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木子浪:幸福的代價

作者:中文導報
木子浪:幸福的代價

中文導報 東瀛歲月

作者:木子浪

我是一個醫務工作者,也是兩個男孩子的媽媽,但時時會接到一些女性關于育兒,戀愛,家庭等的相談,可能與我時常分享一些育兒及女性朋友關注的焦點有關。

其實我想說,幸福是有代價的。

我選擇了一個人的披荊斬棘,是因為我覺得犧牲我一個人的自由空間,時間,甚至小心翼翼,而換取對一個男人經濟上的依靠,進而得到的幸福感可能要遠遠低于一個人的自由帶給我的幸福感。

而背後的代價是我要用盡全力奔跑,護己護兒周全,不敢有絲毫閃失,松弛。

如果一個男人對你經濟上的支撐,可以遠遠大于你的付出,帶給你經濟上和心理上的安定,也是對幸福的一種選擇。

背後的代價是:對對方的配合、看對方臉色,巨大的忍耐,金錢觀,生活方式上的遷就等等等等。

要權衡你的付出對回報,如果回報大于付出,忍耐是必要的,也是值得的。反之亦然。

幸福的涵義因人所異,是以幸福的代價也各自不同。

前幾日,置身于區役所14層,灑滿和煦陽光的展望餐廳,聽着美好的音樂,享受着可口的食物,望着這世間萬物,芸芸衆生,無際天空,有些恍惚的幸福感。

木子浪:幸福的代價

不能相信這個世界同時還有在戰火中血肉橫飛的生命,寶貴的生命,一瞬間灰飛煙滅。

父親,兒子,丈夫,兄弟。

母親,兒童,妻子,女兒。

不敢想象他們在戰火中的生活和失去。

容易感覺美好,也更容易體會悲傷,一個太過文藝的人,注定了不會太快樂。心中有愛,有善良。骨子裡住着孩子般的純真,但也往往多愁善感。

三毛寫過,“他喜歡文字,卻往往不善言辭。不是文字太少,而是感受太多。“

兒子彌君連電視也基本不看了,裡面全是關于戰争和死亡,彌說,不敢看,看了很難受。

偶爾看的時候,我也會說:把聲音消了吧,媽媽心裡也會難受。

網上關于戰争的視訊和寫真,也基本不點開了。每一個失去孩子的母親,每一個失去丈夫的妻子,每一個失去父親的孩子,雖與我無關,卻無法釋懷的悲痛。

所謂共情能力不是什麼“綠茶“和高尚,而是可以稱之為人的基本能力。

這個與立場無關,它叫做人性。

我的孩子,所有的孩子們,願世界一切美好都可以贈與你。願世間不再有分離。

木子浪:幸福的代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