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寫好我最喜歡的工藝品?好作文首先要充滿感情!

【題目要求】

在家裡,一定有一件你十分中意的工藝品。你了解它,也會把玩它。把它介紹給大家好嗎?

【審清題意】

“工藝品”當然指的是一個物件,一般指具有藝術價值的工藝制品。

那麼,這篇文章要緊緊圍繞這件工藝品展開叙述,你喜歡的植物、動物可不能寫。

【選擇素材】

小朋友們生在了一個物質豐厚的時代。為了表達“愛”,生日的時候,我們會收到漂亮的生日禮物;過節的時候,會收到節日禮物;外出旅遊的時候,也會購買禮物。

這些禮物中有吃的、穿的、學習用品、玩具等,但是這中間一定有幾件工藝品。

有些同學的家中就收藏着各種工藝品。有的昂貴些,有的便宜些,有的雖然價錢不多,但十分有意義。

無論是家中珍藏的,還是你收到或送出的工藝品,都是本次習作備選的題材。

一篇好作文首先是充滿感情的,是以要從衆多的備選物件中,挑選一個最喜歡的來寫。

也許是因為它的外觀,也許是因為它的來曆,總之,你對這件藝術品要懷着無以言表的真愛。

如何寫好我最喜歡的工藝品?好作文首先要充滿感情!

【打好腹稿】

清楚、明白地介紹一個物件,離不開小朋友們明澈的眼眸。

看到一個物件的時候,我們首先會有一個總的印象。“真漂亮”“真精緻”“栩栩如生”……

此時,它們或是色彩絢麗,或是做工精巧,或是活靈活現,反正,這個小物件已經成功抓住你的眼神,讓你目不轉睛了。

繼而,我們會情不自禁地伸出小手去觸摸它,或沉甸甸、或輕飄飄、或軟綿綿、或硬邦邦、或暖乎乎、或冰冰涼、或光溜溜、或麻紮紮……

親密接觸後,這個物件的質地就帶給了你更深一層的感受,于是你更加專注于它細微的設計了。

你是從它的上部一點點地看到了下部,還是從前面看到了後面,或者從外部層層深入到了内部?

這觀察的順序可是不能亂的。在觀察的過程中,你的内心有沒有蕩起一點點的波瀾?贊歎的、驚訝的、感動的、悲傷的、思念的……

你的腦海中一定也有許多想法在打轉吧。你想到了某位親人、朋友,某個小動物,某件生活小事,這便是聯想或想象啦。把它們寫下來,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了。

介紹一件物品,就需要狀物的寫作技能。

有一篇文章《我愛故鄉的楊梅》,就為狀物寫法提供了精彩的樣例。原文如下:

我的故鄉在江南,我愛故鄉的楊梅。

細雨如絲,一棵棵楊梅樹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們伸展着四季常綠的枝條,一片片狹長的葉子在雨霧中歡笑着。

端午節過後,楊梅樹上挂滿了楊梅。

楊梅圓圓的,和桂圓一樣大小,遍身生着小刺。等楊梅漸漸長熟,刺也漸漸軟了,平了。摘一顆放進嘴裡,舌尖觸到楊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細膩而且柔軟。

楊梅先是淡紅的,随後變成深紅,最後幾乎變成黑的了。它不是真的變黑,因為太紅了,是以像黑的。你輕輕咬開它,就可以看見那新鮮紅嫩的果肉,嘴唇上舌頭上同時染滿了鮮紅的汁水。

沒有熟透的楊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愛吃。我小時候,有一次吃楊梅,吃得太多,發覺牙齒又酸又軟,連豆腐也咬不動了。我才知道楊梅雖然熟透了,酸味還是有的,因為它太甜,吃起來就不覺得酸了。吃飽了楊梅再吃别的東西,才感覺到牙齒被它酸倒了。

如何寫好我最喜歡的工藝品?好作文首先要充滿感情!

作者描寫楊梅的果實,從楊梅的形狀、顔色、味道三個方面進行介紹。即使是沒有見過、沒有吃過的人,讀過文章後也會對楊梅有一個大緻的印象。你看,文章中是這樣介紹楊梅的:

楊梅是圓的,和桂圓一樣大小,遍身生着小刺。顔色先是淡紅的,随後變成深紅的,最後幾乎變成黑的了。沒有熟透的楊梅又酸又甜,熟透了的就甜津津的,可是不能貪吃,否則牙齒會被酸倒的。

這樣一個方面一個方面地介紹,各部分之間絲毫也不摻雜。說得清楚,我們也就看得明白、記得深刻了。

作者通過描寫對楊梅的喜愛,充分表達了對家鄉的熱愛,是以我們也跟着作者的文字愛上了楊梅。

除了對物品形狀的關心,讀者還會産生新的疑問。比如,這個物件怎麼得到的?為什麼你那樣喜歡它?這些問題恰好就是我們需要介紹的内容。

【列好提綱】

如何寫好我最喜歡的工藝品?好作文首先要充滿感情!

【佳作欣賞】

我最喜歡的工藝品

我家有很多的工藝品。爸爸媽媽經常出差。為了開闊我的視野,他們常常帶回來各種工藝品。但是在這衆多的工藝品中,我最喜歡的還是那個身披金甲、威風凜凜的兔兒爺。

我們家的兔兒爺是從天津的“泥人張”鋪子裡買的。它有着兩隻又長又細的耳朵,神情嚴肅,直視着前方,身上披着精美的金黃色的铠甲。這個兔兒爺還騎着一隻栩栩如生的大老虎,黃黑相間的虎皮使虎頭上的“王”字更加明顯了。不僅如此,這個兔兒爺的背後還用紅字寫着“吉兔賜福”四個字。

我之是以喜歡兔兒爺,是因為一個傳說:有一年,北京城裡突然起了瘟疫,幾乎每家都有人得了治不好的病。嫦娥就讓玉兔下凡給人們治病,玉兔辛辛苦苦地挨家挨戶看望病人。根據病人家庭情況的不同,它還變換了不同的形象,一會兒是男人的裝束,一會兒是女人的打扮。為了給更多的人治病,玉兔還騎上老虎、鹿、馬等動物,走遍了京城内外,造福了全城百姓。

我是怎麼得到兔兒爺的呢?那一年,我剛剛上幼稚園,中秋節假期的時候,我們一家三口去了天津的“泥人張”。剛一進門兒,店裡面的泥人便讓我目不暇接。有大的、有小的,有高的、有矮的,有胖的、有瘦的……那個關于兔兒爺的傳說瞬間萦回在我腦海裡。這時,爸爸對我說:“你喜歡哪一個小泥人兒呢?”這句話可把我給樂壞了。

但回頭一想,到底買哪一個好呢?我突然看到了這個兔兒爺。它胖胖的身軀怎麼和我這麼相像,要是我有那麼威武該多好啊。于是我毫不猶豫地把它買了下來,高高興興地把它帶回了家。

過完中秋節,按照習俗是要把兔兒爺摔了的,那我可舍不得!我一直留着它,現在還把它放在床頭。啊,這是多麼好的工藝品,它融“為民造福的淳樸願望”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為一體,它是老百姓智慧的結晶。我喜歡這個兔兒爺,更喜歡“泥人張”。

如何寫好我最喜歡的工藝品?好作文首先要充滿感情!

【賞析點評】

很多年前,關于考試作文的題材曾經有過争議,有些人認為隻要是使用了真實的素材,又很有文采,就應該給高分。但是這種聲音最終還是被大多數人否定了。究其根本,這是有原因的。

我們知道,從古至今,道德教化都是指導人們成長的一件大事。老祖宗的“教化”方式很多。

其中,文人寫文章也承擔着教化群眾的責任。也就是說,文人寫文章并不局限于發洩自己的情緒,還要考慮讀者的收獲。

你看,那些倡導了民族大義的文章被後人世代推崇,反之則為人不齒。自古文人就有“焚稿”的習俗,好的文章被留下,不适合傳承給世人的就會被燒掉,其中也有這個“教化”的原因。

就我們國小生來說,雖然我們的文章還不足以去談什麼大的道理,但文章的選材還是應該符合大衆普遍認同的觀點的。

你看,一篇充滿幽憤、怨怼的文章很可能讓讀者跟着消沉,是以這類文章一般不提倡給别人看,而是建議放到自己的日記當中。

一篇充滿正能量的文章,傳達給讀者的就是積極的力量。當别人因為讀了我們的文章,從不開心變得開心了,甚至是對生活充滿了信心和力量,這是讓我們多麼為之自豪的事呀!

“正義”“團圓”“祥和”……這些都是符合我們中華民族的價值觀的。小作者在文中引用了一個傳說,道出了自己喜歡兔兒爺的深層理由—造福他人。

這個充滿正能量、賦有美好願望的兔兒爺,它威武的身姿吸引了小作者的目光,于是小作者毫不猶豫地把它買了下來。他珍愛它,把它擺放在床頭,讓它給自己力量。這也是我們評判作文時比較看中的一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