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書法會像80年代的“朦胧詩”那樣,從虛假繁榮走向沒落嗎?

作者:麓風軒

改革開放40多年來的發展,書法随着文化複興也出現了百花齊放、萬紫千紅的繁榮景象。但是作為真正了解中國書法現狀的人,卻又不得不為種種書法亂象而擔憂。不少人問,當代書法會像上世紀80年代的“朦胧詩”那樣,風靡一陣之後,就從虛假繁榮逐漸走向沒落嗎?

書法會像80年代的“朦胧詩”那樣,從虛假繁榮走向沒落嗎?

最近,我也聽到很多人對書法的擔憂,其中包括中書協主席孫曉雲女士的講話。他特别強調了書法與文字的關系,強調書法要回歸本源,反對将書法與漢字脫鈎,發對那種随意扒拉、肢解漢字、戲谑傳統、消解崇高的行為,認為如果長期如此,就離書法的消亡不遠了。

書法會像80年代的“朦胧詩”那樣,從虛假繁榮走向沒落嗎?

作為中國書法的掌門人,孫曉雲女士的擔憂不是杞人憂天,她的講話也不是空穴來風,其實是針對目前的一些書法亂象而言的。

那麼,作為普通書法家或者一般書法愛好者又會怎麼看呢?有一位叫做“墨公”的書法家,他則認為“中國書法正在從虛假繁榮中走向沒落”。

書法會像80年代的“朦胧詩”那樣,從虛假繁榮走向沒落嗎?

首先來說,雖然今天越來越多的人拿起毛筆寫字,但不意味着所學的東西就是正确的,許多經典法帖被束之高閣,取而代之的是名不見經傳的民間書法、“非主流”怪體。這是直接産生怪書、醜書、亂書的一個重要原因。大型展覽當中,很少見到經典的王羲之、顔真卿等人的書體。

書法會像80年代的“朦胧詩”那樣,從虛假繁榮走向沒落嗎?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原因就是偏離了中國傳統書法的正确軌道。

第二個方面是當代書法家越來越不注重基本功的訓練。當代的很多書法名家,擅長楷書的比較少。不注重基礎,不注重楷書,直入“展覽體”的方式,潛藏了巨大的危機,很多人看似能寫,但走不了多遠。

書法會像80年代的“朦胧詩”那樣,從虛假繁榮走向沒落嗎?

第三個方面就是,有文化的人很少寫書法,但是寫書法的人卻很多沒有文化,這是一個不正常的現象。古往今來,幾乎所有的書法大家都是文化人,但是目前很多拿起毛筆寫字的人,并不注重文化底蘊的修煉,也并不能很好地學習書法理論來指導實踐創作。

書法會像80年代的“朦胧詩”那樣,從虛假繁榮走向沒落嗎?

表面上看,當今參與書法事業的人越來越多,各種展覽比賽五花八門,這一切給人的印象是當代書法非常繁榮,但實際上背後潛藏的危機實實在在需要引起關注,不能被一些表面的現象所蒙蔽。倘若長期偏離正确的軌道,那麼中國書法就很有可能重蹈80年代“朦胧詩”的覆轍。

各位網友怎麼看?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