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電動汽車需要1000公裡續航麼?馬斯克對特斯拉說“不”

在豐田的制造理念中,有一個“品質過剩”的概念,也就是說一輛車或者一個零部件的品質基準遠遠超過了必要的水準,導緻了品質上的浪費。

我們總希望一輛汽車的品質越高越好,但是,品質的高低最終會反映在車輛的售價上。

舉個例子來說,車燈亮度能照亮前程就足夠了,非要顯示個标志或者成為示愛神器,那就得花更多的錢,甚至你花了這筆錢還不知道。

電動汽車需要1000公裡續航麼?馬斯克對特斯拉說“不”

最近關于電動汽車續航裡程長短的問題,因為馬斯克的“出爾反爾”而再次成為熱議的主題。從300公裡到如今的700公裡,電動汽車的長續航曾經是車企的争奪焦點。

從絕對值來說,我們希望純電動汽車的續航裡程越長越好,這樣可以減少充電次數和時間,減少傳言之中的續航裡程焦慮。但是,更長續航裡程需要用更高的技術和更高的能量來堆砌,最終展現為高昂的售價。

過去純電動汽車的續航裡程處于300公裡區間,再加上續航不穩定以及低溫帶來的續航衰減,追求更高的續航裡程成為整個行業的主流需求,直到如今,500公裡到600公裡區間的續航裡程已經成為主流。

電動汽車需要1000公裡續航麼?馬斯克對特斯拉說“不”

續航裡程還需要繼續增長下去嗎?

馬斯克的特斯拉已經将主流車型的續航裡程維持在500公裡區間,這對于很多車企而言或許是不思進取的表現,畢竟還有700公裡,甚至1000公裡續航的車型。

實際上,除了不必要的購買成本之外,超長續航裡程帶來的另一個問題是對充電速度和充電時間的影響。據悉超快充電池技術和超長續航兩大技術已經成為實體悖論。

那麼,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情況下,使用者是需要一輛充電快的電動汽車,還是續航長的電動汽車?

電動汽車需要1000公裡續航麼?馬斯克對特斯拉說“不”

要說明這個問題,就不得不回到續航裡程焦慮的問題上來。

從表面上看,裡程焦慮的問題是續航裡程長短的問題,隻是從如今電動汽車的主流續航裡程來看,這個問題卻是續航穩定性、真實性以及充電速度的問題。

試問一輛标稱續航400公裡的汽車,真的能實打實地跑400公裡,又或者說10分鐘就充滿400公裡,何以見得會有如此嚴重的裡程焦慮?

電動汽車需要1000公裡續航麼?馬斯克對特斯拉說“不”

特斯拉在普及電動汽車的過程中,續航裡程的提升和充電領域的革新都在同步進行。

如今主流的續航裡程是500公裡,卻是非常實在的續航裡程,加上自建充電網絡和V3超快充電樁,其使用者的裡程焦慮已經成為曆史問題。

特斯拉最新的2680電池即将來臨,很快使用者就能看到這個全新的電池技術,究竟在續航裡程和充電速度上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我們誠然對後者更加期待,畢竟從500公裡續航到700公裡,似乎也不是那麼重要,而更快速的充電速度将解決電動汽車普及的最後一公裡。

電動汽車需要1000公裡續航麼?馬斯克對特斯拉說“不”

人類對高科技的追尋總是無止境的。

我們看到有1000公裡續航裡程的汽車已經出現,我們也終将在路上看到自動駕駛的汽車,在這之前,或者說在更多的主流應用場景,我們要的不是更高的技術,而是合适的技術帶來足夠便利的用車生活。

我們看到電動汽車跑得越來越快,續航裡程也越來越長,即便是基于法定标準的續航裡程會脫離實際用車場景,車企也應該幫助使用者在日常用車過程中,擁有信心十足的續航裡程,而不至于心驚肉跳。

電動汽車需要1000公裡續航麼?馬斯克對特斯拉說“不”

這考驗的不僅僅是一家車企的技術實力,更是一家車企是否真正做到了為使用者考慮到最後一公裡。

對于車企而言,如果電動汽車顯示剩餘裡程隻有100公裡,你的使用者是否有信心去跑50公裡的路程?誰又會成為那一家充電10分鐘跑200公裡的汽車?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你想要更快,還是要更長?

— END —

【發文回顧】

【進駐平台】

今日頭條|懂車帝|微網誌|百度|網易

汽車之家|公衆号|大魚|知乎|雪球

一點資訊|企鵝号|易車|蓋世|搜狐

哔哩哔哩|視訊号|抖音|西瓜|新浪

請多多“關注”、“分享”與“在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