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多個買菜平台被抽查,以次充好、缺斤短兩你碰過嗎

中新财經3月19日電 (記者 吳濤)“死魚充作活魚”“從爛菜筐回收蔬菜”……本來備受歡迎的網上買菜平台沒想到還存這麼多“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話說,目前你在網上買到的蔬菜、生鮮等到底還新鮮嗎?

叮咚買菜死魚充作活魚,多個平台被抽查

近日,有媒體報道了叮咚買菜北京三元站點存在以死魚充作活魚、從超過最佳售賣期蔬菜中回收蔬菜等情況。

多個買菜平台被抽查,以次充好、缺斤短兩你碰過嗎

叮咚買菜回應死魚充作活魚。叮咚買菜微網誌截圖

叮咚買菜回應稱,情況屬實,公司立即進行排查,實作活魚和冰鮮魚嚴格區分,加強對已過最佳售賣期限食品的登記和銷毀,避免類似情況再次發生;對現有前置倉監控裝置進行硬體更新,實作網絡化、可視化、無死角監控。

北京市海澱區市場監管局3月16日對叮咚買菜進行了行政約談并立案調查。另外,北京市海澱區市場監管局組織30個市場監管所對轄區叮咚買菜、美團買菜、每日優鮮等生鮮電商前置倉開展全覆寫專項檢查。

對于叮咚買菜的這次口碑危機,電商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上海融孚律師事務所律師程亮分析,生鮮行業競争日趨激烈,平台面臨嚴峻的生存壓力,為了控制成本,心存僥幸,在品質和管理上可能無法做到嚴格執行。

叮咚買菜方面18日再次對中新财經表示,叮咚買菜在生鮮品控方面實行“7+1”品控規範,在前置倉、上門送貨等7個環節加強品控,雇傭了500多名品控人員,2021年在品控快檢和第三方檢測上投入了5000多萬元。

據叮咚買菜最新的财報資料顯示,公司2021年第四季度營收54.84億元,同比增長72%;淨虧損為10.96億元。财報顯示,叮咚買菜連續多個季度都處于虧損狀态。

買菜平台缺斤短兩頻發,消費者難以察覺

除了品質堪憂,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有不少消費者表示,“網上買菜,感覺經常性缺斤短兩,但買點蔬菜,差不了多少錢,也就沒追究過。”

記者在叮咚買菜發現,在标注“水産海鮮銷量榜”第1名的“鮮活鲈魚600克以上”産品評論區,不少消費者反映,不足600克。“買了很多次,這次明顯小。”“不知道咋回事,估計不夠600克。”

多個買菜平台被抽查,以次充好、缺斤短兩你碰過嗎

部分消費者評論。叮咚買菜APP截圖。

有分析稱,生鮮、蔬菜等都是非标産品,很難做到完全标準化。“同樣重量的魚,不同的員工殺好後品質可能就不一樣。”“網上買400克洋芋,又不能切割,兩個就剛剛好?不多不少?”

記者注意到,針對生鮮、蔬菜等缺斤短兩的情況,不少平台采取退差價模式。但缺了多少斤兩,完全不知道。

但有消費者稱,即便是缺斤短兩也難以覺察,“再來一單,就感覺和上次不一樣,重量多了還是少了,全憑運氣。”

有媒體曝光了叮咚買菜2月10日在一單小米辣的商品上存在缺斤短兩情況。叮咚買菜對中新财經稱,叮咚買菜所有食材在售出前會經過多次重量核查,如有極個别商品出現重量不足的情況,會通過系統補足差價,并線上統一退款至使用者。

網友出招:守死大龍蝦,新鮮又便宜

生鮮電商平台“死魚充作活魚”事情被曝光後,網友議論紛紛,褒貶不一。有網友稱,“我感覺生鮮電商還行呀,非常新鮮,上次殺完了的魚,送到後魚尾還在動。”

也有網友稱,“經常買到萬年凍肉。”“春筍都是爛的,雞蛋經常碰到壞蛋。”

有網友支招,要新鮮生鮮還是得親自去線下,守着魚缸,看到有魚剛翻起白肚皮,立刻叫來服務人員,就要這條,新鮮程度也還行,價格還便宜不少。如上所述,冰冷生鮮和鮮活生鮮價格相差懸殊。

還有網友調侃,“守死大龍蝦,新鮮又便宜。”但也有失算的時候,有網友稱,“大兄弟,你這辦法不行呀,上次我守着一隻王八……”

來源:中國新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