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羯族,遺落在曆史雲煙深處的神密部落

作者:天山老叔
羯族,遺落在曆史雲煙深處的神密部落

入塞前,羯人曾生活在西部疏勒河流域

漫步美麗新疆,聆聽千年故事,我是天山老叔。自西晉末年到南北朝初期的這三百年間,是大陸曆史上最為動蕩的歲月。尤其是以匈奴、鮮卑、羯人、羌人、氐族為首的五大外族勢力肆意攪動着戰争的風雲,十六國之間的互相厮殺,使本就孱弱的中原大地被撕裂的滿目瘡痍,成為人間煉獄。期間,就有20多萬年輕的漢族女子淪為“兩腳羊”,成了胡人口中的軍糧。無盡的殺戮,亦使得漢族人口急劇下降,在“五胡亂華”的135年裡,漢族人口從鼎盛時期的2000萬銳減到了不足400萬,可以說整個漢族人口被屠殺了3/4,幾乎到了亡種滅族的邊緣。然而,你知道嗎,曆史上那個造成漢民族無盡災難的是誰嗎?它不是匈奴人,也不是羌人,而是那個曾遊牧在新疆草原并作為匈奴人奴隸的羯胡!

羯人:昙花一現的民族

羯族,遺落在曆史雲煙深處的神密部落

入塞之前,羯人隸屬匈奴,稱匈奴别部

羯人,在中國曆史上閃耀的時間非常短暫。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它是北方的一個遊牧民族。入塞之前,隸屬于匈奴,稱為匈奴别部,羌渠之胄。名義上雖然是匈奴的一部分,但事實上,它隻是依附于匈奴的一個小部落。羯胡人是白種人,具有深目、高鼻、多須的特點,其族源與大月氏有關。羯胡的祖先是公元前6世紀到公元2世紀時生活在中亞的錫爾河以北至巴爾喀什湖的遊牧部落馬薩格泰人,屬東伊朗人種。“馬薩格泰”在伊朗語中意為"蠻族",中國則譯讀為"大月氏"。公元前530年,波斯帝國的居魯士大帝在侵占新巴比倫後,又開始遠征中亞草原上的馬薩格泰人。在一次戰鬥中,居魯士使用計謀佯裝戰敗,落荒而逃。深夜,馬薩格泰王子乘波斯人人馬困乏,疏于防範之際,親率兵士偷襲了波斯軍營,結果中了波斯人的埋伏。

羯族,遺落在曆史雲煙深處的神密部落

羯人的先祖是生活在中亞草原的大月氏人

王子被活捉後羞憤難當,于是揮劍自盡了。失去兒子的馬薩格泰女王震怒了,她派出使者告訴居魯士:"我憑着馬薩格泰人的主人太陽發誓,不管你多麼嗜血如渴,我也會叫你把血喝飽的。于是,雙方約定了決戰日期。這場戰争,異常激烈。雙方把箭射完之後,又開始在刀光劍影中殊死搏殺。結果,波斯人大敗,居魯士大帝橫屍沙場。之後,馬薩格泰女王用革囊盛滿波斯人的血,并将居魯士首級割下放在那隻盛血的革囊裡。公元前3世紀後半期,在東方的蒙古高原上,一個叫頭曼的人自稱單于,将遊牧于陰山、河套地區的遊牧部落統一在麾下建立了匈奴帝國。

羯族,遺落在曆史雲煙深處的神密部落

匈奴人擊敗大月氏,成了匈奴人的奴隸

之後,匈奴帝國執“上帝之鞭"開始向西擴張,先後打敗了康居人、奄蔡人和馬薩格泰人,成功占領了錫爾河以北的廣闊草原,而戰敗了的馬薩格泰人從此成了匈奴人的奴隸。匈奴歸漢後,馬薩格泰人又随着匈奴人東遷到了疏勒河流域的伊吾(今新疆哈密)草原,其後又轉戰于蒙古草原,最後逐漸内徙于山西上黨武鄉縣的羯室一帶,與漢人雜居,主要從事遊牧,農業和小商業活動。至此,馬薩格泰人有了一個新的名字叫羯胡。

羯人社會地位十分卑微,做着最低賤的工作。在民間,他們像牲畜一樣可以在市場自由叫賣, 而有些體格健壯的羯胡則被達官顯貴買去後當作玩物放入籠中決鬥取樂,這種生死遊戲被稱之為“羯戲”。

羯族,遺落在曆史雲煙深處的神密部落

入塞後,羯人地位卑微,可以自由買賣

卑微的身份,非人的待遇,也在羯胡人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而這種仇恨終于在“五胡亂華”中徹底爆發。當羯胡的鐵蹄踏碎北方,橫掃中原時,無盡的殺戮,鮮血染紅了大地。數以百萬計的百姓流離失所,骨肉分離或因戰禍、饑餓,中原淪為白骨蔽野之地,成為人間煉獄。慘絕人寰的殺戮,引起了人民的強力反抗,最終導緻羯人走向了亡種滅族的不歸之路,漸漸消失在曆史長河裡。

石勒,從奴隸到皇帝

羯族,遺落在曆史雲煙深處的神密部落

羯人石勒,建立後趙,成為北方霸主

羯胡,作為大陸西北部草原上一個很普通的遊牧民族,之是以能被曆史記住,是因為一個叫石勒的人。他是大陸曆史上惟一的一位由奴隸成功逆襲成了皇帝的人。

石勒,本名匐勒,年輕時經曆非常坎坷。二十歲那年,他被并州刺史司馬騰以籌措軍饷為名倒賣到了山東,成了當地豪強師歡家中的奴隸。因石勒相貌奇特而又喜好騎射,于是,師歡免除了他的奴隸身份并恢複了他的自由。此後,石勒開始他長達20年波瀾壯闊的宏圖大業。起初,他聯合王陽等八人為"騎盜",後又為"二十八騎”,戰轉于山西和山東等地,後投靠成都王司馬颍部将師公藩。石勒作戰勇敢,屢立戰功。“八王之亂”後,晉室分裂。永興元年,時任晉五部大都督的匈奴人劉淵在山西離石起兵造反,建立前趙政權,“五胡亂華”從此開始。劉淵稱帝後,石勒率部歸附并轉戰于并州。石勒不僅骁勇善戰,而且謀略過人。

羯族,遺落在曆史雲煙深處的神密部落

石勒提倡經學,勸課農桑

永嘉四年,劉聰繼位,石勒被加封為征東大将軍。此後,他成立了君子營,以張賓為謀主,王陽為将帥,統帥數十萬大軍南征北戰,謀江漢、敗晉銳、占河北、攻并州、破洛陽、并王彌、滅王浚,俘懷帝,可謂攻城掠地,所向披靡 。公元319年,匈奴皇族發生内亂,石勒乘機獨立,占據華北平原,建立了後趙,定都襄國,為五胡十六國之一,與陝西關中的前趙小皇帝劉曜相對峙。之後,石勒西取關中,東擒苟晞和曹嶷,滅前趙,掠晉土,征代國,橫掃了北方各個軍閥割據勢力,成為北方最強的國家。

石勒作為崛起于奴隸之中的皇帝,能夠統一中國北方,其文治武功在當時的十六國中的确是個傑出的帝王。建國後, 他參照魏晉王朝的法規建立各種政治制度,設立學校,提倡經學,閱實戶口,勸課農桑,對安定社會起到一定作用。尤其在文化教育上,他要求每個郡都要設立地方學校,為國家培養後備人才,而這些後備人才必須要經過三次嚴格考試,合格後才能真正成為國家的後備幹部。

羯族,遺落在曆史雲煙深處的神密部落

石勒,開創了古代科舉制的先河

據說,每到考試期,石勒都會親自去學校對大、國小生進行經試,對成績好的學生給予嘉獎。同時規定,被推薦的秀才、孝廉也要經試,這也為後來隋朝推行科舉制度奠定了基礎。不僅如此,石勒也親力親為,他雖不識字,但經常叫人讀經史給他聽,他特别喜歡聽《漢書》,由此可見,後趙對漢人文化經籍的重視。但是,石勒法政嚴苛,尤其是實行"胡漢分治" 的政策,縱容了羯人欺壓異族的行為。也正因為種族歧視,激化了社會沖突,也為羯胡後來的分裂和滅族埋下了禍根 。

羯人,走進曆史的最深處

羯族,遺落在曆史雲煙深處的神密部落

羯人,是五胡亂華重要參與者

五胡亂華,雖然是由氐和匈奴人發動的,但給中原造成最大傷害的卻是石勒帶領的羯人。

羯人兇猛、殘暴且嗜血,鐵蹄踏過之處,無不是鮮血橫流,屍骨如山。僅在河南鄲城一戰,羯人用弓箭獵殺的西晉王公、士兵和庶民就高達十餘萬餘衆。據史料記載,羯人行軍打仗從不攜帶軍糧,而是将沿途搶劫的牲口和漢族女人充當軍糧來飼養,被稱作“兩腳羊”。每當戰争開始的時候,他們就裹挾着“兩腳羊”前進,夜間供軍士奸淫取樂,白天則宰殺烹食,手段極為殘忍。何為“兩腳羊”呢?因為被宰殺的年輕女人,其肉鮮美無比,賽過羊肉。有關“肉品”也有優劣,老瘦男子稱“饒把火”,少女叫“不羨羊”,小孩則為“和骨爛”。意思是老而瘦的男子不易煮,需要再加些柴火;年輕的女人味道佳,勝過羊肉;小童細皮嫩肉,連肉帶骨頭一起爛熟。在羯人禍亂中原的數十年裡,吃掉的年輕女人有數十萬之多,如此獸行令人側目駭然!

公元333年,石勒病死,後趙皇室出現内讧,侄子石虎殺死太子石弘竊取了帝位。在位期間,他貪圖享樂,施行暴政,造成土地荒蕪,人口凋零。從長安到洛陽再到邺城,沿途都是逃荒的人流,樹上挂滿了上吊自殺的人。公元349年,石虎養孫漢人冉闵起兵造反,自立為王,史稱冉魏。公元350年,冉闵釋出“殺胡令”,發動整個華北的漢人屠殺羯人,一時間血流成河,僅襄城一處,就有數十萬羯人被殺。在這次漢人的絕地反擊中,羯人幾乎被殺絕殆盡,僅有萬餘人向北逃竄,投奔了慕容鮮卑。後來,羯人幫助慕容氏打敗了冉闵入主中原。冉魏滅亡後,羯人在慕容氏的統治下成為以打仗為業的雇傭軍。

羯族,遺落在曆史雲煙深處的神密部落

侯景之亂,使富裕的江南變成千裡赤地

二百多年後,羯人侯景再次登上曆史舞台。公元547年,為躲避北魏的打擊, 侯景帶領800名羯人跑到南方投靠了梁武帝蕭衍。不久,侯景在安徽壽陽謀反,并率衆兵分四路進攻南京。破城後,羯人開始大肆搶掠,梁武帝被囚禁,百姓慘遭屠殺。公元551年,侯景稱帝,建立漢國 。而後,侯景開始在整個江南諸郡縣制造血腥的種族滅殺。一時間,殺戮四起,造成江南地區屍橫遍野、荒無人煙,曾經繁華富饒的江南變成千裡赤地,史稱“侯景之亂”。

羯族,遺落在曆史雲煙深處的神密部落

隨朝之後,史書再無羯人的記載

侯景的倒行逆施,遭到江南人民的激烈反抗。公元552年,梁将王僧辯、陳霸率軍讨伐并攻克南京,侯景率殘部逃離。不久,被其手下殺死。憤怒的百姓遂将侯景的屍體吃了個精光。至此,暴虐的羯人被消滅殆盡。隋之後,史書再無羯人的記載,它徹底的落幕在了曆史的雲煙深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