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美軍費盧傑之戰,看俄軍在烏克蘭的巷戰

作者:林橋網絡

巷戰是非常殘酷的,連美軍都害怕,雖然美軍軍力世界第一,比如美軍在伊拉克費盧傑的巷戰,在這個東西長僅3.5千米、南北寬僅3千米、隻有30萬人口的城市,美軍卻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而且還打了兩次才搞定。

從美軍費盧傑之戰,看俄軍在烏克蘭的巷戰

第一次費盧傑戰鬥,美伊聯軍約5000人,反美武裝2000多人,以2比1的絕對優勢,從4月4日晚開始打,一直打到4月28日,美軍僅控制了25%的地區。造成城市居民約600人死亡。美軍受到了國際輿論的強烈譴責。4月29日,美軍撤兵。

第二次費盧傑戰鬥,美軍豁出去了,美軍出動了海軍陸戰隊第一遠征部隊、陸軍第一騎兵師和陸軍第一步兵師1.2萬人,再加上伊拉克部隊約2500人。最後,美伊聯軍付出近700人傷亡的代價,其中死亡96人,負傷約600人,其中美軍死亡88人,負傷500多人。

美軍消滅抵抗武裝2200餘人,其中死亡1200餘人,俘虜1000餘人。

美軍以6比1的絕對優勢,而且還有美式絕對優勢的火力,換來的卻是1比3的傷亡比例,也就是說6個美伊聯軍對付1個抵抗分子,居然要用3個人的傷亡才能消滅1個,這還是在城市裡老百姓基本上已經撤離的情況下取得的成績。

從美軍費盧傑之戰,看俄軍在烏克蘭的巷戰

美軍在進攻費盧傑之前,采取斷水、斷電、斷氣等手段逼迫居民離開,使得在開戰前大約70%的居民被迫離開了城市,把老百姓都逼走後,這一次,美軍快速地結束了巷戰。這就是為什麼現在俄羅斯要求開通人道主義走廊而烏克蘭方面不願意開通的原因,烏克蘭不但不主動組織老百姓撤離,而且還給老百姓發槍。烏克蘭隻要求國際社會給烏克蘭提供武器支援,從來不要求國際社會幫助撤離老百姓,不但不讓老百姓撤離,還規定禁止18至60歲的男人離境。

烏克蘭有軍隊将近26萬,而進攻的俄軍不到20萬,俄軍從三個方面進攻,戰線拉得很長,兵力分散,烏克蘭完全沒有必要禁止18至60歲的男人離境,再說烏軍戰鬥力驚人,靈活機動,天天都赢,天天都取得了重大的勝利,馬上就要解放莫斯科了,你禁止18至60歲的男人離境是為什麼?作為政府,你們憑什麼綁架老百姓去參與戰争?你們自己為什麼不沖在最前面?你們為什麼躲在地下掩體裡?

因為,巷戰,需要的就是老百姓做肉盾,沒有了老百姓,巷戰就是死亡墓地,有了老百姓做肉盾,就像綁匪綁架了人質,警察就不敢亂開槍,這就是美軍采取斷水、斷電、斷氣等手段逼迫城市老百姓離開的原因,這也是俄軍為什麼把城市圍住了卻一直圍而不打或者不敢放開打卻要求開放人道走廊的原因,因為沒有辦法放開打,烏軍和老百姓混雜在一起,你不知道誰是軍人。殺錯了人,就會像美軍一樣受到了國際輿論的強烈譴責。

從美軍費盧傑之戰,看俄軍在烏克蘭的巷戰

俄軍在車臣戰争中,吃過巷戰的苦,是以現在打得很謹慎,你看那個蘇梅和科諾托普,很小的城市,俄軍一直把他們圍着,偶爾搞搞炮擊吓吓裡面的烏軍,一直不大舉進攻,唯一重點進攻的城市就是馬裡烏波爾,因為這裡是亞速營的老巢,俄軍肯定會不惜一切代價搞定這裡,不過,經過這幾天的觀察,打得也很謹慎,并非不惜一切代價,也是在慢慢打。巷戰,急不得,一着急,就會付出巨大的傷亡代價。

巷戰,就要學習美軍,采取斷水、斷電、斷氣等手段逼迫居民離開,或者開通人道走廊讓老百姓先走,等老百姓走了之後,切斷外援,團團圍困守軍,白天慢慢地進攻,晚上不停地用炮火轟炸,讓裡面的守軍日夜不得安甯,精神疲憊,然後再慢慢收拾。

我認為現代戰争,最殘酷的就是巷戰,我希望這個世界沒有戰争,但是我也知道這隻是我的希望而已,戰争還會繼續,還會有很多,如果不能阻止戰争,我希望不要再有巷戰,就算有巷戰,我希望不要綁架老百姓,如果非要打巷戰,請把老百姓先撤走,然後你們随便打!打個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