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周厚健:一個銅臭味不太多的老商人

3月13日,海信集團通過官方微信公衆号對外釋出稱周厚健将辭去集團董事長職務,正式退休。由副董事長劉瀾接任董事長一職。

作為中國家電企業的元老之一,周厚健的退休引發了行業和媒體的廣泛關注。

總結自己,他曾自稱是“一個銅臭味不太多的老商人”,執掌海信30年,他給海信帶來了什麼?未來海信又将何去何從?

周厚健:一個銅臭味不太多的老商人

( 左:周厚建 右:林瀾)

關于退休,2016年青島市政府就決定,延長周厚健的退休年齡,表示“這有利于企業家精神的延續,也有利于海信的持續發展”。但是周厚健稱,他不會拖延時間。其實從去年開始他就在做退休準備,對于退休,周厚健表示:海信目前正在快速成長為“世界級企業”,公司需要一位具有國際視野的帶頭人;另外,根據管理的持續改進原則,海信也到了需要變換一種管理方式的時候。同時,再加上周厚健自身的健康問題,他覺得一個人要清楚自己的身體極限,不能等到幹不動了再做準備,這也是對企業的不負責任。

周厚健:一個銅臭味不太多的老商人

周厚健可以說是“看着海信長大的人”,周厚健任期成績也是市場有目共睹的。

1982年,周厚健加入海信。當時的海信還是青島電視機廠,其生産的“青島電視機”在全國小有名氣,彼時的周厚健隻是一位工程技術應用研究員,後來因為業績出衆,他一路從研究院升到副廠長、廠長、總經理。

1994年,青島電視機廠改名海信,借着改名的機會,周厚健帶領海信完成了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變,制定了做國際化大公司的目标。彼時,國内家電行業進入了引外資的高潮階段,海信也急需被世界看見,但合資是要有前提的,如果要合資,首先要保證的一點是必須使用“海信”的品牌,另外必須要海信控股。這樣的條件讓很多國外家電巨頭被拒之門外,但周厚健絕不讓步,他認為,國内最寶貴的資源就是市場,最應該珍視的就是産品的品牌,在中國的電視機産業已經能夠從各個方面滿足消費者需要的情況下,無限制地進行合資就等于出讓市場,出讓中國人自己的品牌。為此,周厚健主動出擊,積極拓展南非、印尼、日本等海外市場,帶領海信走向世界。

除此外,海信“技術立企”的企業文化也被外界所熟知。在海信,周厚健非常重視企業技術的創新和研發,這也是因為曾經的一次慘痛經曆。

有一次去國外參展,一家外企負責人覺得中國沒什麼技術實力,如果用他們的模組,“你們隻要安裝四顆螺母就OK了。”周厚健一聽就火了,心裡憋着一股勁,“中國人不比外國人笨,憑什麼外國人可以做,我們不能做?我們不能永遠跟在别人屁股後面。”受到刺激的周厚健,立刻調集資源,用幾年時間,帶領海信研制出國内第一條電視液晶模組線,打破了對國外的依賴。

技術立企,也從此成為流淌在海信血液中的基因,在海信,技術永遠不過時。

當然,脾氣火爆和固執的周厚健也有柔情的一面。1995年,他曾在青島電子儀表局任職,當時的儀表局很多人都吃不好飯,甚至還有一些吃不上飯,一次,他偶然遇到公司裡的一對夫妻,孩子想要吃肉,但父母隻能拿出2毛錢給孩子買肉,這讓周厚健很觸動,他表示,企業做不好的話,會給員工也帶來災難。作為企業領頭人,如果連最基礎的對員工負責都做不到,那還談什麼社會責任?

海信能走到今天,離不開周厚健。掌舵30年,海信正成長為一家國際化大公司,2022年1月,海信對外釋出财報:2021年,海信全年實作營業收入1755億元,同比增長24%。 其中海外收入725億元,占比42%,按照全球對國際化企業的一個公認的衡量标準,海外收入占比超過30%即為一家國際化企業,由此看來,出海30多年,海信“未來發展大頭在海外”的戰略布局正在逐漸實作。

周厚健說:“我退休,什麼是讓我最不能接受的?想想啊,就是我看着海信一步一步往下走,這可能是我最不能接受的東西。”當然,我們相信海信未來的路會更加精彩,周厚健的精神也會繼續影響着每一個海信人。

#周厚健卸任海信董事長# #海信家電 sz000921#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