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網消息 近年來,随着基于光纖陀螺的慣性導航系統工程化程度不斷提高,光纖環及其主要材料保偏光纖等光纖陀螺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應用領域不斷拓展,市場規模不斷增加,并帶動長飛光纖、武漢長盈通光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盈通)等快速成長。
據悉,長盈通近日向上交所科創闆送出了IPO招股書,但據筆者查詢發現,長盈通客戶以及供應商集中度較高,超過4成的營收來自于關聯交易。同時,公司與第一大供應商長飛光纖既存在合作又存在競争的關系,且多位核心高管曾經供職于長飛光纖,未來發展存在隐患。
超4成營收來自關聯交易
長盈通經過多年深耕專業領域和持續技術積累,已具備光纖環及保偏光纖的自主量産能力,擁有多種光纖環産品和其他特種光纖産品,并以光纖環等特種光器件為核心,在光器件适用的特種光纖、新型材料、機電裝置等相關産業領域同步發展、互相促進的戰略。
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下稱:報告期内),長盈通實作營業收入分别為1.39億元、1.78億元、2.15億元、1.11億元;對應的淨利潤分别為2206.14萬元、4660.55萬元、5392.97萬元、2695.83萬元,可見,其經營業績整體呈現增長趨勢。
其中,報告期内公司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合計為7519.43萬元、12834.74萬元、17415.70萬元、8420.46萬元,分别占公司營收比例為74.55%、79.40%、84.45%、78.41%,均超過七成。
長盈通認為,雖然公司與主要客戶之間形成了穩定合作關系,但若未來與客戶合作情況發生不利變化或客戶經營及資信情況發生變化,并且公司未能及時開發新客戶,則較高的客戶集中度會對公司經營業績産生不利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在長盈通營收中,絕大部分來自于關聯交易。
據披露,航天科工集團通過科工資管、高投基金和航天國調基金間接持有長盈通5%以上股份,故航天科工集團控制并與公司發生交易的機關認定為關聯方。
報告期内,長盈通對航天科工集團的主營業務收入分别為4,534.83萬元、8,309.36萬元、11,475.64萬元、4,362.99萬元,占比分别為44.96%、51.40%、55.65%、40.63%。
對于關聯交易占比較高,長盈通稱主要由于航天科工集團下屬機關相關軍品業務對光纖環器件及特種光纖配套的需求較大,與公司合作曆史較長,公司産品經過其驗證并在其定型軍品上使用。基于此,上述關聯交易未來仍将持續。公司将積極拓展其他軍工客戶以及民品産業市場,擴大業務規模,進而降低關聯交易比例。
業内人士指出,“關聯交易容易引發利益輸送、關聯占款、财務造假等問題,長期高額的關聯交易甚至會直接影響上市公司的獨立性,不利于上市公司的正常經營。”
報告期内,長盈通應收賬款持續增加,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别為6,690.84萬元、6,653.17萬元、15,082.85萬元、14,897.20萬元,占流動資産的比例分别為36.68%、28.92%、49.86%、45.76%,應收賬款餘額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别為51.73%、40.32%、75.28%、144.23%。
其中,長盈通關聯公司航天科工集團下屬機關的應收賬款賬面餘額分别為663.93萬元、1863.65萬元、7655.70萬元、7625.42萬元,持續處于高位。
這也導緻長盈通的經營性現金流持續下降。2018-2020年,公司經營性現金流淨額分别為1,649.59萬元、182.91萬元、-273.99萬元,出現連年下降的趨勢,甚至2020年出現負值。
長盈通表示,未來若相關債務人财務狀況出現不利變化,可能導緻出現拖延付款等情況,公司可能面臨應收賬款收回風險和大額計提應收賬款壞賬準備風險,進而對公司營運狀況和現金流産生影響。
核心高管曾供職競争對手存隐患
不僅于此,長盈通的上遊供應商同樣有集中度較高的風險,且與第一大供應商長飛光纖存在密切的關系。
報告期内,長盈通對前五大供應商的采購金額分别為6447.95萬元、4680.31萬元、4185.04萬元、2474.35萬元,分别占采購總額比例為84.76%、76.43%、67%、65.22%,均超過65%。
其中,長飛光纖是長盈通的第一大供應商,為其供應特種光纖、通信光纜等産品。長盈通與長飛光纖按年度簽署采購架構協定,公司根據客戶需求和自身光纖環生産計劃,向長飛光纖發送訂單,采購的保偏光纖一部分用于繞環生産,一部分經過公司繞環驗證後直接銷售給客戶,客戶采購後自行繞環,公司在銷售外購保偏光纖的同時為客戶提供品質檢測、纖膠比對測試、繞環技術支援等配套增值服務。
報告期内,長盈通向長飛光纖的采購金額分别為5967.06萬元、3902.16萬元、3131.69萬元、1700.35萬元;占分别占采購總額比例為78.44%、63.72%、50.14%、44.82%。盡管其對長飛光纖的采購金額及占比均下降,但仍占據較高的比例。
長盈通表示,随着公司自主研制的保偏光纖産品逐漸通過客戶驗證,進入軍工定型産品供應體系,并在更多新型号産品上應用,對長飛光纖的采購占比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
從其解釋中可以看出,長盈通和長飛光纖之間除了合作外,還存在競争的關系。更令人關注的是,長盈通實控人以及多名高管曾經在長飛光纖工作經曆。
據披露,長盈通董事長兼總裁、實際控制人為皮亞斌,合計控制長盈通30.35%的股份,其1998年至2010年曾經在長飛光纖及其參股公司武漢長光科技有限公司任技術經理、營銷總監等職位。
除了實控人皮亞斌外,長盈通多位董監高或者核心技術人員也曾經履職長飛光纖,例如公司董事、副總裁、營銷中心總監、光系統事業部總監周飛,于2004年至2009年在長飛光纖及其參股公司武漢長光科技有限公司任技術經理、區域銷售經理等職位。董事、營運中心總監、總裁助理邝光華于2006年至2010年任武漢長光科技有限公司營銷主管。
另外,長盈通董事會秘書郭淼于2000年至2012年曆任長飛光纖銷售助理、總經理秘書、行政經理;核心技術人員塗峰于2002年至2015年任長飛光纖經理。
業内人士指出,長盈通的核心技術人員、關鍵管理人員均曾供職于長飛光纖,且在長飛光纖任職重要崗位,那麼,長盈通的核心技術是否來自于長飛光纖,是否存在侵犯長飛光纖知識産權行為,将是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盡管長盈通稱目前與長飛光纖不存在知識産權、員工競業禁止等方面的糾紛情況。但随着雙方業務合作關系或下遊軍工客戶需求結構發生重大變化,長盈通與長飛光纖在知識産權、競業禁止等方面或将發生重大糾紛争議,将影響公司上述業務的穩定性,對公司的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校對/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