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網際網路上沖浪,你需要很多技巧,其中之一就是知道該如何下載下傳軟體。
即便是一個「網齡」已有十餘年的知識分子,也很容易在下載下傳軟體時犯難。當你在浏覽器上搜尋官方商店沒有的軟體時,你會看到一堆「安全下載下傳」、「高速下載下傳」、「一鍵下載下傳」、「立即下載下傳」、「直接下載下傳」、「安卓下載下傳」、「點選下載下傳」等下載下傳按鈕。
今年的 315 晚會上,央視曝光了軟體下載下傳平台藏有誘導陷阱,200 餘家軟體下載下傳站或涉捆綁下載下傳的問題。
事實上,在 Android 和 Windows 市場尤為明顯。使用者最初的下載下傳選擇還有無套路、無廣告的一鍵打包安裝方式,而随着投機營運商開始摸清軟體下載下傳路徑的灰色地帶,軟體下載下傳越來越防不勝防,體驗也越來越糟糕了。
捆綁軟體、彈窗廣告的套路早就不新鮮了
如果你的網齡足夠長,應該記得華軍軟體園、天空軟體站和多特軟體園「三足鼎立」的日子,彼時三大下載下傳站為網友們提供了很多一站式裝機的服務,讓網友們習慣了安裝軟體時,先去下載下傳站搜一搜。
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一衆下載下傳站開始「堕落」。第一個階段是将廣告商的軟體,僞裝成虛假的「點選下載下傳」連結,并以圖檔的形式引導使用者點選。
▲ 圖檔來自:知乎使用者@星星是水果味的
将安裝包下載下傳下來後,你會發現想要的軟體被「狸貓換太子」了。更讓人頭疼的情況是,一款軟體往往捆綁了多款軟體,比如「xx 桌面」、「xx 月曆」等沒什麼用的工具。
▲ 圖檔來自:知乎使用者@文刀半瞎
是以後來人們開始在「360 安全中心」、「金山衛士」等平台上下載下傳軟體。不過這些平台也并不讓人省心,「一鍵修複」、「立即加速」等日常彈窗,背後往往連結着「流氓軟體」,一不留心就會中招。
▲ 圖檔來自:知乎使用者@徐建
為了提升自己的競争力,老牌的下載下傳站開始了轉型,進入第二階段,将以前花裡胡哨的 Flash 廣告、浮誇的圖檔連結從網站上撤下,轉而變成了幹淨清爽的模樣。取而代之的便是我們如今常見的「高速下載下傳」、「安全下載下傳」等連結。
點選這些連結後,便會自動下載下傳安裝一個所謂的「高速下載下傳器」。使用者打開後,又不知不覺地被預設下載下傳許多流氓軟體,讓人實在防不勝防。
在 315 晚會中曝光的下載下傳平台也是如此。記者試了 PC6 下載下傳站、桔梗下載下傳站、騰牛網、ZOL 軟體下載下傳等多個平台,發現下載下傳多個軟體,都會出現 5-6 個熱門推薦軟體頁面,安裝時桌面的軟體就自動出現,莫名其妙的彈窗廣告也出現,就算按了叉關掉,安裝還是依舊靜默安裝。
通過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頁面上顯示的「普通下載下傳」和「高速下載下傳」實際速度沒任何差別。标綠了顔色後顯示更清晰的「高速下載下傳」背後,捆綁的是一堆軟體安裝和廣告陷阱。
甚至還有狸貓換太子的更深套路,有時下載下傳的軟體會被調包,會替換成他們合作的客戶的同類軟體,使用者每下載下傳一次就收一筆錢。
在這樣的「沖浪環境」下,慢慢地許多人習慣了下載下傳軟體時,去官網下載下傳。一般來說在官網的「産品中心」或「下載下傳中心」等頁面,可以下載下傳到沒有捆綁其他軟體或程式的軟體。是目前相對省心的方式。
不過也有網友發現,官網下載下傳也需要「多長個心眼」了。比如 Windows 上的「Flash 中國特供版」,會「瘋狂彈窗」;「火狐中國特供版」的首頁會有許多推廣。對于這些軟體,去英文官網下載下傳才是正确路徑。
從無廣下載下傳到流氓捆綁,軟體下載下傳為什麼開倒車
不誇張地說,雖然當今各系統的軟體生态,相比十年前已經豐滿了很多,但在軟體下載下傳的體驗上,反而出現了「開倒車」的情況。
▲ 圖檔來自:thesoftwarereport
在十年前,智能手機剛剛興起的時候,基本上一個「91 手機助手」、「豌豆莢」等平台,便能囊括日常所需的絕大多數軟體,各下載下傳站的套路也還沒有那麼多。
随着軟體市場的繁榮,使用者下載下傳體驗卻出現了退步,實屬當代網際網路的迷惑現象。
原因之一,便是應用商店的發展,沒有跟上軟體數量的增長。
某些緣故,Google 為 Android 提供的應用市場和配套服務(GMS),在國産 Andrid 手機上一般是無法正常使用的。這為軟體平台廠商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發家機會,是以我們看到國内 Android 軟體商店越來越多。
▲ 種類繁多的應用商店
像應用寶、百度手機助手、豌豆莢、360 手機助手等軟體,相信老 Android 玩家們都曾安裝過。不過随着軟體市場的蛋糕越來越大,這些第三方軟體商店開始「發動戰争」。比如 2015 年左右,豌豆莢就曾被百度手機助手屏蔽。
▲ 圖檔來自:知乎使用者@何烨
在第三方軟體商城内戰時,國産手機廠商自帶的軟體商店開始崛起,使用者群體被迅速瓜分、召回。小米、華為、OV 等廠商的自帶軟體商店的使用者數,開始反超第三方軟體商店。
官方軟體商城崛起後,雖然常用的軟體下載下傳方面,使用者體驗得到了提升,比如通過深度的權限,讓使用者無需多次确認或跳轉,實作「一鍵安裝」。但對于小衆軟體、官方商城未收錄的軟體來說,使用者擷取、下載下傳的成本變高了。
像華為、小米、OV、一加等官方商城,軟體的豐富程度不一。一些小衆軟體隻能通過某些第三方平台才能找到,這和應用商店的稽核嚴格度有關。一般來說官方商店對軟體品質要求比較高,一些功能單一或同質化嚴重的軟體,已經難以通過稽核。
▲ 圖檔來自:indiamart
各家官方商城和衆多第三方商城,形成了類似「軍閥割據」的局面,掌握着不同的軟體資源。這和「大一統」的 iOS 生态形成了鮮明對比。使用者在使用自由度較高的 Android 生态時,也不得不為這一自由付出某些代價。
相比手機,Windows 陣營的電腦,少有品牌定制的軟體商城,也少有使用者通過微軟商城下載下傳軟體。雖然軟體的種類和數量越來越多了,但使用者下載下傳軟體的體驗依舊沒有長足的進步。
▲ 圖檔來自:systwea
另一個不可不提的「鍋」,需要搜尋引擎來「背」。
理想的狀态下,搜尋一款軟體時,使用者應該在最顯眼的位置,看到該軟體的官網,點選便可進入官方的下載下傳通道。
但這目前來看依舊是「奢望」。不同的搜尋引擎,輸入同一個軟體名稱,顯示的内容均不相同。
再比如我在用百度搜尋「如祺出行」時,往下拉到第 7 條才看到如祺出行的官網,上面 6 條全是廣告。有意思的是,前三條裡有兩個是競品的官網連結(T3 出行、花小豬打車)。
但部分搜尋引擎「挂羊頭賣狗肉」的現象由來已久,已不是個新鮮事。雖然我們無力改善搜尋體驗,但可以總結出以下的經驗,讓下一次下載下傳變得稍稍容易一些。
下載下傳軟體盡量去官網,在産品頁面尋找下載下傳連結。
百度搜尋出來的結果,直接有「下載下傳」按鈕的,一律不要點。
不要輕信「高速下載下傳」、「安全下載下傳」等誘人的按鈕,尤其是 xx 下載下傳站、xx 軟體園等平台。
在點選「下載下傳」之前,确認按鈕周圍有無小字說明。
在安裝軟體前,要仔細觀察有無預設的勾選框,否則可能會預設下載下傳捆綁軟體,尤其是 Windows 電腦。
不過,如果要從根源上解決這一問題,還是得靠生态。對于 Android 使用者來說,最理想的畫面就是随時随地用上 Google Play 軟體商店。不然,便是希望看到各品牌自身的應用商城做得足夠豐滿,應用夠全、夠新。
▲圖檔來自:mobilespyfree
而對于 Windows 使用者來說,當然是希望微軟能多加重視軟體商店。畢竟目前的下載下傳體驗太過糟糕,不僅軟體數量少,版本也讓人一言難盡。
在硬體得到充分發展的今天,廠商們是該多花些功夫,提升使用者基本的軟體體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