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與梅蘭芳決裂後,孟小冬獲4萬分手費,杜月笙:下半輩子我包了

作者:胡桃話匣子

當杜月笙臨終前,躺在病床上親口說出自己的遺産隻有十萬美元時,在場的家人無不為之震驚錯愕。

誰也想不到,一輩子揮金如土的杜月笙,留給龐大家族的遺産,居然如此之薄。

這筆錢要分給四位太太和四兒三女,一個人能到手幾文呢?難怪清高如孟小冬者,也忍不住當場脫口而出:“這麼一點兒錢,怎麼活?”

為何高傲的冬皇對錢财等身外之物竟如此在意?

與梅蘭芳決裂後,孟小冬獲4萬分手費,杜月笙:下半輩子我包了

一、孟家有皇初長成

1907年農曆冬月十六,孟小冬出生于唱戲世家,祖父孟七是梨園界的老前輩。她五歲開始學藝,七歲随父登台,十二歲開始挂牌,其間一直是天涯海角的行走。

師父是唱老生的,是以孟小冬也同樣唱老生。自挂牌後沒幾場戲,孟小冬就名聲在外了,她是天才式的須生,骨子裡的天賦藏也藏不住,顯山又露水,隻要有她出台唱戲,場場爆滿,票價也飛漲,受到廣大票友的熱烈追捧。

孟小冬從拿大頂、十字腿開始,走上了一條看起來光彩飛揚,實際上荊棘叢生、坎坷艱辛的戲曲人生路。

與梅蘭芳決裂後,孟小冬獲4萬分手費,杜月笙:下半輩子我包了

二、情陷梅蘭芳

就在孟小冬的藝術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遇到了人生中最大的劫--梅蘭芳。

二人在戲迷的推動下同台獻藝,梅孟合演了一出《遊龍戲鳳》,沒想到假戲真做,因戲生情。

孟小冬大概也沒有想到,這一唱,居然唱出了許多粉絲的夢想,也唱出了自己人生的悲劇。

粉絲們有了撮合二人的想法後,就去找梅黨要人去策梅蘭芳的第三次婚姻。

其實,梅蘭芳的前兩次婚姻,都是馮耿光等“梅黨”的人為之撮合的。梅蘭芳的第一任夫人,叫王明華。

與梅蘭芳決裂後,孟小冬獲4萬分手費,杜月笙:下半輩子我包了

王明華婚後,對梅蘭芳照顧得非常好,但控制得也比較嚴格,加之她生的兩個兒女相繼夭折,而她又做了絕育手術。于是,“梅黨”馬上給梅蘭芳策劃了第二場婚姻,就是梅蘭芳的二夫人福芝芳。

梅蘭芳兒時曾經過繼給大伯父,他有繼承兩家香火的責任。“梅黨”說媒時,特意強調“名定兼祧”的名義,意即福芝芳和王明華擁有同樣的夫人身份。福芝芳自然很樂意接受。

與梅蘭芳決裂後,孟小冬獲4萬分手費,杜月笙:下半輩子我包了

為了撮合梅蘭芳與孟小冬的好事,梅黨派來了說媒者,雖然對梅蘭芳已經非常熟悉,但孟小冬的家人還是不喜歡這門親事,特别是小冬的師父仇月祥。

他認為,小冬剛剛在京城嶄露頭角,正是前途無量的時候,此時嫁人,會止步于此;而且,梅蘭芳已經有兩房夫人,小冬過門,就是小妾,這對于一個紅透京津兩地的名伶來說,未免太不恭敬。

說媒的人早就想好了一套說辭,那就是“名定兼祧”。此時的王明華,已經是肺病纏身,似乎不久于世。而且,她已經做了絕育手術,不可能再有兒女。是以,孟小冬完全可以和福芝芳“名定兼祧”。

世上還有什麼比媒人的嘴更能翻雲覆雨的嗎?一個“名定兼祧”,就可以讓兩個不願做小的女人,同時心甘情願以莫名其妙的身份進入梅家。

與梅蘭芳決裂後,孟小冬獲4萬分手費,杜月笙:下半輩子我包了

這說辭本身可能漏洞百出,但孟小冬卻為之心動了。她在台上“調戲”過的那個英俊小生,早已經深入到這少女的心房裡了。

她甚至不顧師父要和她決裂的言詞,毫不猶豫地答應了這門親事。

1927年的春節過後,梅蘭芳和孟小冬,在馮耿光的府邸,結為秦晉之好。

新婚燕爾,孟小冬真是喜氣洋洋、春風滿面,但她不知道,她的不幸已經在醞釀中了。

與梅蘭芳決裂後,孟小冬獲4萬分手費,杜月笙:下半輩子我包了

第一個以“名定兼祧”名義進門的福芝芳,極力反對這門親事,孟小冬連梅家的門都進不了。

但是梅黨給小冬的說法是,她和福芝芳是兩房,根本沒必要進入一門。他們給這新婚夫婦找到了一處新的處所,小冬就樂呵呵地接受了這新門小院。

孟小冬是完全看不到自己的命運的。甜蜜的愛情已經遮住了她的眼睛,麻痹了她的思想。她根本就沒有考慮福芝芳,這個與她名定兼祧的女人,她該怎麼與之相處。

與梅蘭芳決裂後,孟小冬獲4萬分手費,杜月笙:下半輩子我包了

1、禍起蕭牆

當時,孟小冬隻有十幾歲,在美妙的愛情來臨後的第一課,不是對後宮的熟悉和考慮,而是對舞台的放棄。

梅蘭芳是不願意再讓她抛頭露面的了。她願意從華麗的舞台上退下,選擇栖息愛情小窩,她如此果斷地放棄了自己的前途,自以為可以理直氣壯地享受到來的幸福。

然而真退下來,那感覺又是不同。她現在才明白師父臨走前說的話,止步于此,到底是個什麼意思了。那意味着,她以前享受着的贊譽,就此停止,而享受着的挑戰新角色的悸動,也要停止了。

她是心痛的,十幾年來,她一直忙碌着的事情,忽然失去了意義,她仿佛失去了重心。然而她以為這是值得的。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有梅郎在身邊,讓她放棄什麼,她都是願意的。

與梅蘭芳決裂後,孟小冬獲4萬分手費,杜月笙:下半輩子我包了

他不在身邊的空虛,她有辦法可以彌補。她想要跟餘叔岩學戲,餘以體質瘦弱為由拒絕了,但給她介紹了另一名師,鮑吉祥。這樣,即使深居簡出,她還是可以享受戲劇給她帶來的喜悅。

然而,她是一代名伶,這意味着,即使她能選擇退出舞台,舞台卻不願意選擇她退出。當時,不少戲院老闆及戲迷見孟小冬突然消蹤匿迹,就開始到處打探。

可惜好景不長,一樁槍擊事件,迅速打斷了各方平衡。

孟小冬嫁給梅蘭芳後不再登台,引起了一個極端戲迷的報複,他拿着手槍就找到梅蘭芳,要與梅蘭芳火拼。混亂之中,他擊斃了一個無辜的梅黨人,而自己則被軍警亂槍擊斃。

盡管這事和孟小冬毫無關系,但梅還是把她看成禍根,慢慢疏遠了她。

對于梅黨來說,這更是一件驚天憾事,有他們存在的一天,就決不允許再出現這樣的事情。馮耿光和其他梅黨的人商議,是不是要棄孟小冬,保梅蘭芳。

與梅蘭芳決裂後,孟小冬獲4萬分手費,杜月笙:下半輩子我包了

2、冬皇加身,所向披靡

等不來梅蘭芳,孟小冬終于知曉了緣故。她一氣之下回了娘家。沒有了梅蘭芳的家,還算是家嗎?

不久,梅蘭芳帶着福芝芳到天津演出。孟小冬聽說後,更是氣上心頭。她的名聲和地位,并不比他低,在這次事件中所受的傷害,并不比他少,可是他卻把她當成罪魁禍首,而把棄她,當成自己事業的重新起步。這叫她如何能夠忍耐?

她也有心高氣傲的本錢,她也有幽怨憤恨的資本。前一秒,糟棄如敝履,後一秒,就可以讓尊崇重新加于一身。

一個被粉絲瘋狂推崇的人,她的自尊和高傲,都是普通人難以想象的,對恥辱的容忍度,是微弱的。是以,當得知梅蘭芳攜福芝芳去天津後,孟小冬馬上就接受了劇團去天津的邀請。

與梅蘭芳決裂後,孟小冬獲4萬分手費,杜月笙:下半輩子我包了

在天津,孟小冬一登台亮相,就屢獲好評。

報社記者沙大風對她贊譽有加,直接稱孟小冬"吾皇萬歲"。

他在《冬皇外紀異言》中寫道:

奉天承運,統一環宇,當今冬皇,名震四海,光被九州島。聲容并茂,加恩德于萬民。聰明天睿,傳譚餘之一脈"。

大風吹起小冬皇,這是粉絲的狂熱,而"冬皇"之稱謂卻從此一錘定音,成為她一生不容更改的稱謂。

這"冬皇"的稱謂,對此時的她來說,名聲稍嫌厚重了些。她車紀太輕,曆練還少,自然還有欠缺和不足。但這"冬皇"的稱謂,卻給了她信心,讓她在遭遇婚變之後,還能迅速崛起。

與梅蘭芳決裂後,孟小冬獲4萬分手費,杜月笙:下半輩子我包了

3、名分之戰,一敗塗地

不久,梅蘭芳要赴美演出,因為當時福芝芳正懷着身孕,不宜出國,他想着帶上孟小冬。福芝芳得知後大驚,她向梅蘭芳表示,她甯願打掉肚子裡的孩子,也要跟着一起去美國。

福芝芳的話吓得梅蘭芳馬上投降,最後決定自己一個人去。

等到次年,梅蘭芳從美國回來,一下船便接到伯母去世的噩耗。

在婆婆葬禮上,平常溫順如綿羊的她潑辣地擋在梅府大門前,以肚子裡的孩子作要挾,不準孟小冬進府吊孝,一向重視子嗣的梅蘭芳别無它法,隻得妥協,把孟小冬勸走。

與梅蘭芳決裂後,孟小冬獲4萬分手費,杜月笙:下半輩子我包了

心高氣傲的孟小冬對梅蘭芳失望透頂,最終放棄這段姻緣,由此,這段糾葛四年的愛恨情傷之事才凄然然落幕。

孟小冬的一生,因威武英姿而得名,卻也因果敢倔強而自縛。她遇上了她的他,那本來應該是幸福的歸屬,然而她卻忍不了他的殘忍,決絕出走,永不回頭。多年以後,他們有機會重聚,他要見她,她卻斷然拒絕,斬釘截鐵。

她縱然不能運籌帷幄,不能看出她和他的不能長相厮守,但絕對可以龍骧虎步,無所畏懼地面對沒有他的人生。

與梅蘭芳決裂後,孟小冬獲4萬分手費,杜月笙:下半輩子我包了

三、愛情已死的大半生,用感情成就藝術

孟小冬主動和梅蘭芳提出離婚。心灰意冷的孟小冬,到北平的拈花寺,拜住持量源大和尚為師,并舉行了皈依三寶典禮。人間三縷煩惱絲全都切斷,一芳心向空門情景人生。 如此這般,虛度四年光陰,以療愈情傷。

直到惜日狂熱戲迷沙大風找到機會為孟小冬陳述利害,終讓她重新站起來:

你自暴自棄,不是正中别人的軌迹?人們本來還推宗你,但是你始終如此頹廢,人們慢慢就會相信報上的小道消息。日子一久,觀衆逐漸把你遺忘,最後毀了自己的才華,豈不可惜?

這番話如醍醐灌頂,讓孟小冬恍然大悟,對戲劇的癡迷,又激起了她的雄心壯志!

雖情死愛在,她還是喜歡戲劇,它是比他更有力的依靠,它,讓自己的人生充實,他,隻是讓自己的人生産生一絲虛幻罷了。

1933年9月,孟小冬在《大公報》第一版上,三天連登《孟小冬緊要啟事》:

冬當時年歲幼稚,世故不熟,一切皆聽介紹人主持。名定兼祧,盡人皆知。乃蘭芳含糊其事,于祧母去世之日,不能實踐前言,至名分頓失保障。毅然與蘭芳脫離家庭關系。是我負人?抑人負我?世間自有公論,不待冬之贅言。

不久,她重返舞台,再造輝煌。

在心緒稍微平靜了之後,孟小冬開始尋找名師。 名師沒拜着,卻遇見了用經濟和愛護支援她一輩子的男人。

與梅蘭芳決裂後,孟小冬獲4萬分手費,杜月笙:下半輩子我包了

孟小冬和梅蘭芳決裂之後,曾經去上海找律師。她在結婚的時候,悄無聲息,但是在離婚的時候,她想要個名分。

而杜月笙适時出現,幫孟小冬在這傷痛婚姻上争上了一口氣,促使梅蘭芳變賣房産,賠償4萬大洋的分手費給她,為此,孟小冬感激不盡。

1935年,在孟小冬虔誠的拜求下,餘叔岩終于答應收她為弟子。在餘家,她才終于又找回了昔日的激情。

老派的梨園規矩衆多,所謂的尊師重道是,餘家上下都必須打點。是以,餘家女兒出嫁時,她送出滿堂的紅木家具。

事實上,孟小冬久不演出,所花費的,無不是杜月笙無聲的支援。

1937年,孟小冬終于被這個上海灘最強大的男人打動,終是委身于杜月笙。而杜月笙依舊一如既往地堅持着她的藝術事業,為她掃清一切障礙,讓她心無旁貸,一心一意地學習餘派精髓!

與梅蘭芳決裂後,孟小冬獲4萬分手費,杜月笙:下半輩子我包了

梅蘭芳給她的隻有傷害,而杜月笙在餘生都一直在保護她不受傷害。也隻有這樣,沒有了經濟的負擔,也不用理會亂世中的紛紛繞繞,學到藝術真髓才為之純粹。

孟小冬重出江湖後即博得滿堂喝彩,"冬皇…之名由此更盛。雖然她的演出不多,5年間隻有30餘場,但是她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被同業尊為須生楷模。

孟小冬的唱腔和身段是越來越好了,但是情傷後幾年的自暴自棄早已把身體消耗,在身體素質越來越差的情況下,她開始跟着餘叔岩一樣吸食大煙,以抵抗病痛,這也為她早早結束自己的藝術表演生涯埋下了伏筆。

1947年,孟小冬作為餘派傳人,在"杜月笙六十華誕南北名伶義演"中出演《搜孤救孤》,是最為精彩的亮相,一時傳為絕唱,盛況空前。

與梅蘭芳決裂後,孟小冬獲4萬分手費,杜月笙:下半輩子我包了

至此,孟小冬已完全确立了中國平劇首席女老生的地位。

隻可惜,這位戲劇史上最著名的坤生的最精彩的亮相,也不過隻是煙花刹那一瞬間。

後來,孟小冬随杜月笙避居香港,于香港深居簡出,收授弟子,每日研究戲曲說唱。

後來,她轉居台灣,意念春光,靜享人生。

與梅蘭芳決裂後,孟小冬獲4萬分手費,杜月笙:下半輩子我包了

以上總總,無不需要金錢的支援,世間哪有那麼多歲月靜好,隻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而已,是以孟小冬選擇了最純粹的藝術傳承,也不得不為自己的晚年生活做好準備,才有了開頭杜月笙在财力上對孟小冬的大力支援。

寫在最後:

縱然梅孟之戀隻是人生中的冰山一角,可卻是整座冰山最軟弱的一處,然而孟小冬憑借堅強的毅力,并未因冰山一角而崩裂而全盤倒塌,而是在杜月笙的溫情修補和經濟支援下,在平劇事業的路上,始終堅持好學堅守的态度,通過自己對藝術的執着和努力再創輝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