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辱華、刻闆印象、醜化小熊貓?它為啥越罵越火?

作者:設計癖

爛番茄媒體評分95%,豆瓣8.2分,皮克斯的新作《青春變形記》一經推出,口碑便爆炸。

這部由華裔導演石之予執導的作品,甚至被譽為《頭腦特工隊》之後皮克斯最好的動畫。

但鋪天蓋地的誇贊聲中,也有雜音傳來,一些觀衆又覺得本片帶有刻闆印象、涉嫌辱華了。(奇怪,本花為什麼說又呢?)

到底是好是壞,還是一起跟着本花來看看,再下判斷吧!

(本文稍有劇透,如介意可直接拉至評論區擷取汁源)

01

2002年的小熊貓大災難

在很多人的心中,小熊貓才是世界第一萌——

它們就像圓滾滾的棕色大皮球,還有着一條特别蓬松毛茸茸的尾巴。

在遇到威脅或者被激怒的時候,它們會站起來,舉起小爪子使自己顯得更加高大,異常可愛。

而當這個小家夥來到皮克斯打造的動畫世界時,它的體型随之變大,可愛更是有增無減——

它會搖頭晃腦扭屁股,它會賣萌搞怪生悶氣:

同款舉手手

看看它,有誰不想被這個毛絨絨、軟乎乎的大家夥抱着呢?

有誰不想跟它握手拍照,然後心甘情願買下它的各種周邊呢?

但這隻小熊貓并非一直都是溫順萌趣的模樣——

它在街道上橫沖直撞,破壞力十足的樣子,引起了陣陣騷亂與恐慌;

它也會突然爆發,露出獸性,難以自控地做出傷害人的行為。

在一場青少年聚集的演唱會上,甚至出現了另外一隻像哥斯拉一樣的小熊貓。

無比暴躁的它輕而易舉地摧毀了舞台,驅散了人群。

接着,兩隻體型差異巨大的小熊貓不停追逐、争論…….

它們究竟想幹嘛?

這場發生在2002年的熊貓大災難又将如何收場?

02

原來是乖乖女到了叛逆期

雖然有些自戀,精力過人,但美美在家長眼中可是一個聽話的完美小孩——

學習成績優異,吹彈唱跳皆會,在家也是貼心小棉襖,還會協助媽媽管理祠堂……

“今天是優秀學生,明天就會是聯合國秘書長。”

來自媽媽的嚴苛要求和超高期待,讓美美像一個完美主義者一樣學習生活着。

但畢竟是一個13歲女孩,她也會和自己的死黨朋友打鬧、讨論喜歡的男生和樂隊……

甚至在某一天,美美還瞞着媽媽,偷偷在自己的秘密日記本子上畫下心動男孩的模樣。

在被媽媽看到這樣的内容後,事情開始變得糟糕了起來。

她根本不聽美美的解釋,直接“殺到”那個男孩面前,導緻美美當衆出醜,被同學嘲笑。

到了晚上,感到自責、羞愧的美美做了一個光怪陸離的噩夢。

當她醒來,發現自己居然變成了一隻全身毛絨絨、肚子軟乎乎的巨型小熊貓!

原來,美美的母輩家族一直有個源自先祖新怡的神秘“詛咒”,她們會在成年後變成小熊貓。

隻有克服強烈的情緒起伏,才能變回人形。

想要解除詛咒,徹底痊愈,還必須要在紅月之夜,舉辦儀式化解。

但偏偏命運捉弄,儀式那天,美美最最喜歡的樂隊會來多倫多開一場演唱會。

一邊,是來自媽媽的期望,變回原來的樣子,做回乖乖的女兒。

另一邊,則是和朋友們一起的約定,以及自己做主的體驗。

這道選擇題,對于美美來說可比考試難多了。

影片名字《Turning Red》直譯出來便是“變紅”,它包含生理上的變化,比如臉色變紅,頭發與眉毛變紅,身體變成小熊貓(英文直譯是紅熊貓),初潮來臨等等。

在這個特殊的人生階段,既有從孩子走向成人的生理轉變,也有青春期情窦初開、偶像崇拜、為落伍父母感到丢臉的心理切換……

層出不窮的麻煩事,考驗着美美和她的父母的智慧。

而螢幕前的我們,看到這些,相信都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03

“這不是一部中國電影”

《青春變形記》将故事背景設定在2002年的加拿大城市多倫多。

雖然那座城市距離有些遙遠,但那時候的少年少女們,跟我們并沒什麼不同。

他們也會玩拓麻歌子,養電子寵物,在按鍵手機上,貼滿用小貼紙;

上課傳紙條,課後看帥哥,瘋狂追星……

這些,都讓人夢回千禧年,回到那段又土又美好的青春時光。

更驚喜的,還有影片中極其用心呈現的中國元素——

唐人街上的紅燈籠,中式特色的建築、媽媽的旗袍裝扮、爸爸煮的食物、TVB粵語八點檔……

這時候,可能一些吹毛求疵的觀衆已經迫不及待地拿起放大鏡看哪裡不夠還原,哪裡又冒犯了誰,準備好好批判一番了。

但等等,導演說了,“這不是一部中國電影,隻是正好主角碰巧是一個華裔女孩。”

中華文化的元素,隻是這部《青春變形記》諸多點綴中的一部分。正如許多評論家所說,這雖然是皮克斯的電影,但它也打滿了導演的個人标簽。

導演石之予1989年出生于重慶,後來與家人一起移民到了加拿大。

自童年起,她便深受日本動漫文化的影響。

明亮柔和的色彩、誇張的面部特征和角色反應,或多或少都能從中看到一些日漫 的影子。

石之予還将類似《亂馬1/2》和《水果籃子》中的變身規則和機制用在了《青春變形記》之中——這兩部作品中的青少年可以在具有特定觸發器的人類和動物形式之間轉換。

除了這些,影片中虛構的男孩樂隊 4*Town的靈感來自現實世界的亞洲偶像團體,如Da-ice和Bigbang等。

像這樣關于新世紀的流行文化的彩蛋和緻敬還有很多,它們都源自創作者真實的生活體驗。

是以,當觀衆看到這些熟悉的元素時,并不會感到尴尬或不适,反倒會産生一種歸屬感,像是與一些老朋友重逢。

04

華裔導演和她的女同僚們

多年來,無論是内容創作還是人事管理,皮克斯一直由男性掌控,它專注于男性更偏好的故事類型,以冒險來隐喻成長,多是對外部環境的征服,而非向内探索。

而《青春變形記》的産生,有些不同。它是皮克斯動畫的第25部影片,也是第一部完全由女性執導的影片。

導演石之予在2011年以實習生的身份來到皮克斯,之後參與了《頭腦特工隊》和《超人特工隊2》等電影的制作。

當她成為第一個為皮克斯執導短片的女性時,引起了轟動,但她以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的《包寶寶》狠狠打了質疑者的臉。

這一次,她與其他女性同僚一起,講述了一個充滿女性魅力的動人故事。

“大部分工作都是與女性合作的——女性掌舵、女性寫作、女性制作。”

即使在2022年,這對于一部大型動畫電影來說也是開創性的。

石之予說,“這是你永遠看不到的少女的一面,我們和任何男孩一樣,也會尴尬、汗流浃背、精力充沛和興奮。”

觀看《青春變形記》,感覺就像翻閱一本少女日記——

不僅涉及到青春期的混亂或學生時代友誼的神聖性,還涉及到家庭關系随着時間的推移而起伏變動的方式。

如此細膩真實的表達,離不開石之予她們所傾注的心血。

在影片的制作過程中,突如其來的疫情帶來了諸多不友善與不确定性。

但石之予和她的團隊卻始終保持着一種獨特的節奏,她們逐漸适應了線上的工作方式。一有機會,也會聚在會議廳、咖啡館進行頭腦風暴。

對于影片的溝通和交流,始終沒有斷過。

而在長時間的籌備過程中,有些人訂了婚,有些人當上了媽媽。

生活的變化,讓許多人對于“家庭與親人”都有了新的思考,這些感悟也展現在了影片之中。

既有着十二三歲時最壓抑、發自内心的記憶,也流動着成熟女性特有的溫柔,呈現在人們面前的《青春變形記》,是關于青春期的寓言童話,也是皮克斯制作的最私人的電影之一。

05

你願意當一隻巨大的小熊貓嗎?

親情,是整部影片的線索。

與現實中的許多父母一樣,在美美的媽媽心中,有着關于女兒正确的成長方式和理想的人生道路。

她時刻以這樣的準則,指導自己,要求女兒。

但她沒想到,自己的關心會成為枷鎖,成為束縛,甚至成為母女關系巨變的導火索。

當美美大聲地說出,“很抱歉,我并不完美。很抱歉,我絕不會像你一樣!”

這位媽媽的内心開始動搖,檢討,最終,她終于學會了放手:

“對不起,你走得越遠 我隻會越驕傲。”

親人之間的愛與包容令人感動,但同時,《青春變形記》更是一個關于成長的故事。

美美變身成小熊貓,與之而來的身體變化、情緒起伏、自我懷疑、另類眼光、與父母的代溝(沖突),不正是對青春期的隐喻嗎?

橫亘在她面前的人生難題,是繼續當一個言聽計從的乖乖女,還是釋放代表自我的野獸。

這樣的選擇,如此真實,因為我們每個人都經曆過類似的青春。

那些煩惱、疑惑、糾結,像一頭怪獸突然闖入我們的生活。

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我們總會與一些大人眼中的期望沖突,會與一些外界給予的标簽不符。

真實的自我并不總是完美、令人滿意,它可能是有缺陷的、醜陋的、黑暗的,

但不要害怕,我們應該做的,是勇敢地去擁抱它,不是嗎?

《青春變形記》故事的最後,美美拒絕了封印,選擇保留自己的小熊貓模樣,與它共存。

你呢?你心中的那頭怪獸現在在哪裡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