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耕讀起家——松江府華亭縣徐階家族(一)

作者:普普通通凡人

“吾郡自嘉、隆以來,簪纓之盛,莫如徐氏。”

清人葉夢珠所談到的徐氏,所指的就是這裡要介紹的松江府華亭縣的徐階家族。明代嘉靖末年出任内閣首輔的名臣徐階,出生于南直隸松江府華亭縣小蒸鎮一個世代耕讀之家。據徐階創修的《徐氏族譜》記載,徐階的高祖徐德成、曾祖徐賢、祖父徐禮三代務農,其祖父徐禮由于家中貧困,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隻好入贅于松江府治華亭縣城的黃家,做了黃家的“倒插門女婿”,這是徐階家族居住松江府治之始。

耕讀起家——松江府華亭縣徐階家族(一)

大明首輔徐階故居

徐階祖父徐賢生有四子:徐黼、徐黻、徐冕和徐旒。

徐階家族隻是到了其父輩時才開始逐漸發迹,徐階的父親為徐禮長子徐黼,早年業儒,讀書不成出仕為官,曾任浙江宣平縣以及江西甯都縣縣丞,縣丞為知縣佐貳,屬于較低級官吏,所至有政聲,卒後祀鄉賢祠。

徐階的父輩中對其影響較大的要算其季叔徐旒了,徐旒,号谷陽,正德五年(1510年)庚午科舉人,其同年有胡嶽、郁山、李儒等,胡嶽中正德九年(1514年)甲戌科進士,曾任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官至江西巡撫。徐階通籍後,外貶福建及在江西擔任按察使司副使時,曾為胡嶽僚屬,對徐階多有獎掖。

徐黼生有四子:長子徐隆、次子徐階、三子徐陳和四子徐陟,其中尤以次子徐階和四子徐陟為貴。由于徐階和徐陟官至公卿,特别是徐階在嘉靖年間一度成為武英殿大學士,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 内閣首輔大臣,官至極品,是以,徐氏家族也就成為明代中後期雲間(古代松江别稱)著名的甲科世家望族。

徐階(1502-1583),徐德成玄孫,徐禮孫,徐黼子,字子升,号存齋,又号少湖,别号華亭、少湖先生,“生甫周歲,堕眢井,出三日而蘇。五歲從父道括蒼,堕高嶺,衣挂于樹不死。人鹹異之。” 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徐階考中第一甲第三名進士,授翰林院編修,予歸娶。徐階“性穎敏,有權略,而陰重不洩。讀書為古文辭,從王守仁門人遊,有聲士大夫間。” 後因得罪權相張孚敬,外谪為延平府推官,曆官黃州府同知、浙江按察使司佥事、江西按察司副使、司經局洗馬兼翰林院侍講學士。丁母憂歸。服除,擢國子監祭酒,晉禮部右侍郎,尋改吏部侍郎。

耕讀起家——松江府華亭縣徐階家族(一)

徐階(1503-1583)

徐階任吏部侍郎時,僅有四十三歲,他禮賢下士,“榜戒語于堂自警”,聲譽隆歸,“故事,吏部大僚鐍車門所,接見庶官,不能得數言,以示嚴冷。階曰:‘若爾,何以能盡人才也。’乃痛折節,修詞色而下之,見必深坐亹亹,咨訪邊腹要害、吏治民瘼,錯及寒暄可憐語,冀以窺見其人。見者亦自喜,願為之盡,階益有缙紳間聲。尚書熊浃雅重階,托以肺腑,而階亦為之竭力。相與勵廉節,獎恬退,振淹滞,抑躁競,一時翕然歸賢。” 不久,進升翰林院掌院學士,拜官禮部尚書。

耕讀起家——松江府華亭縣徐階家族(一)

内閣首輔徐階

當時,明世宗朱厚熜寵信首相嚴嵩。嚴嵩為内閣首輔,恃寵弄權,迫害同僚,此前已經把首輔大學士夏言置于死地,因夏言曾經舉薦徐階,是以,對徐階頗為猜忌,屢次向嘉靖皇帝進讒言欲傾徐階。

耕讀起家——松江府華亭縣徐階家族(一)

内閣首輔嚴嵩(1480-1567)

徐階自度無法與之抗衡,于是玩起了權謀,一方面撰“青詞”來迎合嘉靖皇帝,取得嘉靖皇帝對其的信任,另一方面則不斷讨好嚴嵩,甚至不惜把自己的孫女(長子徐璠的次女)許配給嚴嵩的孫子(嚴世蕃之幼子),終于赢得了嚴嵩的歡心,使其“坦然不複疑。”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拜少傅太子太師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嘉靖四十一年(1562),徐階指使禦史鄒應龍上疏彈劾嚴嵩,嚴嵩被勒令緻仕,嚴世蕃戍邊。未幾,嚴世蕃被處死,嚴嵩被黜為民,徐階遂代嚴嵩為内閣首輔。當嚴世蕃被逮時,徐階的孫女年已及笄,一天早晨,徐階長子徐璠早起問安,看見徐階“色怒不言,偵知其意,遂鸩其女以報。華亭冁然颔之,不浃日而世蕃赴市矣。”徐階雖然扳倒了奸相嚴嵩,卻也付出了自己孫女的生命代價,為此事頗為時人所腹诽。正所謂欲成大事者,能忍常人不能忍之事,徐階的所作所為,就是如此。

耕讀起家——松江府華亭縣徐階家族(一)

作為内閣首輔,徐階一改嚴嵩的所作所為,其為政平和寬大,“帝或有所委,通夕不假寐,應制之文,未嘗逾頃刻期。帝日益愛階。階采輿論利便者,白而行之。嘉靖中葉,南北用兵。邊鎮大臣小不當帝指,辄逮下獄誅竄,閣臣複竊顔色為威福。階當國後,缇騎省減,诏獄漸虛,任事者亦得以功名終。于是論者翕然推階為名相。”隆慶二年(1568年)七月,徐階因受到給事中張齊的彈劾而緻仕,萬曆十一年(1583年)卒于家,“贈太師,谥文貞。階立朝有相度,保全善類。嘉、隆之政,多所匡救。間有委蛇,亦不失大節。”

耕讀起家——松江府華亭縣徐階家族(一)

徐階著有《少湖文集》7卷、《世經堂集》26卷、《續世經堂集》、《世經堂全集》50卷、《嶽廟集》4卷、《學則》、《蒙訓》;纂修有《寶訓》24卷、《承天大志》40卷等傳世。子三:徐璠、徐琨、徐瑛。徐璠,字魯卿,以蔭官至太常寺卿;徐琨、徐瑛,皆仕至尚寶司卿。孫十九人:徐元春、徐元普、徐元旸、徐元寀、徐元曦、徐元暟、徐元昭、徐元晖、徐元日、徐元暲、徐元曜、徐元昈、徐元材、徐元植、徐元樸、徐元樞、徐元忠、徐元性、徐肇台。

徐陟,徐階弟,字子明,号望湖,又号達齋,别号覺庵,登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丁未科進士,累官至刑部侍郎,“臨事剛決無少狥,引疾歸,出私帑為倭亂時諸立功死事及婦女之殉節者,建祠以祀。” 卒,祀鄉賢祠。

耕讀起家——松江府華亭縣徐階家族(一)

徐陟(1513-1570)

徐陟有子四人:徐球、徐琳、徐炎、徐玶。徐琳,字雍卿,因二伯父徐陳無子,嗣之,以大伯父徐階蔭官至雲南楚雄府知府。徐炎,字彥文,以父蔭仕至太仆寺丞,為官以剛直稱。徐琳,居家時,“嘗建義莊,又捐田一百八十畝于府學,一百五十畝于縣學,以資膏火。而(徐)炎子(徐)爾铉亦捐田百畝于青浦學。” 徐陟曾孫徐洊承(崇祯十二年舉人)、徐汲承(諸生,二人皆為徐爾铉子),均為幾社成員。

徐元春,徐階孫,徐璠長子,字正夫,以官籍中萬曆二年(1574年)甲戌科進士,累官至太常寺卿。

徐孚遠,徐陟曾孫,字暗公,晚号複齋,崇祯十五年(1642)壬午科舉人,明亡後遁迹海外,康熙年間自海外歸來,未至家而卒。

徐階十世孫徐士泰,嘉慶六年(1801年)辛酉科進士,仕至工部主事。

徐階家族在明代中後期盛極一時,但入清後逐漸式微,故清人葉夢珠評價說:“吾郡自嘉、隆以來,簪纓之盛,莫如徐氏。徐始文貞太師階、達齋司寇陟,兄弟公卿以後,甲科任子,相繼顯庸。崇祯初,文貞之曾孫澹甯本高,以恩襲羽林,曆官都督,晉爵太傅,追褒四代。八世一品,同郡罕比。易代而後,世蔭既革,科名莫繼。孝廉暗公孚遠,遁迹海外,世業遂廢。至康熙中,始從越東因潮州守宋尚木歸誠,為之詳清具題,未及抵家而卒。嗣後迄今,亦無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