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沈浩宇:4歲獨自照顧癱瘓父親,登上央視舞台,後來怎樣了

作者:子牙童趣學生觀察

一個四歲的孩子,獨自照顧癱瘓在床的父親,他每日的生活是個怎樣的情景?

沈浩宇:4歲獨自照顧癱瘓父親,登上央視舞台,後來怎樣了

早上起床便忙活着燒水,之後叫醒父親,為其做簡單的按摩,緩解平躺一夜後的不适。水燒開了便為自己與父親洗漱,在父親的指導下做飯。而這還隻是一天的開始。

這個家庭究竟遭遇了什麼不幸?四歲的孩子為何活得如此艱苦?本期子牙童趣學生觀察就和大家一起了解沈浩宇,一個在苦難中成長,卻說自己很幸運的孩子。

沈浩宇:4歲獨自照顧癱瘓父親,登上央視舞台,後來怎樣了

沈浩宇的家鄉在雲南省文山市秉烈鄉,那是一個貧困的山區。沈家父母結婚時年紀都不大,孩子尚在襁褓中,這對年輕的夫妻就因感情不和而選擇離婚。

自小的記憶力就沒有媽媽的身影,沈浩宇是被父親養大的單親孩子。

沈家還有一對年輕的爺爺奶奶,這對“老人”隻有40多歲。沒有接過孫子照顧幾天,沈家爺爺就被檢查出來患有重病。

爺爺的倒下不僅意味着家裡少了一位勞動力,還意味着高昂的治療費将成為更大的負擔。

沈浩宇:4歲獨自照顧癱瘓父親,登上央視舞台,後來怎樣了

可就算家人砸鍋賣鐵交上了醫藥費,爺爺最終還是撒手人寰。短暫的傷痛過後,奶奶選擇了改嫁。自此偌大的瓦房裡,隻住着父親沈國權和一歲的沈浩宇相依為命。

沒有時間抱怨命運的不公,也沒有埋怨母親的無情,20多歲的沈國權認定自己還年輕,且身體強壯,隻要自己願意努力,能吃苦,早晚可以活出個人樣,讓兒子過上幸福生活。

沈浩宇:4歲獨自照顧癱瘓父親,登上央視舞台,後來怎樣了

生活不是豪言壯語,是瑣碎的柴米油鹽和人情世故。一歲的沈浩宇沒有母乳與足夠的奶粉喂養,營養跟不上,導緻身體抵抗力下降。

孩子隔三差五的感冒發燒,給父親沈國權出了個大難題。沒有任何人幫助,這個男人隻能手忙腳亂地照顧孩子。

當爹又當媽地撫養了沈浩宇3年,眼看着再過兩年孩子就能上幼稚園,自己也能攢點錢做個小生意了,厄運再次找上這對苦命的父子,耀武揚威。

沈浩宇:4歲獨自照顧癱瘓父親,登上央視舞台,後來怎樣了

當時的沈浩宇隻有4歲,父親沈國權出現了意外。在一次外出辦事的時候,他不幸從高處摔倒,傷了脊椎。

送到醫院檢查後,醫生搖頭歎息。高位截癱,這位年輕的小夥子以後隻能在輪椅和床上度過餘生。

從病床上醒來,當時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沈國權徹底愣住,繼而嚎啕大哭。自己變成廢人了,家裡還有一個4歲的兒子,這可讓人怎麼活啊。

沈浩宇:4歲獨自照顧癱瘓父親,登上央視舞台,後來怎樣了

在外人的眼裡,這個一直在風雨中飄搖的家庭,經曆了沈國權的癱瘓後,應該會徹底倒塌。這對父子可能就此沒了活路,在時間中漸漸被人遺忘。

有誰能拯救這個多災多難的家庭嗎?沒人想到,這時候往前邁出一步,站在沈國權面前的會是那個年僅4歲的稚童。

好似還沒有完全了解家庭的遭遇,沈浩宇十分冷靜,他沒有驚慌失措,也沒有大哭大鬧,隻是慢慢地開始學習做一些看似難以完成的事,比如做飯洗衣,比如給父親按摩擦洗。

沈浩宇:4歲獨自照顧癱瘓父親,登上央視舞台,後來怎樣了

别人家的4歲孩子在幹什麼?是否擁有無憂無慮的童年,享受着一邊玩耍,一邊有人喂飯的待遇?他們的世界裡沒有冬天冰涼的水,夏天火熱的鍋。

而隻知道累還不知道艱辛一詞的沈浩宇,已經開始為活着而拼命,為扛起自己與父親的未來而努力。

沈浩宇每天要做什麼事情?簡陋的家裡面,小男孩用心洗菜,之後在父親的指導下,笨拙地切菜炒菜做飯。夠不到竈台,他就搬個闆凳踩在腳下。

沈浩宇:4歲獨自照顧癱瘓父親,登上央視舞台,後來怎樣了

之後就是盛飯,和父親有說有笑,一起吃飯。收拾碗筷,洗碗擦桌,沈浩宇能将這些事情做得井井有條。

到了晚上,沈浩宇還會用濕毛巾擦拭父親的身體,借助器械為父親翻動身體。

父子倆的配合在一點點磨合中變得順暢,他們的角色定位也在悄悄發生變化,兒子開始照顧父親,父親開始習慣被兒子照顧。

沈浩宇:4歲獨自照顧癱瘓父親,登上央視舞台,後來怎樣了

随着時間的推移,沈浩宇的行為被街坊鄰居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他們會在伸以援手的同時,将這份充滿孝字的感人事迹講與他人聽。

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他們的遭遇,各界愛心人士開始捐款捐物。他人投來了一束光,在泥沼和黑暗中前行的父子倆緊緊抓住,他們的困難有所緩解,這個搖搖欲墜的家庭也沒有真正破碎。

可惜好景不長,新的困難再次出現,這次的“問題”出在了沈浩宇身上。7歲,已經到了上國小的年紀。

沈浩宇:4歲獨自照顧癱瘓父親,登上央視舞台,後來怎樣了

如果沈浩宇去讀書,那麼他就沒有辦法一直陪在父親的身邊照顧。怕父親獨自生活會有問題,怕自己上學會給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增添新的重擔,左右為難的沈浩宇想到了退學。

而這一次,孩子的鄰居們站了出來,他們将沈浩宇送進學校,告訴他一定要好好讀書,不辜負自己,也改變未來。

至于沈國權,周圍人拿出了一份制定詳細的表格,表示他們會輪流照看,直到孩子放學回家。心中的感激無法用言語表達,沈浩宇一頭紮進父親的懷裡哭到不能自已。

沈浩宇:4歲獨自照顧癱瘓父親,登上央視舞台,後來怎樣了

後來上海的一位運動醫學專家聽說了這件事情,在詳細了解沈國權的病情後,他做出判斷,沈家父親無需手術,隻要堅持做康複訓練,就有很大的幾率恢複上肢運動功能。

這無疑是最好的天籁之音,沈浩宇表現得比父親還要激動。考慮到沈家的困難情況,專家聯系了當地醫院,願意自己出資進行幫助。

從那以後,去醫院學習具體内容,在家裡給父親做康複治療,成了沈浩宇極為看重的事情。

沈浩宇:4歲獨自照顧癱瘓父親,登上央視舞台,後來怎樣了

好在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發展。康複運動起了作用,父親的上肢漸漸恢複了知覺。當沈國權顫抖着擡起手放在兒子的頭頂輕輕摩挲,沈浩宇臉上笑容變大,而轉過身去,卻流下了眼淚。

後來,沈浩宇參加了央視節目《非常6加1》。在節目中,沈浩宇穩穩地站在舞台中央,好似平平淡淡地說出了自己的故事。

沒有煽情的辭藻,沒有誇大的情節,孩童還未變聲的聲線描繪了一幅幅畫面,讓台下的觀衆淚雨滂沱。

沈浩宇:4歲獨自照顧癱瘓父親,登上央視舞台,後來怎樣了

孝道對于中國人來說,是刻在骨子裡的習慣,是傳統文化的基石。

對于一般人來說,孝順是幼時的聽話,成年時的贍養和陪伴,不同的年齡段,孝順的内容應該有所不同,它是一個人的責任,也是一個人的義務。

沈浩宇不僅有顆孝順的心,他還有顆感恩的心。鄰裡的幫助,好心人的饋贈,小男孩一直記在心裡。

他說自己與父親都是幸運的人,能在危急關頭得到無數陌生人伸以援手,這份不求回報的愛他倆永遠牢記,将來把它傳遞下去。這樣的孩子有誰不喜歡呢。

沈浩宇:4歲獨自照顧癱瘓父親,登上央視舞台,後來怎樣了

都說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可沈浩宇遭遇這些不如意的時候,實在太小。不向命運言敗,他堅強,永不屈服,積極向上,值得所有人誇贊與學習。

在苦難中成長,這些苦與難現在看來是道坎,然而勇敢跨過去,這也是沈浩宇的一份财富。早早知道了生活的不易,長大後的他相信也不會敷衍生活。

苦難磨砺出的堅毅性格,終将帶着小男孩走出一條光明大道。你願意祝願沈浩宇在未來成就自我,一切順利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讨論。

沈浩宇:4歲獨自照顧癱瘓父親,登上央視舞台,後來怎樣了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為我點贊并轉發,你們的每一份鼓勵,都将是我做出更好作品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