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15”孩子維權,快來自檢你是不是個“假父母”

一年一度的"315"來了,又到了全民維權意識強烈的時候。維權不隻是大人的權利,看,孩子們也來維權了,都有誰做了個“假父母”,趕快來自檢一下吧!

“315”孩子維權,快來自檢你是不是個“假父母”

(圖檔來源:網絡)

“假父母”之凡事包辦,剝奪孩子的學習機會

很多爸媽都羨慕别人家的孩子小小年齡就自己睡覺、自己吃飯、自己洗澡穿衣……再回頭看看自己的孩子,似乎沒有一件事能夠獨立完成,這到底是為什麼?難道是因為别人家的孩子基因更好嗎?當然不是!孩子無法獨立做事,大都是“假父母”慣的!

“真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從小事做起,一點一滴地學習,循序漸進地讓孩子養成獨立性格和自主能力。讓孩子學會各種生活技能的同時,也給自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陪孩子玩耍、看書、閑聊散步,更多地關注孩子的内在發展。

“假父母”之管束太多,不尊重孩子的天性

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會表現出某種特定的行為傾向。比如1歲左右的寶寶不管什麼東西都喜歡放進嘴巴“嘗一嘗”,這是因為他們正處于口腔敏感期;兩三歲的孩子看見什麼都要去摸一把,會喜歡玩水、玩沙子,凡是摸起來柔軟的東西,都讓他們愛不釋手,這是因為他們處于“觸覺敏感期”。

但對于孩子來說的這些正常行為,有些父母的反應卻是“不!”寶寶吃手咬玩具,不行,這不衛生。寶寶玩水玩沙子弄髒了衣服,不行,剛穿上的衣服又得換洗了。

“真父母”深知孩子是在探索中認識這個世界的,無需管束太多,隻需要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範圍,然後放手讓孩子去感受他所感興趣的一切事物,相信父母和孩子都會在這個過程中收獲不一樣的樂趣和成長經曆。

“假父母”之實行家長制,以“聽話”為教育目标

我們不能以“聽話”來作為評判孩子是否優秀的标準,更不能認為“聽話”就是我們教育孩子的目的。我們細心觀察就會發現,一個凡事都以家長的話為“标準”的孩子大都是沒有主見的、缺乏決策能力和判斷能力。在他們長大後逐漸脫離父母的“庇佑”,很容易就迷失在群體中,成為其他有主見孩子的追随者。

當他們進入社會、成立自己的家庭後,因為從小就不具備獨立自主、責任擔當的性格特質,就會成為不同程度的“巨嬰”“媽寶”,無法正确面對錯綜複雜的社會關系和家庭關系。

是以,做個“真父母”不如在孩子開始有自己想法的時候,耐心傾聽他的想法,鼓勵他為自己做主,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照着自己的想法去做。除了孩子的品行、教養問題,一些無關緊要的非原則性問題,聽聽孩子的聲音又有何不可呢?

“假父母”之陪伴孩子,走形不走心

孩子是一定需要父母陪伴的,這對他們的智力發育、情緒情感發育、性格行為養成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但依然有很多家長在陪伴孩子的時候走形不走心,在陪伴孩子時很敷衍。是以說,真正的陪伴要與孩子形成良好的互動與交流,高品質的陪伴才是孩子成長的需要。

“真父母”之樹立科學教育觀念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但近年來,随着大陸社會轉型速度加快,家庭教育暴露出一系列突出問題,有的父母“隻管生不管教”;有的父母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有的父母過度“雞娃”……

2022年1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是大陸首次就家庭教育進行專門立法。

新法倡導這9種教育方法

“315”孩子維權,快來自檢你是不是個“假父母”

家庭教育促進法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實施家庭教育,應當關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智力發展狀況,尊重未成年人參與相關家庭事務的權利,合理運用以上方式方法。

希望家長樹立科學教育觀念,理性确定孩子成長目标,切實履行家庭教育主體責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為教育未成年人養成良好思想、品行和習慣,别做“假父母”,讓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