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疆被美國設計軟體Figma封禁,國産軟體可以替代嗎?

大疆被美國設計軟體Figma封禁,國産軟體可以替代嗎?

3月12日,有消息稱,美國設計軟體Figma封禁大疆等被美國制裁公司的賬号。

大疆被美國設計軟體Figma封禁,國産軟體可以替代嗎?

圖檔來源:即時設計官方微信截圖

據中國證券報向大疆員工求證,該消息屬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系大疆方面,未獲正面回應。

“對産品設計師來說,設計工具更疊的速度非常快,Figma目前市場占有率非常高,是最新一代主打協同的設計工具裡面最好且最便宜的工具。”一位曾供職于世界知名網際網路公司的設計師向記者說道,“對于被禁用Figma的設計師和企業來說,他們的應對方法隻能是換一個設計工具。國産軟體在功能上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Figma。”

不過,該設計師坦言,國産軟體功能範圍小于Figma,替換軟體需要組合使用,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導緻成本上升和效率下降。同時,相較Figma,國産設計軟體在社群氛圍營造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間。

設計軟體也參與制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Figma成立于2012年,是基于網頁的界面設計(即UI設計)協作工具。2021年6月,Figma完成E輪2億美元融資,估值從2020年5月的20億美元上漲至100億美元,成功晉級“百億美金獨角獸”。

3月12日,有消息稱,Figma封禁大疆等被美國制裁公司的賬号,經多方求證,該消息屬實。在2020年,美國商務部以“保護美國國家安全”為由,将中國無人機廠商大疆列入所謂“實體清單”,并對該公司對美進出口進行“管制”。

被禁用Figma,對包括大疆在内的企業使用者有多少殺傷力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UI設計是指界面美觀的完整設計,能夠帶來流暢好用的人機互動體驗,涉及手機移動裝置、網站平台、軟體平台、智能電視、遊戲等行業,是許多企業尤其是網際網路公司的重要業務環節。

前述設計師向記者表示:“對産品設計師來說,設計工具更疊的速度非常快,Figma目前市場占有率非常高,是最新一代主打協同的設計工具裡面最好且最便宜的工具。”

大疆被美國設計軟體Figma封禁,國産軟體可以替代嗎?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對于被禁用Figma的設計師和企業來說,他們的應對方法隻能是換一個設計工具。國産軟體在功能上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Figma。不過,很多國産設計工具的功能範圍比Figma更小,隻是Figma的一個子集。”

他舉例道:“一個完整設計流程,用簡單的比喻來說,就是設計師用‘紙’和‘筆’去‘畫圖’,然後把圖交給開發人員、工程師去實際執行,後者需要‘看圖’,需要用到放大器、監測器等工具,才能知道這張圖各個部件的具體尺寸和細節。有些國産軟體隻能做到‘看圖’環節,而Figma能做到大部分流程,包含‘畫圖’和‘看圖’。”

他表示:“是以,在停用Figma之後,可能設計師需要把一個任務拆解,分發到多個軟體一起配合着使用。中國企業被禁用Figma的影響不大,最多是工作效率有所下降,或者是組合使用需要多重付費,成本上有一定的增加。”

國産設計軟體能否快速補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早在幾年前Figma一炮而紅、攬獲衆多使用者之後,國内設計軟體行業紛紛掀起一波打造“中國版Figma”的浪潮,藍湖、即時設計等大多從2018年開始研發,産品在2020年下半年之後密集上線,并相繼展開營銷争奪戰。而上市公司萬興科技(300624.SZ)去年也宣布将旗下Pixso分拆,進一步聚焦新一代産品設計協作平台的打造。

上述設計師坦言:“設計軟體是一個非常開放、競争非常強烈的紅海市場,有競争就有功能的疊代和進步,這給使用者帶來的好處是非常明顯的。”

可以看到,在本次Figma封禁被美國制裁公司的賬号之後,這些Figma的中國“挑戰者”也接連宣布上線了支援Figma檔案遷移、備份、編輯等功能。

那麼,在對手市場空缺之後,國産軟體能否快速補位?上述設計師認為:“全世界的大公司、優秀設計師都會在Figma工具的社群裡自發進行項目的開源,提供很多工具,營造出一個社群讨論的氛圍。國産設計軟體可能可以很快實作功能的對标,而社群的打造和開放并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做到的。”

大疆被美國設計軟體Figma封禁,國産軟體可以替代嗎?

圖檔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美國設計軟體斷供中國企業,也折射出大陸工業軟體較為依賴國外産品的曆史問題。首創證券2021年11月釋出的研報指出,工業軟體作為工業技術軟體化的産物,是推動大陸智能制造高品質發展的核心要素,通常分為研發設計類、生産控制類、資訊管理類、嵌入式軟體、協同內建類五類。大陸工業軟體雖然規模較大,但國産工業軟體廠商普遍規模較小,市占率較低,其中設計軟體國産廠商市場佔有率僅為5%左右,與國外産品差距較大。生産控制類和資訊管理類産品國産份額較高,但在高端産品上仍有較大的國産替代空間。

上述研報認為,近年來,大陸政府和産業均認識到發展工業軟體的重要性,政策持續支援工業軟體發展,部分工業軟體技術已實作突破。在政策、産業、技術多重因素助推下,大陸工業軟體行業有望迎來快速發展。

記者|王帆

編輯|段煉 董興生 易啟江

校對|孫志成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衆号背景申請并獲得授權

德爾塔之後,奧密克戎毒株又全球大流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