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蘭天 通訊員王建文 謝鵬偉
1月27日,農曆大年初三,清晨8時許,平涼市林草局局長何鵬峰剛剛踏進辦公室,就接到了一條手機短信。發信人稱,她是崆峒區的一位果農,要為武漢抗擊疫情的醫護人員捐贈1萬斤蘋果,以表達對他們的敬意。
收到短信後,何鵬峰立即與有關方面聯系協調捐贈管道。與此同時,平涼蘋果産業聯盟也及時發出了《關于為抗擊疫情一線醫護人員奉獻愛心捐贈蘋果的倡議書》。一石激起千層浪,平涼市68萬果農積極響應。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平涼果農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當他們看到平涼和全國許多醫務工作者迅速集結、奔赴抗擊疫情第一線的消息時,便想到了向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的“最美逆行者”捐贈自産的平涼蘋果,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擊戰。
迅速調配 優質蘋果運往一線
連日來,來自平涼蘋果主産區的靜甯、莊浪、泾川、靈台、崇信等縣以及崆峒區的果農紛紛精心挑選出貯藏在果庫裡的最優蘋果,在平涼市林草局的協調下,按照“優先武漢、保障省内、兼顧市縣”的配置設定方案,迅速将蘋果分别送到了武漢、北京、蘭州以及平涼市抗擊疫情的第一線。

在一長串的捐贈蘋果的名單中,寫滿了一串串動人的愛心故事。從北京回到家鄉過年的北京夢想世紀傳媒簽約歌手張作甫與戰友莊浪富貴順果業老闆蘇琰、曹勝利,在除夕夜看到武漢醫護人員日夜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的新聞後,十分揪心。大年初一,他們便精心挑選了186箱、3312斤平涼蘋果,在當晚11時,開車向武漢進發。
“從莊浪到武漢有1100公裡,一路下雪有霧,開車特别艱難。”張作甫說,“一路旅途勞頓,但是我們心中都滿含着激情,希望能給醫護人員傳遞一種力量和信念。”
滿載平涼人民情誼的蘋果抵達武漢市金銀潭醫院
平涼市第一批滿載全市人民心意的蘋果,經過一天一夜的行程,終于抵達武漢,在經相關部門确認、登記後,他們将一車蘋果送到了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這三位莊浪漢子說,他們就是要為真正的英雄加油!
2月2日晚,一份支援武漢的捐贈倡議書在靜甯縣仁大鎮各村微信群及朋友圈裡發出後,果農紛紛響應,積極報名捐贈自家蘋果。到2月5日,共有217個果農參與,共捐贈1967件優質蘋果。此次募捐發起人之一高喜紅說:“原以為這件事是一個簡單的事,但把它做好可一點都不容易。這三天,我們聯系了湖北多地,遇到了很多困難,在多方聯絡下,終于在2月5日取得了武漢與黃岡市麻城市兩地的通行證明。
彙聚平涼果農愛心的蘋果正在裝車
2月4日,平涼蘋果産業聯盟理事長機關——甘肅德美地緣現代農業集團,組織平涼靜甯蘋果産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等會員企業,向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中部戰區總醫院和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三家醫院的一線醫護人員,捐贈3000箱靜甯蘋果,每家醫院1000箱,總價值40多萬元。
2月5日18點40分,兩輛打着“甘肅靜甯縣仁大鎮愛心人士援鄂蘋果”橫幅的卡車,在大雪紛飛中急速行駛,連夜奔赴一千多公裡外的武漢與黃岡麻城兩地,為抗擊一線的機關送去平涼果農的滿滿心意。
一呼百應 愛心不受限制
今年29歲的果農王恩偉,是靜甯山區一位農民,過年期間,他看到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心急如焚。王恩偉和父親商量後,決定捐出冷庫裡還存着的100多箱蘋果。
“要是能發動全縣果農進行公益募捐,湊足一車蘋果送到武漢就好了。”念及此,1月29日下午,王恩偉将自己的想法發到了微信朋友圈,很快,就得到了很多人的響應。第一個打來電話詢問的是王恩偉的堂弟王琪飛。兄弟倆商量好後,王琪飛又将這個消息轉發給了更多的朋友和親戚。兄弟倆發出這條消息後,短短幾個小時,為武漢捐贈蘋果的号召在靜甯各大果農群裡迅速傳遍,大家紛紛表示支援。短短5天時間,王恩偉收集到了18噸蘋果。
滿載愛心蘋果的貨車向武漢出發
靜甯一家物流資訊部的負責人積極幫王恩偉聯系貨車和司機,并自己掏錢給這車蘋果購買了20萬元的保單。從靜甯到武漢有一千多公裡,但聯系的貨車隻有一名司機,會開車的靜甯青年徐啟聽到消息後,自告奮勇充當志願者,和司機師傅一路換班開車運送蘋果。在愛心蘋果裝車時,很多靜甯群衆自發前來,義務充當裝卸工。1位果農還捐送了兩套防護服和兩包口罩;臨出發前,還有愛心人士捐贈了一批靜甯大餅和早酥梨。
2月4日11時許,曆經38小時晝夜兼程,滿載靜甯人民“愛心”的蘋果順利送達。
“感謝大家!愛心果圓滿送達,這是我們靜甯果農對祖國的熱愛!武漢加油!中國加油!”在蘋果捐贈公益群裡,王恩偉寫下了這樣一句話。
平涼市林草局、市蘋果産業聯盟向平涼市第二人民醫院捐贈蘋果
平涼靜甯仁大蘋果專賣店向平涼市疾控中心捐贈蘋果
在愛心運輸線上,郵政集團公司平涼分公司準備提供發往武漢的運輸車輛,還有靜甯一家物流公司也提供車輛幫助。
200噸平涼蘋果源源不斷送到抗疫一線建設者和白衣天使手中後,一封封感謝信也随之送到了平涼果農手中。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在感謝信中說:你們的愛心和善舉,彰顯了同舟共濟,患難與共的無價情誼,你們的無私奉獻,為全體醫護人員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激勵我們必将戰勝疫情的信心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