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建個民營航海博物館有多難?

中國航海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從古代的徐福、鑒真、鄭和

再到當代的郭川、翟墨,

一代代的中國航海家們

傳承航海精神

弘揚航海文化

為大陸航海事業的發展貢獻着力量

建個民營航海博物館有多難?

由于職業屬性,小編每去一個城市,總想多了解一下當地的航海文化,去當地的博物館看看。但遺憾地發現,承載航海曆史和航海文化記憶的航海博物館少之又少。

不過,令人驚喜的是,不久前,青島市首個航海主題博物館——青島市南針路航海博物館(以下簡稱“針路航海博物館”)正式挂牌。

這意味着大陸又多了一個航海主題博物館!還是個民營的航海博物館!

建一個航海主題博物館有多難?小編專訪了針路航海博物館創始人馬桂山。他說至少要——過四關!!!

第一關:找場所

選址面積要滿足博物館建設要求,更要有特殊意義。

針路航海博物館的選址就很講究,它的前身是青島海岸電台舊址。

青島海岸電台是青島航海和無線電發展曆史的見證,它和青島知名的百年燈塔一樣,是青島珍貴的航海文化遺産。這是中國僅存的、唯一的百年曆史海岸電台。

建設前後對比圖

建個民營航海博物館有多難?
建個民營航海博物館有多難?

第二關:收集展品

博物館的藏品越稀有,越能吸引人打動人。收集展品,一般有3個途徑:

一是各地淘。

沿海的山東、福建、浙江、江蘇、上海、遼甯等地的拆船廠、文化市場可以淘到一些與航海相關的老物件,内陸地區較難看到。

二是網上淘。

國内的舊貨網站上有一些,但不多,主要在易趣、雅虎等網站上淘。

但網上淘尤其是海外淘,貨物看不真切,容易被騙,買家秀與真品可能天差地别。

海外的貨運回來耗時比較長,盡管包裝很嚴實,但經過路上颠簸、多次搬運後常常會損壞。

海外的貨有時無法通關。比如敏感的電台,哪怕是一百多年前的電台,海關也可能禁止進口。

19世紀末期清政府引進的有線電報機

×

建個民營航海博物館有多難?

關稅也不便宜。有些航海用的鐘表需交30%的關稅。

三是靠捐贈。

針路航海博物館有一批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船舶老物件,全是一個船廠捐的。

目前,針路航海博物館館藏航海文物600餘件,最遠可追溯到唐代。

青島海域出水的絲綢之路瓷器和陶器

建個民營航海博物館有多難?

第三關:申請資質

申請博物館資質,需要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完成博物館體系的建設,然後到區文旅局備案,再由市文旅局稽核,最後由省文旅局準許。

青島市、市南區文旅局對針路航海博物館建設給予了支援指導,博物館籌建團隊用了一年多時間才完成體系建設。

在申報資質時,又因建築産權、消防等問題跑了很多機關和部門,終于,在青島市、市南區文旅局、八大峽街道辦事處的協調和幫助下,才解決資質難題。

針路航海博物館

建個民營航海博物館有多難?

第四關:籌集資金

博物館是“吞金獸”,沒有持續的資金投入,很難維持營運。

馬桂山是個“航海迷”,據他透露,為了籌建針路航海展覽館,他将賣掉房子自費購買的價值300多萬元的展品無償捐贈給了展館。他還向銀行信用貸款30萬元,維持展館的營運。

為了節省人員成本,針路航海博物館招募了一群航海文化愛好者、社會愛心人士做義工,還邀請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優秀共産黨員許振超擔任名譽館長,全國勞動模範王炳交擔任常務副館長。

左一為馬桂山,左二為全國勞動模範王炳交,右一為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優秀共産黨員許振超

建個民營航海博物館有多難?

說了這麼多,大家一定想看看針路航海博物館有哪些鎮館之寶?

小編透露一下:

建個民營航海博物館有多難?

武田毅雄航海羅盤背面題字

建個民營航海博物館有多難?

武田毅雄的航海羅盤

該羅盤為純手工打制的支軸式旱羅盤,像個牛奶鍋,且帶着平衡環和原始的方位圈,為19世紀末意大利作品。它有着謎一樣的故事,因為它的主人為中共和蘇共的王牌間諜武田毅雄。

建個民營航海博物館有多難?

許景澄的外國師船圖表

建個民營航海博物館有多難?

許景澄的《外國師船圖表》内文

此書作者為愛國重臣、北京大學第二任校長許景澄。1885年-1887年,許景澄深入歐美各船廠,搜集各國甲船情報而成此書,全書叙及英、法、德、日等十九國艦船情況,對相關船舶制造、航海性能、武器裝備、艦隊管理、海戰戰術等進行了詳盡介紹,并于1888年上呈朝廷,強烈建議建設海軍加強海防。清庭遂命李鴻章建立了中國第一支近代化海軍艦隊——北洋水師。

青島船塢銘牌

建個民營航海博物館有多難?

“青島船塢”建成于1905年,當時被稱為“亞洲第一塢”,這也是中國首個浮船塢,載重1.6萬噸級,塢長125米,寬39米,可容145米長、萬噸級以上的船舶上塢修造。2018年,青島收藏愛好者陳鴻翔在西班牙的拍賣會上發現了這塊銘牌,出于對家鄉青島的熱愛,他将這塊德占時期青島船塢的銘牌拍了回來。

20世紀初,德艦“沙恩霍斯特”在青島船塢維修。

建個民營航海博物館有多難?

1818年的航海霧鐘

建個民營航海博物館有多難?

這是一個西班牙航海霧鐘,制作很精美,上面還帶有一些精美的符号标記。生産日期為1818年。聲音依然像200年前一樣清脆有力。

韓瓶

建個民營航海博物館有多難?

該瓶為輕陶制,為宋朝韓世忠将軍監造的最原始的“手榴彈”。據載,南宋時,在青島膠南海域發生了中國曆史上最大規模的海戰“宋金海戰”。此次海戰宋軍向敵船發射火箭和“韓瓶”攻擊,大獲全勝。這也是世界史上首次使用火器攻擊的海戰。

看看還有哪些珍貴藏品——

17世紀的鲸油燈

建個民營航海博物館有多難?

清代畫舫船模

建個民營航海博物館有多難?

19世紀的單筒望遠鏡

建個民營航海博物館有多難?

1901年的潛艇應急煤油照明燈

建個民營航海博物館有多難?

二戰前的浪琴天文鐘

建個民營航海博物館有多難?

在博物館裡,還有一幅珍貴的親筆簽名圖檔,出自“中國職業帆船第一人”郭川之手。

郭川在這張圖檔的帆上簽名

建個民營航海博物館有多難?

文化興,則民族興。

中國需要一座座航海博物館,也應該建設一批航海博物館,

與世界溝通和交流,彰顯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向群衆尤其是中國小生展示航海文化,傳播航海精神,

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立志從事航海事業時,

交通強國夢、海洋強國夢必将加快實作!

來源:中國水運網

作者:全媒記者 甘琛

責編:楊瑾

稽核:洪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