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化分享|器物無言、隻有大美,千年琉璃這麼美

琉璃鐘,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

說起琉璃有些人也許會覺得陌生,但是說起玻璃,就非常熟悉,其實琉璃是中國古代對玻璃的稱呼,是狹隘的玻璃說法,琉璃是玻璃的一個種類,其範疇遠較玻璃要小。

也有人會覺得玻璃是來自國外,是舶來品,其實也不然,在大陸,琉璃是中國五大名器之首,即琉璃、金銀、玉翠、陶瓷、青銅,有着悠久的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01

琉璃由來

據推算,琉璃起源于西周。另有傳說,琉璃是範蠡在督造“王者之劍”時發現的,後與劍一并贈與越王。越王因惦念其鑄劍之功,又将其返還并賜名“蠡”。範蠡之後将其雕刻成精美藝術品送給了西施。後來,越國大敗,西施被迫前往吳國和親,臨走之前将“蠡”還給範蠡,同時流下了自己的眼淚,此後民間便稱其為琉璃。

琉璃亦作“瑠璃”,是中國漢族傳統手工藝品之一,其色彩流雲漓彩,品質晶瑩剔透、光彩奪目。因擁有多種多樣的顔色,在古時候人們也稱它為“五色石”。

由于古時民間很難得到,是以當時人們把琉璃甚至看成比玉器還要珍貴,但是如今似乎少有人提到。2008年6月,琉璃燒制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02

琉璃的曆史演變

古代藝術品都有其明顯的年代特征,古琉璃亦是如此,縱觀中國古代琉璃史,琉璃從商周時期的起源、戰漢的輝煌、魏晉的動蕩、唐宋的演變、元明的延續、清代的複興,無一不與當時的社會政權、科技文化、經濟外交等因素緊密吻合。

春秋時期

春秋晚期的越王勾踐劍格上鑲嵌的藍色琉璃,越王勾踐劍的劍格兩面都鑲嵌有飾物,一面鑲嵌的綠松石,另外一面鑲嵌的就是琉璃,淺藍色、呈半透明狀态,内含較多的氣泡。

越王勾踐劍劍格局部圖

而同時期的吳王夫差的劍格上也鑲嵌有三塊透明的小塊玻璃。

吳王夫差劍(中間)

春秋末期還發現了一種“蜻蜓眼”琉璃珠,在當時是屬于附身符一般的存在。

戰國時期

戰國時期,琉璃工藝突破了琉璃珠的工藝,出現了一類極具中國特色的玻璃制品——玻璃璧。

目前發現的戰國琉璃璧大部分是出土于湖南各地的楚墓。琉璃璧的形狀非常簡單,但顔色多樣,以淺綠色居多,還有乳白色、米黃色及深綠色,完全是仿照玉璧的形制。

長沙出土戰國谷紋琉璃璧

琉璃璧的紋飾也比較簡單,大多是谷紋,也有少量雲紋琉璃璧。

戰國中晚期不單有琉璃璧,還有琉璃劍飾、琉璃印章及鑲嵌在其它器物上作為裝飾的琉璃。

蟠螭紋琉璃劍璏,戰國

鵝鈕琉璃印章,戰國

河南輝縣固圍村出土銅鎏金鑲玉嵌蜻蜓眼珠帶鈎

漢代琉璃器

漢代琉璃器多為仿玉形制,是中國琉璃的仿玉時代。這時還出現實用性質的琉璃容器及喪葬用琉璃。

西漢琉璃杯

琉璃耳杯,中山王墓

多數人隻知道漢代有金縷玉衣,其實漢代也有仿玉衣的琉璃衣。目前共發現兩件,分别是江蘇揚州甘泉山西北麓的一座貴族墓葬出土琉璃衣。江蘇省揚州市邗江縣楊壽鄉李崗村的寶女墩發現的一座新莽時期的木椁墓中,也出土了19塊完整的琉璃衣片。還有琉璃九竅塞、琉璃琀、琉璃握玉等仿漢代喪葬用玉器的琉璃器。

魏晉南北朝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由于吹制法的運用,出現了大量實用性的琉璃器,也因為當時的曆史背景,這一時期的琉璃器充滿異域風格,器物輕薄,透明度很好。世家貴族借着得來的琉璃器肆意“鬥富”,琉璃器仍是“奢侈品”一般的存在。從西晉詩人潘尼的《琉璃碗賦》中也可窺見一二。

遼甯朝陽北票北燕馮素弗墓出土的淡綠色鴨形玻璃器

進口羅馬琉璃器

甯夏固原博物館藏北周李賢墓出土

進口薩珊琉璃碗

隋唐時期

隋唐時期的琉璃器實用與美觀兼具。在這一時期,吹制法已經達到了超高的水準,器物表面光澤度較好,器形多仿制當時的瓷器。

隋代 橢圓形琉璃瓶

在這段時期也出現了很多具有中國古代特色的典型器形,如多出現在隋代墓葬中的綠玻璃盒,玻璃舍利瓶。

靜志寺佛塔地宮出土隋代舍利玻璃瓶

宋代玻璃器

在宋代,人們已經對琉璃這種材料有了更清楚的認識,琉璃制品不再是奢侈品。琉璃也被稱作“藥玉”“假玉”。

雖然琉璃器不再昂貴,但由于這個時期的瓷器已經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琉璃器的普及。是以,琉璃器的制作工藝并沒有明顯的進步。

遼金元時期

遼、金、元琉璃器的制作技藝并沒有受到社會的廣泛重視。遼代琉璃器有相當一部分屬于從西方引進的伊斯蘭琉璃器,主要通過絲綢之路傳入。目前已知的元代琉璃器都是不透明或半透明的,比較像玉。

琉璃镂空三彩龍鳳紋薰爐,現藏于北京首都博物館

明清時期

提到明代琉璃器,就不能不提到鄭和。随着鄭和下西洋,大量的中國琉璃制品也銷往國外,其中,琉璃珠尤其受到外國人的喜愛。但琉璃器并未受到上層社會的喜愛,以緻并未得到很好的發展,目前發現的明代玻璃器也相當少。甚至連明代的畫家們也有些吝啬筆墨。

琉璃棋子,明

然而到了清代,由于琉璃器再次受到以康熙為首的統治階級的喜愛,加上禁海令的廢除,中國古代琉璃工藝積極吸收西方的琉璃技術,經過雍正時期,在乾隆時期走向中國琉璃器的黃金時代,并确定了“玻璃”的這一最終稱謂。

康熙禦制,白玻璃水丞

玻璃尊,雍正年制,故宮舊藏

透明玻璃戗金蓋碗,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清代的玻璃器材精形美,器型别緻,或仿古或創新,留下了很多傳世精品。清代時吸鼻煙之風十分盛行,玻璃鼻煙壺應時而生。尤其是内畫鼻煙壺俨然已經成為極具中國特色的玻璃器瑰寶。

乾隆藕粉夾層玻璃荷花紋鼻煙壺

清 内畫鼻煙壺

現在玻璃為日常用品

而古法琉璃主要用于工藝品

色彩流光溢彩,品質晶瑩剔透

光彩奪目的琉璃

循着千年的曆史繼續綻放風采

器物無言,隻有大美

*來源:國家公共文化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