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類幼崽為什麼自帶雷達,抱着睡着“落地響”?家長如何應對?

大家都想擁有嬰兒般的睡眠,但是你知道嗎?嬰兒的睡眠也可能存在一些“怪現象”,往往讓家長不知所措,或者非常苦惱,你家的孩子會是這樣的“小睡渣”嗎?

人類幼崽為什麼自帶雷達,抱着睡着“落地響”?家長如何應對?

越困越難睡

嬰兒太疲勞時,很容易引發睡前哭鬧。這種哭鬧不一定是不想睡,而是情緒的容忍度降低,變得易激惹。 是以要在還沒有困過頭時,進行安撫,安排睡眠環境,盡快入睡。

人類幼崽為什麼自帶雷達,抱着睡着“落地響”?家長如何應對?

圖檔來自網絡

人類幼崽為什麼自帶雷達,抱着睡着“落地響”?家長如何應對?

“黑白”颠倒

嬰兒在媽媽肚子裡幾乎全在呼呼大睡,隻偶爾踹踹肚子,出生後也有一陣子睡得昏天黑地,晝夜節律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建立起來。

人類幼崽為什麼自帶雷達,抱着睡着“落地響”?家長如何應對?

有時白天連睡3、4小時不醒或者早上起太晚,就容易發生晝夜颠倒,出現晚上入睡困難,晚上睡一會兒就醒來,半夜起來玩等現象,但白天又叫不醒。

白天保持活動量充足,接受日光照射,早點叫醒,晚上早些休息,屋裡要暗,都能幫助改善晝夜颠倒的現象。

人類幼崽為什麼自帶雷達,抱着睡着“落地響”?家長如何應對?

非要抱睡“落地響”

三個月内的嬰兒,入睡先進入的是20分鐘左右的淺睡眠,是以如果在成人懷中入睡,此時挪動到床上比較容易醒。一般等過20分鐘後的深睡眠再放或直接在床上入睡,“落地響”的情況會有所緩解。

人類幼崽為什麼自帶雷達,抱着睡着“落地響”?家長如何應對?

三個月後,入睡會先進入深睡眠,放不下的現象會有好轉。放下時也不要偷偷摸摸, 有時候小心翼翼反而不如放松些,坦然告之寶寶“媽媽要把寶貝放在床上睡啦”,嬰兒有了準備,就不容易受到驚吓。

此外,嬰兒淺睡眠比例高,而淺睡眠期間睜眼睛動兩下甚至哭兩聲,都是正常現象,不要誤會為已經醒了,等會兒寶寶就會睡着了。

人類幼崽為什麼自帶雷達,抱着睡着“落地響”?家長如何應對?

自帶雷達,人一動就醒

有時已經一動不動睡着十分鐘了,人一走就醒,哪怕動靜再輕……仿佛自帶雷達。這個現象和一些寶寶仍存在驚跳反射有關聯,比如睡夢中遇到聲響,身體容易不由自主,進而受驚。

孩子對聲音特敏感,有時候翻身,床發出很輕微的聲音就醒了,有些家長隻好憋着不翻身.....這的是太難了。分離焦慮期的寶寶也比較容易出現,醒來查崗的情況。

人類幼崽為什麼自帶雷達,抱着睡着“落地響”?家長如何應對?

遇到這種現象,一定要做好安撫,需要告知這是正常聲音,輕輕拍拍寶寶,讓她(他)安心睡覺,媽媽隻是起身而已,沒有走遠,放心,寶寶能感覺到媽媽的愛和安全感。

人類幼崽為什麼自帶雷達,抱着睡着“落地響”?家長如何應對?

白天“小睡”時間短

嬰兒睡眠周期一般在30-45分鐘左右,比成人短,且周期結束後容易醒來。6個月以上的嬰兒睡眠周期會逐漸延長,會睡得更長一些。睡眠能力增加後,小睡時間就會延長。

人類幼崽為什麼自帶雷達,抱着睡着“落地響”?家長如何應對?

家長往往先入為主認為小睡就是半小時結束,就安排起床活動,而不像半夜醒那樣鼓勵嬰兒接着睡。長久如此,孩子也就沒有醒來還需繼續睡的意識,“小睡”時間短變成了習慣。

人類幼崽為什麼自帶雷達,抱着睡着“落地響”?家長如何應對?

頻繁夜醒

嬰兒胃容量很小,剛出生可能吃能一次吃幾口,一頓吃完2小時就會餓,這是早期頻繁夜醒的生理因素。

随着嬰兒的長大,餓不再是主導因素,尤其是遠遠小于饑餓周期的夜醒,更可能是睡眠習慣導緻的。這是一種習慣和心理因素,可能隻是醒過來找媽媽。需要成人的安撫。

人類幼崽為什麼自帶雷達,抱着睡着“落地響”?家長如何應對?

夜醒夜哭的原因很多,夜醒不等于餓,比如屎尿、濕疹、冷熱、白天受刺激、換床、思念媽媽、學翻身、長牙,乃至蚊子咬都可能夜醒,留幾秒時間判斷,不要一醒就塞奶頭,無原則夜奶會導緻習慣性夜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