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處,是會讓人快樂的進階選項
一個人也好好生活
一群人也不會丢失了自我
不知道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想法:“有時候就是想一個人待一會兒。”
曾嘗試換一座城市,去到一個所有人都不認識自己的地方,換換心情就很好。
可在城市待久了,自認為很獨立,現實卻成了另外的樣子。
在這之前,我都不知道想家是什麼感覺,自己也總是酷酷地認為,早晚我都要離開這個家,撐起一片天。
現在想想覺得自己單純的傻,可是那不就是孩子單純的一顆心嗎?
這時,就會想起老家那股味道,那是能治愈你心靈寂寞的味道。
因為,在外面呆久了,最多的就是一個人的時候。即使身邊有朋友,也覺得自己好像一個人活在這世上,周邊的一切都不是自己想要的。
沒有人了解你,沒有人願意花時間去真正地靠近你。也許大家各自忙起來,有時都無暇顧及你的感受。
此時的迷茫中,甚至都不知道遙不可及的夢想泊在哪條河。
前幾日的奮發向上,後續看似很快便沒有了精力實踐,是不是會陷入深度迷茫。
一切好像還隻是那樣,随歲月流淌,時光匆逝,絲毫不讓人慢嘗,可發梢眉間已輕與飛雨纏綿着蜂蝶香。
于是,好像人總是有着兩種模樣。一個人的時候是一種樣子,一群人的時候又是另一種樣子,外向是社交需要,安靜才是自我療愈。
越長大越孤單,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很難被避免的現實問題。
以前的狂歡是好幾年的笑談,如今的狂歡,卻更像是一群人的孤單。
以前,我處理完了繁雜的工作或者心情沒那麼好的時候,會喜歡去逛街,買很多東西。
但後來發現,一時的快感相對的永遠是更大的空虛,反倒是留出一些時間不疾不徐地給自己做一個過渡的時候,内心獲得的是悠長的安甯和富足。
是以這幾年,我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帶着電腦去咖啡店坐着,經常一待就是一整天。
靠窗的長桌高椅,電腦螢幕背對人群。耳機裡放着慢節奏的歌,看來去匆匆的人群,在文檔裡留住那些觸動到我的瞬間。
最好的生活狀态其實莫過于,一個人也好好生活,一群人也不會丢失了自我。
有人愛時擁抱彼此
也不忘了尋找自我
有句話說:“一個人若是學會了自己陪伴自己,便學到了人生最重要的一項生活技能。”
其實有時候我們混淆了孤獨和獨處的定義,實際上孤獨強調的是一種心理感受,而獨處更像是一種自發的選擇。
自己陪自己安靜地待着,聽聽歌、做做事,看一部小衆電影也不錯,出去逛一逛走一走也很好,會更容易打開思路,然後理清一些積在腦子裡的事情。
孤獨也許是人生常态,而獨處,是會讓人快樂的進階選項。
不是說每分每秒都有人陪着就不會覺得孤獨,也不是說絕大多數時間都是自己度過,就一定會覺得無聊和難捱。
一個人時,專注自己,認真生活;有人愛時,擁抱彼此,也不忘了尋找自我。
尋找你真正的期待和熱愛,如此才能真正地,為自己而活。
現在是不是一個人
都不要忘了留出“一個人的時間”
有時候想想,這一生留給自己的時間其實很少,我們總是首先去應對其他的事情,最後才能想到自己。但實際上,取悅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是以,無論你現在是不是一個人,都不要忘了留出“一個人的時間”。首先學會了跟自己相處,才能更好地面對生活,跟自己之外的人相處。
人生從來都不是由某一件事決定的,而是由你一直以來的态度和選擇組成的。
收看收聽更多《夜讀》文章
請關注農視網微信公衆号
下載下傳農視網用戶端
歡迎向《阡陌的述說》欄目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