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上海體育博物館揭幕 新人民晚報記者李明軒同台
超過1200件珍貴的展品,超過500張曆史圖檔...上海體育博物館是幾代體育人之後建造的,已經策劃了三年,于紅色七月開放。今天上午,陳群副市長為上海體育博物館揭牌。
市政府副秘書長黃永平向遊客代表、閩民大學人文與奧林匹克研究中心研究員、國際奧委會文化奧運遺産委員會委員侯偉贈送紀念票。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徐斌、市博物館協會會長、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分别緻辭。市體育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盧偉、副局長宋輝為募捐代表——現代上海著名田徑女運動員錢興蘇的兒子陳世和、奧運冠軍傅亮頒發了紀念證書。國家體育局文化發展中心副主任、中國體育博物館副館長、上海體育博物館建設專家組組長紀衛東、世博會中國館原常務副館長錢光出席了開幕式。
老建築中的運動 南京路上的藍海運動
上海體育博物館位于南京西路150号上海文化遺産保護機關體育大廈。體育大廈,原名西僑青年會大樓,建于1928年。在保護曆史風采的前提下,施工隊認真反複論證,體育大廈1-3層總建築面積約為2000平方米的空間,用于重新規劃和布局設計。新上海體育博物館擁有曆史之舟、奧運之光、活力之城和未來之窗四個主要展廳,面積1813平方米,包含1200多件展品和500多幅曆史圖檔,每一幅都凝聚了上海體育界人士的心,講述了引人入勝的體育故事。
圖:博物館内
徐斌說:"講述上海體育的曆史故事,講述百年遺産的故事,其中蘊含的時代精神和體育精神,是上海體育博覽會建設的第一使命。"
上海體育博物館是以國際視野、體育特色、海派風采為宗旨,以"傳承體育文化、弘揚體育精神"為宗旨,打造"市民公共體育文化空間"的綜合性體育博物館。
上海體育博物館的建設是幾代上海體育人的共同願望。從原來的陳列室,到今天的博物館,籌備過程得到了博物館行業、體育界人士、民間體育愛好者的支援。開幕式上,前上海奧運冠軍吳敏霞、王麗琴、玉成明、樂靜怡、陶燕娜、火亮等代表通過視訊留言向上海體育博物館緻以問候。
圖:火梁和侯偉參觀博物館
"世界級城市需要世界級的博物館,這是對'上海文化'品牌的重要支撐,也是時代賦予曆史傳承的文化自信,"楊先生說。
免費門票登入"上海體育"政府微信預約
從開幕當天開始,上海體育博物館正式向社會開放,采用預約參觀的方式,免費購票。參觀者可以登入"上海體育"政府微信,進入"上海體育博物館線上服務"小程式進行實名注冊參觀。開放時間為每周二至周日(周一休息,公衆假期除外),9:30-11:30(11:00停止入住),14:00-16:30(16:00停止入住),節假日,其他重要活動和其他特殊情況将提前通知。值得一提的是,7月9日,館内正式推出線上服務計劃後,10分鐘,首日開館所有場所,截至釋出當天15點,7天即可預訂所有名額。
附圖:部分展品
上海體育博物館的落成和開放,是人民群衆推動上海人文城建設、提升城市軟實力的一項實戰工程。作為上海體育的重要文化載體,上海體育博物館将努力成為講述體育曆史的重要視窗,傳承體育文化,發揚精神,成為深受遊客歡迎的"文化客廳"、"健康驿站"和"精神加油站"。(李元春,新民晚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