,她說自己是一個37歲的離婚女人,在北京,帶着一個兒子。
有車有房,今年房貸剛剛還完,她是絕對不會輕易再婚的。因為她現在的想法不像當初那樣單純了,她認為兩個人的結合,對方總要圖你點什麼。
圖你幫他帶孩子?那她自問沒有信心,像對待自己的兒子一樣對待另一個陌生的孩子。
圖你的錢?那自己拼死拼活打拼下來的江山,為什麼要拱手讓與他人?
圖你照顧家?那就意味着我又要過着給另一個男人洗襪子,洗襯衫,他還理所當然的日子。
如果一個女人有足夠的經濟實力的話,再婚與否也許就不再那樣重要了。
當然,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不同的路,如果你渴望感情,渴望家庭的溫暖,或是渴望有一個人能在經濟上幫助你。
那麼,當你再次走入婚姻的時候,一定要先想清楚以下這三個問題。
雙方對于金錢的态度:
決定一個家庭走向的,是婚姻中兩個人對待金錢的态度是否一緻。三觀契合的家庭,争執自然會減少。
婚姻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信任,錢最能說明問題。人到中年經曆的事情很多,便越能明白錢的重要性。
如果二婚的夫妻能做到在金錢上坦誠和信任,不戒備着對方,不那樣敏感,日子就會舒服很多。
如果兩個人在婚姻中處處算計,總怕對方占了更大的便宜,自己吃了虧,那樣生活起來就會很累,還不如自己一個人過得舒服自在。
當然,我們的生活中總會有一些弱勢群體或是普通人難以以一己之力承擔起一個家庭的重任,于是她需要有一個人能夠幫助她,為她撐起一片天空。
抱有這樣想法而結婚的女性朋友,一定要注意一點,這個男人是否真心地待你。
有的男人看上去經濟實力确實是有的,可問題是,他一分一毫都不想為你付出,那相對于你來說,他的經濟實力完全就相當于是零,毫無用處。
話說回來,無論是頭婚夫妻還是二婚夫妻,在婚姻裡,首先自己要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才能夠有話語權,才能夠平等地和對方交流,價值觀也能更為相近。
是否能平衡好與孩子的關系:
很多人以為離婚了就萬事大吉了,從上一段婚姻逃出來也許是一種解脫,但也并不代表是幸福的開始。
通常我們說二婚家庭具有複雜性,很重要的一點是,複雜在人員組成上。
如果組成二婚家庭的男女都沒有孩子,那在婚姻裡,除了會下意識地與前夫、前妻做對比之外,大機率上還算是平穩的。
而一旦組成家庭的男女,其中一方或兩方都有孩子,那這個家庭結構就複雜得多了。
都說後媽不好當,其實後爸也是不好當的。首先兩個人的婚姻要獲得孩子的認同,其次就要看婚姻中的枝端末節了。
誰的孩子,誰自然會多心疼一些,為自己的孩子多謀劃一些,是自然的天性。可是當這種本能的天性發生碰撞的時候,兩個人必然會發生争執。
同時,因為孩子的問題,99%的機率會牽扯到經濟。那麼就又回歸到第一個問題上去了,兩個人在金錢的使用上是否能夠達成一緻。
舉個例子來講:我們可以為自己的親生子女節衣縮食,甚至可以拿出家庭生活費的一半,甚至更多去培養這個孩子。可是讓我們去為一個沒有血緣關系的孩子委屈自己,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質,作為一個正常人是不可能沒有怨言的。
如此,沖突就産生了。
處理家庭問題時是否能不帶有偏見:
有些問題看似簡單,但其實沒有經曆過的人是無法了解到那種痛楚的。
中年男女對待感情是理性的,生活的重擔讓他們變得麻木。女人不會像年輕時那樣對愛情,還有天真的期盼,男人也不會像年輕時對待感情時充滿一腔熱血。
兩個人無非是太寂寞,太孤獨,或是因為各種實際的原因而湊在了一起。
可是太多再婚的男女對婚姻有着不切實際的幻想,他們想象着婚姻裡的另一半應該怎樣去做,應該怎樣對待自己?如果在實際中沒有如此便會大失所望,變得偏激易怒。
見過一對二婚夫妻,他們之間倒沒有什麼大的問題,問題出在了女人與婆婆的相處上。
這個婆婆不知是口誤還是故意,總是對着女人叫男人前妻的名字。後來女人得知丈夫與前妻離婚時,婆婆是極力反對的,更加覺得婆婆是故意刺激自己、惡心自己。
于是這段婆媳沖突便誕生了,女人心裡覺得婆婆暗搓搓的在使壞,而婆婆又覺得女人是貪圖兒子的錢,甚至還猜測,女人是否是造成這段婚姻解體的始作俑者,是這段婚姻中的第三者。
于是兩個人不論遇到何種家庭問題,總是會偏頗地去想對方的行為,也會下意識地把自己想象成是被害者,覺得對方有壞的心思。
帶着對一個人的既定印象去處理家庭問題,那一定是有失偏頗的。如此,一個家庭怎麼能不崩壞?
很多人以為換一個人結婚,自己就會獲得幸福,可是往往會在婚姻中暴露出更多尖銳的問題和沖突。
有人說,二婚夫妻的真相是男人找床友,女人找房票。
先不論這種說法的對錯,但是很多二婚夫妻最終的确是敗給了現實。
不論是頭婚還是二婚,我們都要明白的一點是:婚姻不是一種形式,不是搭夥過日子,而是雙方應該舉案齊眉,共同地去維護家庭的利益。
二婚也是需要情感經營的,心之所向,才是家。夫妻和諧,家才能穩。
如果在婚前就一味地設想着自己,可以從這段婚姻中獲得什麼,甚至是想好了如何去規避自己需要付出的東西,那日子是無論如何也過不好的。
-END-
世界那麼大,感謝你,可以看到我!
【文|唯唯安:筆有溫度、為情發聲,一個熱愛文字的不典型寫作者,邀請你共同感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