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烏克蘭第22日·快看視訊

作者:上觀新聞

3月17日,俄羅斯的特别軍事行動進入第22天。綜合新華社、央視新聞報道,俄烏雙方16日就談判釋放了一些謹慎樂觀信号。烏方稱烏俄上司人有望在接下來幾天就停火問題展開直接對話,“有信心”達成停火協定。雙方還稱正在就烏克蘭中立地位進行讨論。另一方面,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仍通過視訊連線對多個西方國家“喊話”。16日,澤連斯基對美國國會發表視訊講話,美國總統拜登随後宣布向烏克蘭提供8億美元額外軍事援助。

談判現“妥協”信号

俄羅斯和烏克蘭第四輪談判持續推進,雙方就俄烏總統會面、烏克蘭中立國地位、停火協定等展開對話。

據新華社報道,烏克蘭國家通訊社16日稱,烏克蘭談判代表、烏總統辦公室顧問波多利亞克說,烏俄上司人有望在接下來幾天就停火問題展開直接對話,“我們非常有信心在未來幾天達成停火協定”。他說,結束這場戰事的唯一途徑是烏俄總統直接對話,這也是目前雙方談判的努力目标,雙方正在起草供兩國總統讨論和簽署的相關檔案。

俄烏在談判中還聚焦烏克蘭中立地位問題。

據新華社報道,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16日晚些時候告訴記者,雙方已經在一些立場上“接近達成一緻”,盡管談判“困難”,“仍有一些希望達成妥協”。他透露,雙方正在“嚴肅讨論”烏方以保持政治和軍事中立換取安全保證相關事項。

俄羅斯談判代表團團長梅金斯基16日早些時候說,烏方提出按照奧地利或瑞典模式成為去軍事化的中立國家,保留其陸軍和海軍。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随後說,這一提議可被視作“折中”選擇。

但波多利亞克16日則反駁梅金斯基說,在目前的烏俄沖突中,所謂的中立模式隻能是“烏克蘭模式”,不存在其他模式和選擇。他強調,烏方需要“絕對的安全保障”,安全保障的締約國必須確定烏克蘭遇到類似目前情況時不會袖手旁觀。

普京:沒有占領烏克蘭的計劃

談判同時,俄特别軍事行動正按計劃執行。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16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發表電視講話。

普京表示,特别軍事行動進展順利,正在按計劃執行。俄軍雖然接近基輔和烏克蘭其他城市,但是沒有占領烏克蘭的計劃和目的。

在談到受美國指導和資助的烏克蘭生物實驗室時,普京說,他認為烏克蘭已經在美國的支援下制造出了生物武器部件。

普京說,烏克蘭有着一個由幾十個實驗室組成的網絡,在五角大樓的指導和财政支援下開展軍事生物計劃,包括用冠狀病毒、炭疽病、霍亂和非洲豬瘟的樣本進行的實驗。俄羅斯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生物武器的部件已經在烏克蘭緊鄰俄羅斯的地方被制造出來了。

另據新華社援引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16日在社交媒體釋出的聲明,俄軍正在繼續推進戰略攻擊行動,但俄軍試圖擊潰烏軍、會師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控制第聶伯河左岸地區的作戰目标尚未達成,俄軍在頓涅茨克的攻擊行動部分實作了其意圖,但在尼古拉耶夫方向,俄軍遭到阻擊。聲明說,俄羅斯軍隊正在恢複在基輔市北郊的攻擊行動并試圖向基輔方向推進,最終俄軍攻擊受挫後轉入防守。

據烏克蘭國家通訊社報道,烏克蘭總檢察長伊琳娜·韋涅季克托娃16日說,截至當日上午,烏俄交戰已導緻103名烏克蘭兒童死亡。澤連斯基16日簽署默哀法令,規定每天9時烏克蘭全境默哀一分鐘,以悼念烏俄沖突中死亡的烏克蘭公民。

澤連斯基“連線”美國國會

國際社會方面,美國再次增加對烏克蘭的軍援,但依然“冷對”設立禁飛區等問題。

綜合新華社和央視新聞報道,澤連斯基16日以視訊方式對美國國會發表講話,請求美國在幫助烏克蘭抵禦俄羅斯軍事行動方面作出更多努力。他在講話中請求美國在烏克蘭設立禁飛區或向烏提供戰鬥機。此外,他還請求美國繼續加大對俄制裁力度,包括經濟制裁和對俄政客的個人制裁。

随後,拜登當天在白宮發表公開講話,宣布向烏克蘭提供8億美元的額外軍事援助。拜登說,這批援助包括800套防空系統,9000件反裝甲武器,機槍、霰彈槍和榴彈發射器等7000件輕型武器,包括火炮和迫擊炮炮彈在内的2000萬發彈藥以及無人機等。

16日,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與俄聯邦安全會議秘書帕特魯舍夫通電話,讨論烏克蘭局勢。

不過,對于澤連斯基呼籲設立禁飛區,美國和北約再次“冷對”。

據央視新聞消息,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16日在北約成員國國防部長特别會議後也表示,北約仍決定不在烏克蘭設立禁飛區,也不會以維和部隊的名義派地面部隊越過波烏邊境。北約目前的主要任務仍是防止俄烏沖突更新和擴大。為此,北約成員國防長已責成軍事指揮官制定在陸海空及網絡和太空領域的全面且長期的防衛遏制計劃。

16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例行記者會上再次表示,中方鼓勵各有關方開展平等對話,直面多年來積累的沖突和問題,重視北約連續東擴對俄羅斯安全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按照安全不可分割原則,尋求建構均衡、有效、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機制。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欄目主編:楊立群 文字編輯:楊立群 題圖來源:IC photo 圖檔編輯:邵競

來源:作者:裘雯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