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相約雲遊威博——威震海疆篇

作者:威海市文化和旅遊局

威震海疆

相約雲遊威博——威震海疆篇

明代時,為了抵禦倭寇,在威海設立威海衛,取“威震疆海”之意,威海由此得名。

第一站:一代名衛

明朝建立一套軍事體系,稱為衛所。一般5600人為一衛,衛下設所,衛作為軍事機關駐防在全國各地。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為防禦倭寇侵擾,在今威海境内設立威海衛、成山衛和靖海衛。威海衛即位于今日威海市區範圍内,與天津衛、金山衛、鎮海衛并稱為“四大名衛”。

威海衛城于永樂元年(1403年)築城,設四個城門,面積0.56平方公裡。明弘治二年(1489年),山東巡查副使趙鶴齡來威海衛視察,看到城牆倒塌,于是上奏動用泰山香火錢重修威海衛城牆。城牆修好後,威海衛指揮使捐出自己的俸祿在城牆西北角修建環翠樓。最初的環翠樓很小,後經過五次重建才有今天的規模。

相約雲遊威博——威震海疆篇
相約雲遊威博——威震海疆篇
相約雲遊威博——威震海疆篇
相約雲遊威博——威震海疆篇

第二站:嚴防密布

為了防禦倭寇,明代在沿海地區設立了嚴密的防禦體系。根據明代編撰的海防圖譜《籌海圖編》記載,僅在今威海境内989公裡的海岸線上,就設立了三個衛,四個所,一百多個墩堡,還有衆多軍寨。三個衛分别是威海衛、成山衛、靖海衛,四個所是百尺崖後所、尋山所、甯津所和海陽所。

相約雲遊威博——威震海疆篇
相約雲遊威博——威震海疆篇

服務平台

1.威海市博物館官方網站:

http://www.whmuseum.net/

來源:威海市博物館

相約雲遊威博——威震海疆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