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歐利生:甯遠九嶷山是中華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曆史文化符号

作者:永久記憶tbr

舜帝姓姚名重華,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史稱上古五帝之一。在他的一生中,始終堅持誠以修身,孝以持家,德以治國,和以平天下,首創中華民族的道德文化,建立了上古時代被稱之為“堯天舜日”的輝煌時期,成為曆代帝王之師。舜帝晚年,以“利天下而不利一人”的博大胸懷,禅讓于大禹,自己則到南方巡狩,最後“崩于蒼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為悼念這位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帝王之師,曆朝曆代的統治者把祭祀九嶷山舜帝陵作為必行之事。人們為紀念這位道德文化的開拓者,在九嶷山連續不斷地修建舜帝陵廟。幾千年來,在曆史認同的過程中,湖南甯遠九疑山舜帝陵廟就是中華民族最具代表性的集體記憶中的重要符号。由此,國家給予了高度重視。九嶷山舜帝陵和舜帝陵遺址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機關,舜帝祭典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歐利生:甯遠九嶷山是中華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曆史文化符号

由古至今,甯遠九嶷山連綿不斷的舜帝陵廟建設,加深了曆史記憶,固化了曆史文化符号。

每當國家走向統一,社會走向安定,經濟走向發展,九嶷山舜帝陵廟就有大規模的建設,就有進階别的祭祀活動,就會香火旺盛,鐘鼓常鳴。九嶷山最早的祭祀大廟始建于夏代,于“大陽之溪”。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将九疑山舜帝陵廟由“大陽之溪”遷至九疑山中舜峰(又名三分石)腳下。因為傳說舜帝就在舜峰升天的。陵廟宏偉壯麗,楚靈王曾模仿它造章華台,由此史書上也就載入了“楚靈王造章華台以象舜”的曆史典故。秦代,秦始皇遷建舜帝陵廟于“玉琯岩前一百步”。漢武帝不僅進一步擴修舜陵廟,還調整了行政區劃加強九嶷山舜帝陵管理。元鼎六年(前111年)為使泠道縣集中管理好舜帝陵,将泠道縣的西南部劃出去,單獨成立營道縣。秦至西漢,九嶷山舜陵廟,在當時已是規模最大的祭祀廟宇。這一點,從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地圖可以看出來。唐太宗貞觀元年,帝王下令:凡天下州縣有古帝王陵寝在者,皆加唐字。是以,舜陵所在泠道縣更名為唐興縣,後又更名為延唐縣(今甯遠)。唐僖宗乾符年間(公元874——879年)延唐令奉诏重修舜陵廟。宋太祖建隆年間(公元960——963年),當時的道州刺使、檢校太保王繼勳奉诏重修九嶷山舜帝陵廟。知制诰張澹奉敕撰碑。宋代建隆年間九嶷山舜帝陵廟重修是在唐代的基礎上擴大重修。在管理上,安置五戶為守陵戶。宋代第二次大修是在乾德六年(968年)。據樂史宋本《太平環宇記》殘卷,其中載“皇朝乾德二年,荊湖轉運史張永錫奏以戶口少,其大曆縣、舂陵場割入延唐縣,其延唐縣又奉敕改為甯遠縣。舜廟在縣南六十裡九疑山,乾德六年敕置。”據2002年至2004年的九嶷山舜帝陵廟遺址兩次考古發掘,揭露面的宋代遺址看,舜廟建設規模宏大,比現在的陵廟規模還要大得多。各個朝代,朝廷對舜陵廟的管理是很有秩序而又非常嚴格的。南齊時,在舜陵廟旁敕建無為寺(又名報恩寺),以護衛舜廟。宋,太平興國五年,無為寺改名為永福寺專施護衛舜廟之職。由此可見,漢至宋代強化了九嶷山舜帝陵廟這一曆史文化符号。明朝初建,朱元璋登上帝位,便廣聚學者在全國考證舜帝陵,确認舜帝陵在甯遠九嶷山後,把舜陵廟遷建到舜源峰北面山腳。朱元璋親自撰寫祭文,派遣翰林編修雷燧,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到九嶷山祭舜。明代遷建舜源峰腳下後,從此舜帝陵廟修修建建,再沒有遷移過。由此,明代固化了九嶷山舜帝陵廟這一曆史符号。清代,從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開始,舜帝陵廟的維修和管理也都有了固定的經濟支援。每當皇帝直接派官員祭舜時,舜帝陵廟都要整修一次。有時,朝廷還撥專款予以擴建。大的整修擴建有清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和清乾隆年間。九嶷山舜帝陵進行大規模的修葺,現存的《重修虞廟碑記》都有記錄。

九嶷山舜帝陵祭祀,連接配接新舊記憶,推進曆史認同。

九嶷山舜帝陵的祭祀活動,自“禹南巡,至衡山築紫金台,望九疑而祭舜”開始,秦始皇、漢武帝望祭九疑,随後各朝各代遣官緻祭,直至延續至今的現代公祭,四千多年來,祭舜活動傳承不辍。南朝宋武帝劉裕遣官張邵、顔延之,唐玄宗李隆基遣官張九齡赴九疑祭舜,都留有祭文。明代自洪武四年(1371),太祖朱元璋親制禦祭文,遣翰林院編修雷燧到九嶷山祭舜後,九嶷山祭舜逐漸形成固定的制度,明代禦祭共十五次。清承明制,禦祭達四十五次。曆代帝王為顯示其正統,都離不了九嶷山舜帝陵祭祀。每當王朝大一統,必然祭祀五帝,其中就有九嶷山舜帝陵的遣官緻祭。祭祀舜帝陵表示繼承舜帝的治國思想,發揚最高“道統”,以證明其帝王的正統性。這一點,在其祭文的内容中,有着充分的展現。洪武四年明太祖朱元璋祭舜陵文強調“大德無窮,垂法至今”、“仰惟聖谟,萬世所法”,就是闡述本朝仿效舜帝的治國之道,承接的是正統的思想。出身于滿族的清朝皇帝利用九疑山舜帝陵的祭祀,宣示正統更為突出。祭文中總也離不開繼承道統,象“治統道統,昭垂奕世”“先後一揆”内容的字句,屢見不鮮。由此可以看出,他們是以祭舜的形式表明繼承了黃帝以來的政治統治,同時也繼承了帝舜以來的思想傳統。看起來話語很簡單,其實思想内涵卻無比豐富。這可以看作是對曆史認同與文化認同的高度概括。

九嶷山舜帝陵祭典與曆史文化認同緊密相關,它是曆史符号——九嶷山舜帝陵連接配接曆史文化認同的中堅力量。

通過凸顯文化符号、與曆史的勾連能力以及對目前現實的诠釋,九嶷山祭典既可以複活舊的集體記憶,也可以制造新的集體記憶;而集體記憶又和曆史文化認同緊密相關,通過制造共識和輻射話語力量,集體記憶能有力地推進曆史文化認同。九嶷山舜帝陵通過祭典活動,起到了曆史文化認同的傳承作用。九嶷山舜帝陵是展現民族認同,凝聚民心的曆史文化符号加入中華民族大家庭,必須有着曆史認同的精神基礎。中國曆史系統的主幹就是:伏羲、神農、黃帝、帝喾、堯、舜、夏、商、周。凡是被融合為中華民族的少數民族或邊疆民族,都會在精神上認同這個曆史系統,而自認為這一曆史系統是“我們的”曆史,也會從這一曆史系統中找尋自己的祖先。北魏的拓拔氏自認為是黃帝的後裔,宇文氏則自認為是神農氏的後裔,而“鮮卑族”為黃帝少子“昌意”之後。今日的漢族,則大都自認為是“炎黃子孫”或“黃帝子孫”,四川北部的羌族,則堅定地認為自己是大禹的後代。正因為這樣,無論哪一個民族稱王稱帝,都有着祭祀人文初祖的活動,是以三皇五帝的陵寝也就成了展現民族認同,凝聚民心的曆史符号。凝聚力,它代表着一個民族由于共同的認同和歸屬感而使其朝着同一方向發展的向心力,是團結和維系整個民族生存與發展的巨大精神力量。在和平時期,凝聚力往往借助于大型活動而得以展現。

九疑山舜帝陵的尋根祭祖活動,在曆史上展現了民族的曆史認同,各族群的同祖同宗,不僅起到了推動曆史認同的作用,而且表現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正如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會長陳守仁,在2008年九嶷山祭舜時,為九嶷山舜帝陵題詞:“身在海外,根在九疑。”所表達的意願一樣,“根在九疑”展現了舜帝陵的民族凝聚力。九嶷山舜帝陵就是在中華民族四千多年的曆史長河中,逐漸形成的展現民族認同,凝聚民心的曆史符号。今天,九疑山舜帝陵,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陵廟搶修的基礎上,擴建成了具有旅遊、祭祀、教育等綜合功能的舜帝陵園。省、市、縣公祭舜帝陵輪番不斷,經中央準許已成定制。各種形式的民間祭祀也層出不窮。九嶷山舜帝陵在中華民族的曆史文化認同中将會繼續發揮其積極作用,凝聚民族情感,成為複興中華不可替代的曆史符号。九嶷山舜帝陵廟自古至今有着四千多年的建築史,盡管多次遷移,連續不斷地修建,但九疑山舜帝陵在曆史認同中的積極作用始終沒有減弱。無論你把舜帝南巡崩葬九疑作為曆史事實,還是看作普通傳說,九嶷山舜帝陵作為中華民族集體記憶的曆史符号,已經是不争的事實;促進中華民族曆史文化認同至今仍然在發揮着重要作用。

歐利生:甯遠九嶷山是中華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曆史文化符号

(作者歐利生曾任甯遠縣副縣長,九嶷山舜帝陵修複工程指揮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