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5年瞿秋白被葬入八寶山,宋希濂獄中泣不成聲,主動坦言當年真相

作者:阿七說史

身穿黑色対襟衫,白布底膝短褲,腳踩黑線襪和黑布鞋

1935年6月18日,穿着幹淨利落的瞿秋白高唱着《紅軍歌》,從容地走向了刑場,随着幾聲槍響,這位偉大的共産主義革命者,永遠地停留在了36歲。

作為中國第一個系統的介紹馬列主義文學理論的革命者,他的哲學著作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傳播史上和中國無産階級哲學思想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裡程碑。

是以為了表示對這位偉人的紀念,1955年中央決定将他葬入八寶山革命公墓,供後人瞻仰供奉。

然而此時正在戰犯管理所中進行改造的宋希濂知道這個消息後,當即泣不成聲,随後他說出了當年瞿秋白被處決時,不為人知的真相,令衆人再次震驚不已。

那麼當年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55年瞿秋白被葬入八寶山,宋希濂獄中泣不成聲,主動坦言當年真相

瞿秋白

瞿秋白被捕,壯麗的獻身

從加入革命的第一天開始,瞿秋白就做好了随時為革命獻身的準備。

“五四運動”中兩度被捕入獄,十月革命後第一個報道蘇俄實況,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到處都是列強、反革命分子時,他依舊為了共産主義的革命事業一往無前。

為共産主義理想奮鬥終生,是他畢生的理想。

1933年,在革命鬥争最激烈的時候,瞿秋白接到了前往江西蘇區的指令。

此時的他身形瘦削,正經受着肺病的摧殘,但是他依舊毫不猶豫地接下了這個指令。

臨行前一天,瞿秋白心中隐隐感覺到了什麼,整整一夜都沒有睡,或是焦躁地走來走去,或是坐在椅子上沉思。

他放不下自己最愛看的書,也同樣舍不得妻子和孩子。但他還是決定,哪怕犧牲性命,也要實作畢生的理想。

離别的時刻很快就到了,瞿秋白收拾行囊,告别妻子,在地下黨同志的掩護下,去往了江西瑞金。

55年瞿秋白被葬入八寶山,宋希濂獄中泣不成聲,主動坦言當年真相

期望着能夠盡快和丈夫第六次重逢的楊之華怎麼也沒有想到,這匆匆一别,竟成了兩人的永别。

1934年,此時的中央蘇區正在進行着艱苦卓絕的第五次反圍剿戰鬥,但由于當時中央上司人的指揮出現差錯,導緻我軍的反圍剿鬥争遭到了慘重的失敗,中央根據地幾乎全部淪陷。

為了儲存紅軍主力,他們不得不開始進行戰略性轉移。

但是此時瞿秋白身體每況愈下,行動比一般人要困難得多,是以有人建議将瞿秋白留下。

盡管毛澤東和周恩來考慮到當時情況危急,都先後要求将他帶上,但卻遭到了拒絕,無奈至極的兩人隻好服從組織的安排。

在長征出發當天,陳毅發現瞿秋白沒有跟随大部隊一起,也是感到一頭霧水,便回去找到瞿秋白,要把自己的馬給他,保證他能夠跟随大部隊一起撤離。

但是瞿秋白卻擺擺手拒絕了:“身為共産黨員,我應該服從組織的指令。”

55年瞿秋白被葬入八寶山,宋希濂獄中泣不成聲,主動坦言當年真相

他将馬匹給了年紀較大的徐特立,堅持留在了将要淪陷的中央蘇區繼續戰鬥。

2月11日當天,瞿秋白、何叔衡、鄧子恢以及項英的妻子張亮等人,打扮成香菇客商和随行眷屬,開始向外“突圍”。

經過4天4夜的晝伏夜出,他們終于穿過了敵軍的重重封鎖,到達了福建省長汀縣區灈田區的一個小山村。

此時衆人已經是疲憊不堪,尤其是重病在身的瞿秋白,經過這樣的折騰,肺病愈發嚴重。

是以他們決定停下來休息一段時間再走。

但誰知,他們幾個人剛剛落腳,就被國民黨的反動武裝保安團發現了,數百名敵人看到他們,就像是餓狼一樣,瘋狂地朝他們沖過來。

鄧子恢當即丢下飯碗,開始組織他們向附近的一座高山上撤離,試圖依靠複雜的地形,擺脫這群追兵。

55年瞿秋白被葬入八寶山,宋希濂獄中泣不成聲,主動坦言當年真相

鄧子恢

但是他們剛剛上山,另一側的敵人也沖過來,将他們向下餃子一樣包圍了起來。

雙方在一片丘陵處展開激戰,但由于敵人人數過多,瞿秋白等人逐漸處于劣勢。

眼看護送的人員已經所剩無幾,何叔衡考慮到自己年紀大了,行動不便,為了不拖累他們,拿起槍對着自己,對鄧子恢說道:“子恢同志,我革命到底了,你們一定要沖出去!”

還沒等鄧子恢将槍搶過來,何叔衡就扣動了扳機,然後帶着最後的意識,跳下了懸崖。

他們隻好趁着敵人被吸引注意,向另外一個方向撤離。

但是敵人一路窮追不舍,一向重病在身的瞿秋白體力難支,面對拼命掩護自己突圍的鄧子恢,他無奈地說道:“我病成這個樣子,已經走不動了,你還有希望,快些走吧,我在這躲起來,不會被發現的。”

鄧子恢見瞿秋白面色蒼白,實在走不動路,心下一橫,當即冒着敵人的炮火滾下了山坡,他要為瞿秋白争取足夠逃離的時間。

55年瞿秋白被葬入八寶山,宋希濂獄中泣不成聲,主動坦言當年真相

另一邊,瞿秋白也抓緊時機,急忙向另外一處密林轉移。

但還是沒能逃過敵軍的搜尋部隊,不幸被俘。

不幸被俘,瞿秋白咬死不認

因為瞿秋白身上帶有港鈔、黃金等貴重物品,護送人員身上還帶有駁殼槍。

是以搜捕人員認為他極有可能是共産黨,便将他押解到水口鎮,對其刑訊逼供。

但是瞿秋白始終緊咬牙關,沒有說出黨内的任何資訊。

按照之前安排好的說辭,他聲稱自己名叫林祺祥,是北大中文系的畢業生,之前在上海經營一家舊書店和古董生意。

1932年的時候,因為肺病前往福建漳州求醫,結果被紅軍俘虜,因為此前學過半年醫,就被留在了衛生隊中工作。

後來他不堪忍受紅軍艱苦的生活,才拿着錢準備逃跑,結果剛跑出來就被抓獲了。

即便瞿秋白說得天衣無縫,但是接下來幾天時間,國民黨還是嚴刑逼供,試圖從他口中挖出更多的消息。

55年瞿秋白被葬入八寶山,宋希濂獄中泣不成聲,主動坦言當年真相

瞿秋白舞台劇

面對心狠手辣的國民黨,瞿秋白始終堅守共産黨人的信念,堅決沒有說出實情。

眼看無法繼續從瞿秋白身上獲得更有用的情報,他們逐漸放下了戒心,将瞿秋白當成了普通的戰俘一樣看管起來。

為了盡快脫離敵手,瞿秋白親手寫了一份“呈文”,編造了一份供詞,要求取保開釋。

得到國民黨的允許後,瞿秋白當即給遠在上海的魯迅兄弟以及妻子楊之華寫了封信。

三人輾轉多處,終于找到了以牧師身份掩護革命同志的秦化人,并在他的幫助下,拿到了一份旅店老闆的鋪保證明,交給了國民黨。

如果順利的話,瞿秋白很快就能出獄,和妻子家人團聚。

55年瞿秋白被葬入八寶山,宋希濂獄中泣不成聲,主動坦言當年真相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就在瞿秋白等待保釋的時候,宋希濂忽然收到一份蔣介石發來的密電:據可靠情報,共匪頭目瞿秋白在你部俘虜群中,務必嚴查到底。

原來在突圍途中,瞿秋白曾有幸得到過萬永誠夫婦的幫助。

但是萬永誠在國民黨攻入福建的時候壯烈犧牲,他的妻子徐氏因為無法忍受國民黨的刑訊審問,供出了瞿秋白,就連被釋放出去的周月林和張亮,也再度被捕入獄。

與此同時,瞿秋白被捕的消息,被上海各大報社刊登在頭版頭條上,引起了劇烈的轟動。

魯迅得知這一消息後,久久不能回神,他深知,瞿秋白是救不出來了。

55年瞿秋白被葬入八寶山,宋希濂獄中泣不成聲,主動坦言當年真相

宋希濂以禮相待,瞿秋白英勇就義

而宋希濂是當時負責押解瞿秋白的國民黨将領,他曾有幸在恩師那裡讀過瞿秋白的書,對瞿秋白的觀點以及才華也是頗為認可。

是以他下令,一定要對瞿秋白“以禮相待”。

考慮到瞿秋白肺病嚴重,他專門請了一個相關方面的醫生,減輕他的病痛,同時在生活上,為他專門準備了一處幹淨舒适的住處,命人悉心照料他的飲食。

對于瞿秋白提出的想要筆墨和紙張的請求,宋希濂也全部點頭應允,甚至還想辦法為他準備了些他喜歡的書。

宋希濂十厘清楚,如果瞿秋白不願意投誠,很有可能命不久矣,是以他希望能夠通過這樣的方式,改變瞿秋白的想法。

55年瞿秋白被葬入八寶山,宋希濂獄中泣不成聲,主動坦言當年真相

但是作為一個堅定的共産黨人,瞿秋白怎麼會因為這點“蠅頭小利”,就乖乖地屈服于國民黨呢?

是以當國民黨讓瞿秋白寫供詞檢討的時候,瞿秋白不僅沒有順從他們的想法,反而洋洋灑灑寫了4000多字歌頌中央革命根據做出的偉大成就。

這讓國民黨當局氣憤不已,他們認為瞿秋白不過是在負隅頑抗,是以決定換一種方式勸降他。

1935年5月下旬,宋希濂以看望的名義,見到了瞿秋白,出于惜才的心理,他希望瞿秋白能夠低下頭,歸順國民黨。

雙方的話題逐漸從民生轉到了政治上,宋希濂希望通過孫中山的三民主義說服瞿秋白,但是瞿秋白學識淵博,對于各種問題,總有着自己的了解和看法,是以在兩人的辯論中,宋希濂毫無疑問碰了一鼻子灰,也再次被瞿秋白的才華和個人魅力所折服。

“共産黨的勝利,就是國家前途的光明。”

55年瞿秋白被葬入八寶山,宋希濂獄中泣不成聲,主動坦言當年真相

每當有人勸降的時候,瞿秋白都會說上這樣一句話。

結果國民黨三十六師的勸降活動不僅毫無作用,一些人反而在瞿秋白的勸說下,逐漸對共産黨的理念産生了興趣,并對瞿秋白産生了同情。

不少國民黨将領在接觸到瞿秋白之後,紛紛被瞿秋白的人品才華所折服。

其中一名軍醫甚至利用工作之便,悄悄留下了瞿秋白的一張照片作為留念,還請瞿秋白親自在照片上提上了字。

而這名軍醫一直将這張照片好好儲存到全國解放,才交給了中央政府。

蔣介石見瞿秋白遲遲不肯投降,恐日久生變,便專門召開了一場國民黨會議,研究瞿秋白地去向問題。

55年瞿秋白被葬入八寶山,宋希濂獄中泣不成聲,主動坦言當年真相

魯迅認為這是救出瞿秋白的最後一個時機,急忙聯系好友蔡元培,希望他能夠在會議上仗義直言,救下瞿秋白。

但是一向恨之入骨的戴季陶怎麼肯就這樣輕易放過瞿秋白呢?他一再向蔣介石強調:“瞿秋白‘赤化’了萬千青年,這樣的人不殺,殺誰?”

最終蔣介石在戴季陶的慫恿下,做出了處以死刑的決定。

在行刑前的最後五天,宋希濂再次找到瞿秋白,希望在最後關頭能夠說服他,但是瞿秋白心意已決,絲毫沒有理會宋希濂的請求。

6月18日行刑當天,瞿秋白早早起床收拾幹淨,穿上妻子親手做的衣服,提筆寫下最後一首詩,署上“秋白絕筆”,便在劊子手的催促聲中,從容地走向了長汀市中山公園羅漢嶺下刑場。

而此時,宋希濂站在辦公室的視窗邊,親自目送瞿秋白奔赴刑場。

在一片肅殺的氛圍中,瞿秋白熄滅手中最後一支香煙,用熟練的俄文高聲歌唱着《國際歌》,然後高聲呼喊着“中國共産黨萬歲”、“共産主義萬歲”的口号。

不少人被瞿秋白的慷慨悲歌所感動,紛紛湧過來圍觀。

55年瞿秋白被葬入八寶山,宋希濂獄中泣不成聲,主動坦言當年真相

行刑時刻到了,瞿秋白選了一塊草地,盤腿坐下,挺胸擡頭,生命的最後時光,他不願意在國民黨的領土上跪着走。

收拾妥當之後,他微笑着向劊子手說道:“開槍吧,打好點,不要打到頭。”

随着幾聲槍響,瞿秋白倒下了,但是千千萬萬個“瞿秋白”又站了起來,同國民黨反動分子,展開激烈的戰鬥,最終憑借堅定的信念,戰勝強權,解放了全中國。

英雄不會被埋沒,二十年後,中央決定将瞿秋白烈士的骨灰存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供後人瞻仰供奉。

而此時的宋希濂早已不是國民黨将領,隻是一個在戰犯管理所中進行思想改造的戰犯。

當他得知這個消息後,一想到當日瞿秋白走向刑場的模樣,不禁失聲痛哭,說出了自己當年審問瞿秋白的真相,對于瞿秋白的犧牲,他的心中始終是有着一份愧疚的。

見到瞿秋白的女兒後,宋希濂對她說:“你爸爸面對勸降時,态度強硬,沒有半分投降的意思,他是個偉大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