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居:看到顧磊死後,顧士宏對女兒的真實态度,我為馮曉琴不值

電視劇《心居》自從開播,熱度便一直居高不下,關于劇情的讨論,在網絡上掀起了一輪又一輪。

心居:看到顧磊死後,顧士宏對女兒的真實态度,我為馮曉琴不值

随着顧磊下線,網絡讨論更是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

隻要看過原著就知道,顧磊意外身亡是《心居》的一個高潮。

心居:看到顧磊死後,顧士宏對女兒的真實态度,我為馮曉琴不值

他的死推動了故事的發展,馮曉琴的命運徹底改變。

影視化後顧磊結局依舊,觀衆在唏噓感慨的同時,也對婚姻關系、家庭關系,以及人性有了進一步的思考。

顧磊的死到底怪誰?

“顧磊的死到底怪誰”是這幾天的熱門話題,私以為,有五個人難辭其咎。

第一個:馮曉琴。

通過劇情呈現來看,馮曉琴不是個善茬。

心居:看到顧磊死後,顧士宏對女兒的真實态度,我為馮曉琴不值

她一心想“改變命運”,這一點并沒有錯,但不該凡事逼得太急。

欲速則不達,生活中很多事都是如此。

可馮曉琴一邊逼着丈夫考會計證,一邊無視自身能力非要買房。

各種壓力彙聚在一起,讓原本就要強的她,更加暴躁。

如果她沒有去找展翔幫忙規勸顧磊,如果跟展翔吃完飯就回家,如果沒有進史老闆的洗腳房,後面的事情都不會發生。

心居:看到顧磊死後,顧士宏對女兒的真實态度,我為馮曉琴不值

雖然說現在的社會已經足夠開放,但作為已婚女性,還是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通過兩個人的吵架可知,馮曉琴與史老闆已經讓顧磊誤會多次。

心居:看到顧磊死後,顧士宏對女兒的真實态度,我為馮曉琴不值

可在這種情況下,她還不知收斂。

馮曉琴的行為,别說是老實、窩囊的顧磊,換成任何一個男人都會誤會,都會生氣。

原本,子虛烏有的事解釋幾句也就過去了,偏偏馮曉琴沒完沒了,非要離家出走。而且,還鬧了兩次。

心居:看到顧磊死後,顧士宏對女兒的真實态度,我為馮曉琴不值

顧清俞的話确實不妥,但日子終究是夫妻兩個人過,何必把氣撒在自己老公身上?

但凡馮曉琴冷靜一點,悲劇都不會發生。

第二個:顧清俞

同馮曉琴一樣,顧清俞也是個難纏的主兒。

心居:看到顧磊死後,顧士宏對女兒的真實态度,我為馮曉琴不值

原本顧磊已經将馮曉琴哄好,一片烏雲早就散了。

顧清俞進門的時候,馮曉琴像個沒事人一樣,在張羅一家大小的飲食。

對顧磊,那是要多好就有多好。

這種情況下,顧清俞要麼就當什麼事都沒發生,要麼就勸和。

可她倒好,非要拉着老爸和弟弟跑去“開小會”。

明知道馮曉琴可能會聽見,她還煽風點火。

“我問你,你想沒想過跟她白頭到老?現在爸還年輕,我也住得近,我們倆還能幫你壓着點。那過十幾年以後呢?你怎麼辦?”

心居:看到顧磊死後,顧士宏對女兒的真實态度,我為馮曉琴不值

“他比你聰明,也比你能幹。而且她很會為自己打算,她現在跟你一條心,萬一要是将來有了别的心,十個你也搞不過她。”

心居:看到顧磊死後,顧士宏對女兒的真實态度,我為馮曉琴不值

“她這次買房子,也算是絞盡腦汁了,到時候房産證上,必須要有你的名字,知道吧?”

心居:看到顧磊死後,顧士宏對女兒的真實态度,我為馮曉琴不值

馮曉琴這些話看似分析得有道理,可實際上卻是在拱火。

夫妻吵架,本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她非要給上升一個高度,然後還先把馮曉琴預設成壞人。

她慷慨激昂、侃侃而談的時候似乎忘記了一件事,馮曉琴多次張嘴借錢,她都沒借。

一分錢都沒借的情況下,還讨論人家房本上該寫誰的名字,是真的不道地。

心居:看到顧磊死後,顧士宏對女兒的真實态度,我為馮曉琴不值

也難怪馮曉琴聽到後會生氣。

可以肯定地說,若是那個早上顧清俞沒有回家,悲劇絕對不會發生。

第三個:顧士宏

人常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顧士宏也算是一個正直的人,可就是在兒子的婚姻問題上拎不清。

心居:看到顧磊死後,顧士宏對女兒的真實态度,我為馮曉琴不值

馮曉琴八年如一日地照顧一家老小,到底有多辛苦,顧清俞不清楚,顧士宏心知肚明。

兒媳婦張羅買房借錢,女兒問他的意見,他竟然不支援。

後來确實他拿了五十萬,但也是在馮曉琴鬧過之後。

主動給予和被動索取,意義不同,效果也截然不同,顧士宏這件事做得不夠漂亮。

還有,身為家長凡事都應該以和為貴,壓着點,可每次遇到事,他都會找自己的女兒過來。

心居:看到顧磊死後,顧士宏對女兒的真實态度,我為馮曉琴不值

不僅找女兒過來,還每一次都當着兒媳婦的面和兒子、女兒“開小會”。

很明顯,顧士宏并沒有把馮曉琴當成家人。

他和他的女兒一樣,認為馮曉琴嫁給顧磊是高攀,認為馮曉琴太過精明,恐怕自己的兒子吃虧。

他一邊享受着馮曉琴的照顧,一邊又不認可馮曉琴。

心居:看到顧磊死後,顧士宏對女兒的真實态度,我為馮曉琴不值

甚至,還處處提防。

顧清俞挑撥離間肯定不是第一次,顧士宏如果能夠早點加以管束、訓斥,也不會白發人送黑發人。

第四個:顧磊

顧磊早逝确實是個悲劇,但他自己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心居:看到顧磊死後,顧士宏對女兒的真實态度,我為馮曉琴不值

他窩囊、懦弱、搖擺不定、不思進取。

買房子借錢這件事,明明馮曉琴已經與他商議好,可面對姐姐顧清俞詢問自己的态度時,他竟然回答得模棱兩可。

顧清俞、展翔等人都認為顧磊考不下會計證不是他的錯,開始我也這樣認為。

可當看到他瞞着馮曉琴說是去上課,實際上不是去了電影院,就是去了網吧,才明白馮曉琴到底因何而怒。

心居:看到顧磊死後,顧士宏對女兒的真實态度,我為馮曉琴不值

努力了,沒有考過,可以了解。

連努力都不努力,就放棄,這就是破罐子破摔,扶不起的阿鬥。

再則,作為成年人,應該有處理問題的能力,尤其是婚姻問題。

顧磊在沒有搞清楚狀況的情況下,就冤枉馮曉琴與史老闆有染,還說出了要給兒子驗DNA,以及自己戴綠帽子這種話,真的很過分。

心居:看到顧磊死後,顧士宏對女兒的真實态度,我為馮曉琴不值

更過分的是,他每次遇見問題都會求助自己的老爸和姐姐。

結合原著,很多人都說顧磊老實,很愛馮曉琴,可當他鑽進房間裡與老爸、和姐姐“開小會”的時候,有沒有考慮過馮曉琴的感受?

當顧清俞挑撥離間時,他是否該及時打斷?

心居:看到顧磊死後,顧士宏對女兒的真實态度,我為馮曉琴不值

婚姻是兩個人的事,不能說誰早走一步,誰就是對的,相對馮曉琴,顧磊自己也有問題。

第五個:董月娥

很多人受劇情和原著影響,認為馮曉琴不該起訴鄰居。

心居:看到顧磊死後,顧士宏對女兒的真實态度,我為馮曉琴不值

對不起,這一點我不能認同。

“誰的責任誰負”,這句話馮曉琴并沒有說錯。

顧磊滾下樓梯确實是意外,但導緻他死亡的卻是因為樓梯通道堆放的玻璃。

馮曉琴是因為賭氣,索賠了一進制,我認為少了。

心居:看到顧磊死後,顧士宏對女兒的真實态度,我為馮曉琴不值

每個人都應該遵守法律法規,有公德心,樓梯通道堆放雜物這種事,本來就不對,馮曉琴起訴他們何錯之有?

人情是人情,法理是法理,不能混為一談。

法庭能夠支援馮曉琴,就說明鄰居是有責任的。

一番分析下來,我們可以發現,顧磊的死是衆多因素彙聚在一起造成的。

每一個人都不願意承認,但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可笑的是,顧磊死後馮曉琴成為了衆矢之的。

顧家人對待馮曉琴的态度,才是真實的人性寫照!

顧家老太太第一個跳出來,指責馮曉琴害死了自己的孫子。

心居:看到顧磊死後,顧士宏對女兒的真實态度,我為馮曉琴不值

顧士宏則是暫時搬離家中,避免觸景生情。

最紮心的一幕就是,顧家老太太、顧士宏、顧清俞、小老虎一起吃飯,馮曉琴一個人難過地躺在床上。

心居:看到顧磊死後,顧士宏對女兒的真實态度,我為馮曉琴不值
心居:看到顧磊死後,顧士宏對女兒的真實态度,我為馮曉琴不值

沒人在意馮曉琴的死活。

他們心疼顧磊,隻知道自己失去了孫子、失去了兒子、失去了弟弟,卻沒想過,馮曉琴也失去了丈夫。

她也會傷心,她也會難過。

面對馮曉琴要起訴樓下鄰居,顧士宏顧及的是臉面、是鄰裡關系還情有可原。

顧清俞上來就直接問馮曉琴,打官司的目的是什麼,是要賠償還是要說法。

心居:看到顧磊死後,顧士宏對女兒的真實态度,我為馮曉琴不值

想想也是無奈,顧磊都已經死了,顧清俞還沒忘記打擊馮曉琴的自尊心。

這一次,馮曉琴徹底攤牌,直指顧清俞就是害死顧磊的“兇手”。

心居:看到顧磊死後,顧士宏對女兒的真實态度,我為馮曉琴不值

顧士宏聽後馬上怒斥馮曉琴“胡說八道”。

心居:看到顧磊死後,顧士宏對女兒的真實态度,我為馮曉琴不值

顧清俞則是直接反問:“難道顧磊是為了追我才滾下去的嗎?”

言外之意,顧磊的死都是馮曉琴一個人的責任。

但,接下來,馮曉琴的一番話,讓顧家全家都閉了嘴。

她說:“那天要不是你來,說那些話,我能走嗎?我們本來都已經和好了,就是你走過來,胡說八道一通,挑撥我們夫妻之間的感情,是你把這個事情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心居:看到顧磊死後,顧士宏對女兒的真實态度,我為馮曉琴不值

這時的顧清俞開始避重就輕,她質問馮曉琴為何嫁給顧磊,還說顧磊是馮曉琴的工具。

馮曉琴直接回怼:“我跟顧磊之間的事情,是我們夫妻之間的事,要你在這裡指指點點?”

顧士宏對女兒的不忍,揭開婚姻殘酷一面

我相信,在顧清俞和馮曉琴争執之前,顧家人肯定想過,如果不是顧清俞,或許悲劇就不會發生。

心居:看到顧磊死後,顧士宏對女兒的真實态度,我為馮曉琴不值

但他們也就是想想而已,不願意去捅破這層窗戶紙。

因為在他們看來,顧磊之死,怪馮曉琴一個人就好,她畢竟是“外人”。

可馮曉琴的一番話,讓所有人沒辦法再逃避。

是以,當顧清俞對父親說,顧磊已經去世,有些事情要提前考慮時,顧士宏才會發火。

心居:看到顧磊死後,顧士宏對女兒的真實态度,我為馮曉琴不值

他心裡清楚地知道,兒子的死女兒也有責任,隻不過是一直不願意承認罷了。

心居:看到顧磊死後,顧士宏對女兒的真實态度,我為馮曉琴不值

讓人感慨的是,顧士宏發完火就後悔了,轉過頭就安慰女兒。

心居:看到顧磊死後,顧士宏對女兒的真實态度,我為馮曉琴不值

說到底,他還是不忍心責怪女兒。

你看,這就是女兒和兒媳婦的差別。

顧磊的死明明大家都有責任,可顧士宏卻非要歸罪馮曉琴一人,原因無他,隻因為她是“外人”。

心居:看到顧磊死後,顧士宏對女兒的真實态度,我為馮曉琴不值

他對女兒的不忍,揭開了婚姻殘酷一面。

有些公婆、嶽父嶽母,即使你付出得再多,做得再好,也無法獲得他們的認可。

像馮曉琴,她在顧家人的眼中始終是個外人,是以他們才會毫無顧忌地“開小會”。

無視她的感受,無視她的付出。

才會在顧磊死後對她滿是怨恨,不聞不問。

心居:看到顧磊死後,顧士宏對女兒的真實态度,我為馮曉琴不值

看到顧士宏對女兒和兒媳婦截然不同的态度,真為馮曉琴感到不值,八年的婚姻,她終究是錯付了。

抛開原著,劇中的馮曉琴對顧磊是有感情的,否則也不會熬到淩晨為他慶生。

可那又怎樣,她始終沒能赢得顧家人的心,顧磊生前如此,更何況顧磊死後。

心居:看到顧磊死後,顧士宏對女兒的真實态度,我為馮曉琴不值

好在,再深的傷痛也會成為過去,就劇情呈現看,馮曉琴已經決定重新開始,接下來她會有怎樣的際遇,讓我們拭目以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