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中立模式”上,烏克蘭提了一個特殊的要求,俄烏談判陷入僵局

作者:真知見

俄烏沖突已經進入第23天,目前雙方仍處于一個“邊打邊談”的狀态。在戰場上,俄方正一步一步将優勢擴大,除完全控制烏克蘭南部的赫爾松州外,針對首都基輔的包圍圈也被進一步收緊,而且還首次向靠近北約的烏克蘭西部基地發起了打擊。對此,烏總統澤連斯呼籲北約,再不到烏境内設禁飛區,俄方飛彈遲早會落到北約領土上。但是,北約還是拒絕了這樣的建議。在談判桌上,核心條件“烏克蘭不加入北約”已基本得到确認,目前之是以陷入僵局,是雙方卡在了“中立模式”上,烏方有一個特殊要求——不想當奧地利、瑞典那樣的中立國。

在“中立模式”上,烏克蘭提了一個特殊的要求,俄烏談判陷入僵局

據《環球時報》3月18日報道,在近日結束的俄烏第四輪談判中,烏克蘭實際上已放棄加入北約的訴求,因為北約也不願意在此刻接納烏克蘭。但是,俄烏雙方卻卡在了“中立模式”上,一般情況下,俄方認為所謂的“中立國”,就是像瑞典、奧地利、瑞士那樣,既在外交上保持中立,同時又擁有自己的軍隊。但是,烏克蘭提出的“中立”有一個很特别的條件——需要有來自其他國家的“具有法律限制力的安全保障”。

那麼,烏克蘭這個表态想表達什麼?一方面,是表示自己也可以像瑞典、奧地利那樣,奉行中立政策,在軍事上不結盟,不允許外國軍隊在其領土上設立軍事基地,甚至将“永久中立”寫入自己的憲法;另一方面,也需要其他大國或軍事集團,給自己提供絕對的安全保障,而且還要簽署“協定”。

在“中立模式”上,烏克蘭提了一個特殊的要求,俄烏談判陷入僵局

對此,烏克蘭也沒有直接說出哪個國家,隻是用了一個詞——其他國家,這也說明他所認可的、向其提供安全保障的國家可以是俄羅斯,也可以是美國,甚至可以是北約其他國家比如德國、德國等,或者其他世界大國。但是有一點,一旦承諾向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雙方必須簽訂協定。這樣,如果烏克蘭在将來出現安全危機,這個“安全保障國”就有替其出頭的義務,哪怕是打核大戰。

但俄羅斯認為,如果同意烏克蘭這個要求,那麼就失去了“中立”的意義,因為烏方與他國簽署“有法律限制力”的安全協定後,也就相當于雙方軍事結盟了,在國際法上可沒有這樣中立的模式。

在“中立模式”上,烏克蘭提了一個特殊的要求,俄烏談判陷入僵局

資料顯示,像瑞典、奧地利、瑞士這樣的歐洲中立國,都屬于“無擔保中立國”,他們從國際法層面對外宣布自己“中立”後,正常情況下,發生戰争時其他國家就不應該再對其發動進攻,但這也不是絕對的。如果其他國家對你的“中立”保持尊重,那當然是最好;如果仍有國家執意要對你發起進攻,因為沒有大國擔保你的安全,是以就必須要有自衛能力,來保護領土主權安全,這也正是瑞典、奧地利保留軍隊的原因。

但烏克蘭卻擔心,像此次俄烏沖突這樣的事再發生,自己又沒有能力保護國家安全,是以想要找一個“安全依仗”。實際上,俄羅斯願意保障中立後烏克蘭的安全,但雙方是不能簽署“安全協定”的,因為這樣做,烏克蘭的中立就不單純了,其他國家會認為,你這個中立國與俄羅斯的關系很特殊。是以,烏方在談判中堅持這個要求後,俄方一直沒有做出讓步。

在“中立模式”上,烏克蘭提了一個特殊的要求,俄烏談判陷入僵局

客觀講,雙方都沒有錯,俄方認為“你既然中立了,就應該符合中立的條件”,烏克蘭卻認為“我都中立了,如果再被欺負,豈不是太冤了,我得找個靠山”。這樣一來,目前雙方的談判就“卡”在了這個地方。從最近俄羅斯媒體爆料的消息來看,俄總統普京有可能會在近期會晤烏總統澤連斯基,或許在兩國“頂層會晤”中,雙方能找到最終解決問題的辦法。如果雙方還是僵持,恐怕就得憑戰場結果來決定了,相信這樣的解決方式,是大家都不願看到的。對這件事,目前北約方面仍沒有表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