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15孩子也維權!下面這些“假父母”,你們要小心了!

今天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平日裡,我們作為消費者,總會遇見各種各樣的“煩心事”,虛假宣傳、電信詐騙等等......遇到這些,我們當然要用正當手段來維護我們的權益!但是你們知道嗎?孩子,其實也要維權。不如我們借着3.15這一天,來說說孩子們身邊的那些“假父母”,為孩子們維護愛的權益!

3.15孩子也維權!下面這些“假父母”,你們要小心了!

“假父母”—凡事包辦,溺愛無度

很多家長非常溺愛自己的孩子,無節制地給予。孩子的生活,一切包辦。孩子做錯事了,也不會責怪,隻會一句“他還是個孩子”一筆帶過。這是“愛”嗎?看似對孩子很好,有求必應,實際上卻給孩子推入無盡的深淵。溺愛是毀滅性的教育方式,它會壓制而不是助長孩子的成長。

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無法獨立做事,無法面對挫折,這都是“假父母”慣的!

“假父母”—管束太多,插手孩子的人生

在孩子10歲的時候,你不考慮她/他的愛好天分,就報了書法班、鋼琴課,學音樂,學舞蹈,學畫畫……

在孩子18歲的時候,你又指令他必須填某所學校,一定要學某個專業;

在孩子22歲就要畢業的時候,你早早發号施令,替他規劃好了以後的道路。

“假父母”,是不自知地以管教之名,強行插手孩子的人生。

心理學家李雪說:一個身體隻能承受一個靈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風,孩子實際上已經精神“死亡”。

“假父母”—以“聽話”為教育目标

“假父母”總以聽話作為評判孩子的标準,喜歡用家長的權威來教育孩子。實際上,我們細心觀察就會發現,一個凡事都以家長的話為“标準”的孩子大都是沒有主見的、缺乏決策能力和判斷能力。在他們長大後逐漸脫離父母的“庇佑”,很容易就迷失在群體中,成為其他有主見孩子的追随者。

當他們進入社會、成立自己的家庭後,因為從小就不具備獨立自主、責任擔當的性格特質,就會成為不同程度的“巨嬰”“媽寶”,無法正确面對錯綜複雜的社會關系和家庭關系。

是以,做個“真父母”不如在孩子開始有自己想法的時候,耐心傾聽他的想法,鼓勵他為自己做主,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照着自己的想法去做。除了孩子的品行、教養問題,一些無關緊要的非原則性問題,聽聽孩子的聲音又有何不可呢?

“假父母”—陪伴孩子走形不走心

作為父母,我們曾一度認為,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越長,孩子未來會越幸福。

于是,“假父母”就會認為,隻要我在孩子身邊就好,坐着躺着玩手機都無所謂。很多家長在陪伴孩子的時候走形不走心,“身在曹營心在漢”。這其實是錯的!

在與父母互動的過程中,孩子需要的是積極的回應,如果這種回應是被動的或者隻是敷衍了事,那麼父母孩子之間的連結是無法建立起來的,沒有連結就沒有流動的愛。

與孩子在一起,哪怕隻是眼神的交流,或與孩子簡單的幾句對話,或是玩耍片刻,都會讓孩子感受到母親的關注,這會給他們内心帶來極大的滿足感和安全感。這才是“有效陪伴”。

3.15孩子也維權!下面這些“假父母”,你們要小心了!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但近年來,随着大陸社會轉型速度加快,家庭教育暴露出一系列突出問題,有的父母“隻管生不管教”;有的父母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有的父母過度“雞娃”;有的父母信奉“不打不成才”,将毆打虐待作為家庭教育方式……

2020年10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于2022年1月1日起實施。這是我們國家首次就家庭教育進行專門立法。

新法倡導這9種教育方法

3.15孩子也維權!下面這些“假父母”,你們要小心了!

家庭教育促進法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實施家庭教育,應當關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智力發展狀況,尊重未成年人參與相關家庭事務的權利,合理運用以上方式方法。

希望家長樹立科學教育觀念,理性确定孩子成長目标,切實履行家庭教育主體責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為教育未成年人養成良好思想、品行和習慣,别做“假父母”,讓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

3.15孩子也維權!下面這些“假父母”,你們要小心了!

轉載請注明來源“首都教育(ID:bjedunews)”

本文部分素材綜合自mommomlove、法治與校園等。

編輯:大福

校對:水馬不在家

稽核:漁樵書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