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強人普京與羸弱的俄羅斯經濟 | 钛媒體财經專欄

作者:钛媒體APP

20世紀的最後幾年,是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人生中最輝煌的幾年。俄羅斯“内外交困”,為彼時他的一系列選擇和被選擇提供了契機。

1996年,普京冒着仕途清零的風險,動用公權力和私人關系,派出飛機将老師救走。這件事出乎意料地讓葉利欽總統反而更加器重他,因為“在所有人都為難索布恰克的時候,隻有普京依舊站在恩師背後,這份忠誠才是最值得看重的品質”。

強人普京與羸弱的俄羅斯經濟 | 钛媒體财經專欄

普京在一次演講中

随後在1999年8月7日,車臣戰争的前哨戰(巴薩耶夫攻入達吉斯坦)打響,兩天後,普京被葉利欽從俄羅斯聯邦安全委員會主席的位置上任命為第一副總理、代總理,再過一周,國家杜馬準許了對普京的總理任命。

随着普京在擔任總理期間以“強硬”的“手腕”消滅了車臣武裝,當年的12月31日,葉利欽退位,普京成為代總統,次年3月27日,當選俄羅斯第三屆總統。此時,距離他就任聖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長剛剛6年。

到2022年這22年期間,除了2008年至2011年任總理外,普京一直任總統。實際上,這22年裡,普京一直都是俄羅斯的最高權力者。

這22年來,俄羅斯經濟和軍事外交一樣跌宕起伏,沒有實作穩定的可持續發展,深深印刻了普京的個人色彩。

俄羅斯體系的重建與考驗

葉利欽時期開始搞政治多元化和經濟私有化的市場化制度轉軌,經濟方面就是當時的俄羅斯版的“休克療法”,然而,“休克療法”并沒有取得預期效果,反而嚴重損害了俄羅斯的經濟,導緻國有資産流失,經濟嚴重衰退,國力明顯下降,貧富嚴重分化,寡頭實力膨脹。經濟轉型以來,俄羅斯GDP累計下降40%,使得其在近200-300年來首次真正面臨淪為世界第二流國家甚至是三流國家的危險。

當時,俄羅斯經濟衰弱,國家政治上軟弱無力,而且出現聯邦解體的危險,普京在國家處于非常條件下上台執政了。

普京認為,要實作強國富民的目标,首先要建立一個強有力的國家政權體系,實行中央集權。他說到做到,很快在國家治理模式上完成了新權威主義原則指導下對憲政制度的完善和鞏固,政治上實行“可控民主”,建立國家權威。

經濟發展方面,普京進行了”一攬子“的改革,他加強國家宏觀調控,實作“需要國家調控的地方,就要有國家調控;需要自由的地方,就要有自由。”同時, 摒棄了上世紀90年代機械照搬西方的錯誤做法,以漸進的、逐漸的和審慎的方法推進經濟轉型。對于俄羅斯多年沉積的寡頭壟斷弊病,更是以”決絕“的手段處理。

在2008年到2020年期間,“梅普組合”形成。這14年間,俄羅斯經濟發展之路相當坎坷。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對俄羅斯新政府帶來了強烈沖擊,GDP陡降,外貿易額巨跌。此後,2014年,烏克蘭克裡米亞事件爆發,俄羅斯受到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該年GDP增長隻有0.7%,2015年增長是更是為負。得益于随後國際油價穩定回升,俄羅斯經濟總産出在2015年見底後開始穩定回升,連續保持了5年的微弱增長。

直到2018年5月17日,在宣誓就職第七屆總統後幾小時後簽署的《關于俄羅斯到2024年前的國家戰略發展任務和目标》總統令中,普京要求在2024年前,俄羅斯要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目前看實作可能微乎其微。

“俄羅斯之困”待解

多年來,俄羅斯經濟陷入了以下幾個困境。

首先,嚴重的能源路徑依賴和資源詛咒。目前,俄羅斯的制造業依然以傳統的資源開采、冶煉、粗化工行業為主,而高附加值、深加工的制成品産出依然占比很低。俄羅斯出口品的60%以上是能源和原材料。資料顯示,從2014-2019年的經濟運作情況看,能源部門在GDP中的占比平均為 25%,最高時達到32%。資源依賴使俄羅斯經濟增長極易受到國際市場能源價格波動的沖擊,顯示出明顯的脆弱性。

一方面,自然資源的高收益如同一塊巨大的遮羞布,掩蓋了俄羅斯經濟社會許多内在的問題,導緻權力階層缺少改革轉型的動力,也導緻了嚴重的尋租活動和腐敗問題。另一方面,蘇聯解體後,原來布局在中東歐和烏克蘭的産業鍊、價值鍊被破壞,俄羅斯工業體系崩潰,再加上俄羅斯工業制造技術進步緩慢,其參與全球價值鍊的總體能力偏弱。

其次,資源依賴最大的問題在于擠出效應。這個擠出既包括對制造業的擠出,也包括對企業家才能和人力資本投資的擠出。目前,俄羅斯除軍工、航天航空、核電等領域保持高端制造外,其他制造業已經泯然衆人。唯一國際知名的高科技企業是卡巴斯基實驗室。俄羅斯在全球經濟中特别是在制成品的全球價值鍊位置中,其角色僅是一個“邊緣參與者”。

再次,普京時期對産權改革存在看似沖突之處。一方面,反對重新國有化,鞏固市場微觀基礎,實施政府主導下的私有化;另一方面,國家又在加強經濟領域的控制,實行國家資本主義。随着國有化的不斷強化,壟斷及其導緻的腐敗問題更加嚴重,經濟效率也受到嚴重損害。據測算,國有部門經濟比重平均每增加1%,GDP增速會下降0. 5%。是以,俄羅斯經濟形勢的惡化在某種程度上與國有部門的擴大有很大關聯。

此外,高頻次、常态化的制裁嚴重掣肘經濟複蘇。近年來,俄羅斯經濟受到的來自美西方國家的制裁成為其發展的嚴重掣肘。克裡米亞戰争發生後,2014—2020年間,俄羅斯受到美國、歐盟等制裁超過70輪。2021年拜登上任後,繼續執行對俄制裁政策。這些制裁涉及政治、能源、金融等多個領域,制裁對象包括個人、企業、行業及相關産品。除制裁的直接影響外,烏克蘭沖突還使俄羅斯付出其他間接和直接的代價,如更高的軍費開支、人員損失、難民潮以及向叛軍控制的領土提供各種援助等。自烏克蘭沖突以來,俄軍費開支一直在增加,2016年達到占 GDP5. 5%的創紀錄水準。高軍費支出擠占了其他公共服務支出,特别是教育和醫療,對潛在的經濟增長産生了不可低估的負面影響。

大國雄心亟待重振

在普京的上司下,俄羅斯的大國雄心并沒有因為各種困難而熄滅,而是在千方百計尋求突破之道,希望早日成功推動歐亞經濟聯盟建設,重返大國俱樂部。

2020年7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關于2030年前俄羅斯聯邦國家發展目标》的法令,提出未來十年發展提出以下5個方面的目标:一是保持人口數量,維護人民健康和福祉,應在增加人口數量、提高公民身體素質與延長壽命等方面作出努力。二是保障公民實作自我價值,獲得施展才能的機會。目的是在提高人力資本的品質,通過建立高效的教育體制,使俄科研水準跻身世界十大領先國家。三是為人民提供舒适、安全的生活環境。四是提高經濟效率,明确提出今後十年,俄要在保持宏觀經濟穩定的同時,保證實作具體的目标有:GDP增速要超過世界平均水準;居民收入和養老金增速不低于通脹率;到2030年固定資産投資實際增長不低于70%,非能源和非原料産品出口實際增長不低于70%;中小企業就業人數增至2500萬人。五是發展數字經濟,使經濟和社會領域主要行業實作數字化。

然而,現實是骨感的。俄羅斯經濟的前行之路依然困難重重。在重重困難之下,俄羅斯的戰略也經常出現不清晰、不徹底甚至互相沖突之處,而國内政治思潮中也出現不同聲音。

如今俄羅斯所處的國際環境和考驗仿佛如同當年普京”臨危受命“時一樣的嚴峻和急迫,但是面對的具體問題和”對手“都已經不同當年了,一切都發生了巨變。普京和俄羅斯需要深刻的思考和規劃國家未來的方向和前路該如何選擇和邁進。

強人普京與羸弱的俄羅斯經濟 | 钛媒體财經專欄

對于普京來說,改革轉型是必經之路。

俄羅斯的大國雄心建立在能源、軍事優勢甚至對曆史上曾經有過的霸主地位的幻想之上,但其低下羸弱的全球價值鍊整合能力、區域貿易能力并不能與這種雄心相比對,外強中幹也許是對整個俄羅斯身份地位的形象描述。

事實上,普京在國家政治秩序和強軍戰略上的較高滿意度與經濟發展、居民生活水準提升方面的不滿意形成鮮明對比,正好反映了俄羅斯多年來的經濟困境,政治和軍事的強大并不能帶來經濟上的繁榮,反而可能嚴重影響了經濟績效。

俄羅斯經濟給我們的啟示是,一定要做好自己的事,保持戰略定力,保持目标堅定性,堅定對外開放,堅定搞好雙循環,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特别是新基建,推動制造業強國,培育出更多具有全球競争力的世界級公司,在全球産業鍊和價值鍊上不斷提升話語權。

後記:2021年,當地時間4月5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了關于總統任期的法案,法案允許現任國家元首再擔任兩屆總統。普京于2012年再次當選俄羅斯總統後,于2018年連任,本屆任期将于2024年結束。按照剛通過的法案,普京可在2024年繼續參加總統選舉,如果連續競選獲勝,則有可能連任至2036年。

那麼,普京還有必要把既有任期“清零”,以繞過憲法中“總統連任不得超過兩屆”之規,再開啟另外一兩屆總統任期嗎?

普京沒有明确回答。他隻是說,重新設定任期計數是必要的,以使他的屬下專注于他們的工作,而不是“睜大眼睛尋找可能的繼任者”。

專注工作固然很重要,但如何創造更好的内外部環境,擺脫路徑依賴,突破資源詛咒,實作經濟轉型則更加重要。

(作者:譚豐華 青年經濟學家 | 編輯:钛媒體App 李天真)

參考文獻:

1.O.T. 博戈莫洛夫.俄羅斯的過渡年代,張駛譯.遼甯大學出版社,2002.

2.普京.普京文集:2002~2008.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3.餘南平,夏菁.俄羅斯經濟: 結構現狀及在全球價值鍊中的角色. 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2021(1).

4.陸南泉.俄羅斯經濟轉型30年評析.探索與争鳴,2021(3).

5.李建民.蘇聯解體30年以來的俄羅斯經濟: 轉型與增長論析.歐亞經濟,2021(4).

6.曲文轶.經濟增長恢複、刺激模式退出、氣候行動開啟——2021俄羅斯經濟述評.俄羅斯研究,2022(1).

7.謝奕秋.普京還要幹.南風窗,2021.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