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书法会像80年代的“朦胧诗”那样,从虚假繁荣走向没落吗?

作者:麓风轩

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发展,书法随着文化复兴也出现了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繁荣景象。但是作为真正了解中国书法现状的人,却又不得不为种种书法乱象而担忧。不少人问,当代书法会像上世纪80年代的“朦胧诗”那样,风靡一阵之后,就从虚假繁荣逐渐走向没落吗?

书法会像80年代的“朦胧诗”那样,从虚假繁荣走向没落吗?

最近,我也听到很多人对书法的担忧,其中包括中书协主席孙晓云女士的讲话。他特别强调了书法与文字的关系,强调书法要回归本源,反对将书法与汉字脱钩,发对那种随意扒拉、肢解汉字、戏谑传统、消解崇高的行为,认为如果长期如此,就离书法的消亡不远了。

书法会像80年代的“朦胧诗”那样,从虚假繁荣走向没落吗?

作为中国书法的掌门人,孙晓云女士的担忧不是杞人忧天,她的讲话也不是空穴来风,其实是针对当前的一些书法乱象而言的。

那么,作为普通书法家或者一般书法爱好者又会怎么看呢?有一位叫做“墨公”的书法家,他则认为“中国书法正在从虚假繁荣中走向没落”。

书法会像80年代的“朦胧诗”那样,从虚假繁荣走向没落吗?

首先来说,虽然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拿起毛笔写字,但不意味着所学的东西就是正确的,许多经典法帖被束之高阁,取而代之的是名不见经传的民间书法、“非主流”怪体。这是直接产生怪书、丑书、乱书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型展览当中,很少见到经典的王羲之、颜真卿等人的书体。

书法会像80年代的“朦胧诗”那样,从虚假繁荣走向没落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原因就是偏离了中国传统书法的正确轨道。

第二个方面是当代书法家越来越不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当代的很多书法名家,擅长楷书的比较少。不注重基础,不注重楷书,直入“展览体”的方式,潜藏了巨大的危机,很多人看似能写,但走不了多远。

书法会像80年代的“朦胧诗”那样,从虚假繁荣走向没落吗?

第三个方面就是,有文化的人很少写书法,但是写书法的人却很多没有文化,这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古往今来,几乎所有的书法大家都是文化人,但是目前很多拿起毛笔写字的人,并不注重文化底蕴的修炼,也并不能很好地学习书法理论来指导实践创作。

书法会像80年代的“朦胧诗”那样,从虚假繁荣走向没落吗?

表面上看,当今参与书法事业的人越来越多,各种展览比赛五花八门,这一切给人的印象是当代书法非常繁荣,但实际上背后潜藏的危机实实在在需要引起关注,不能被一些表面的现象所蒙蔽。倘若长期偏离正确的轨道,那么中国书法就很有可能重蹈80年代“朦胧诗”的覆辙。

各位网友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