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廢除漢字七十二年,南韓是以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

漢字,曆史傳承的載體,在兩千多年的歲月長河中,不僅在連接配接中國現代文明與曆代君王政治抱負的溝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還深深影響着周邊附屬國家的文化積澱,特别是有着千餘年使用漢字記錄的北韓半島。

漢字在南韓北朝的流傳發展

通過對北韓半島出土文物的考古發現,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大陸北方諸國就與北韓半島有文化經濟的往來。

到了秦末漢初戰亂頻繁時,到北韓半島避難的中原百姓将漢字進一步傳播過去。曆史記載,漢朝時期的北韓開始使用漢字教育。

廢除漢字七十二年,南韓是以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

随着佛經的傳入,在十六國時期,漢字在北韓漸漸成為溝通最主要的方式。

大唐盛世時期,當時北韓新羅時代将漢字列為官方文字。至此,漢字在北韓的發展相對成熟完善。

漢字廣泛使用的原因

一項文化在古代得以傳承,與統治者的關系密不可分。衆所周知,曆代以來,北韓半島都是中原帝國的附屬國。

漢武帝時期,漢王朝的統治不僅在西域有衆多随屬國,如龜茲,樓蘭,南匈奴等地,而且通過對北韓半島的東征,将當時北韓半島建立的衛滿政權滅掉後,建立漢四郡,至此,中國發展成熟的漢字由官方以書令等方式由上至下鋪展,這是漢字流通的一個小高峰。

廢除漢字七十二年,南韓是以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

三國時期,佛經在中國大量被引入譯出,即使經過數百年頻繁戰亂,割據紛争,佛經作為思想的解脫工具在被破壞社會經濟體系中熠熠生輝。

佛經随着中原百姓大規模東遷廣泛進入了北韓半島地區,更加豐富的漢字文化得以在北韓半島蓬勃發展。

南韓文字的形成與發展

綜上所述,漢字在北韓半島的使用長達千年之久,漢字對于北韓半島的政治文化曆史的形成如同印記般深深印刻在時間的長廊裡。

那麼問題來了,在漢字輸出過程中,北韓半島是怎樣溝通的呢?

韓語,一個隻有語言傳承而沒有文字記錄的北韓半島土著語。明朝時期,北韓半島同期的李氏王朝第四代統治為了提升自我歸屬感和文化自信度,指令當時的一批卓越學者對韓文進行文辨別,創造出一套韓文體系。

廢除漢字七十二年,南韓是以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

在韓文建立初期,出于對文字的考量和音律的研究,這些學者還曾經遠渡中國學習當時的語言體系,在口音衆多的中國受到南方方言的影響,是以今日韓文的發音有時候聽起來像上海話浙江話等等。

漢字使用率減少直至廢止

由此可見,兩套文字型系在北韓半島形成,一個是已經使用千年的漢語言系統,另一個是新萌芽的韓文體系。

在北韓王朝的統治下,韓文的使用率正式超越漢字,但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而又綿延不絕,如果抛棄了漢字等于與先進的中華民族失去關聯,是以,即使漢字使用已經減少,但也沒有正式退出北韓舞台。

廢除漢字七十二年,南韓是以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

直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一場浩浩蕩蕩的文化抵制,讓已經分裂成兩部分的北韓半島正式與漢字絕裂。

當時在政的南韓總統樸在熙宣布正式廢止漢字,從教育系統入手是最快的方式,學齡孩子隻學習韓文,隻保留三所開設中文系的大學……

直至八十年代,漢字正式退出南韓舞台,所有新聞媒體除可保留中國人名地名,一律使用韓文印刷,文化斷層的九十年代以後的南韓群眾不再識得漢字,更不知曉漢字曾經在他們的曆史中存在過的分量。

千年歲月中,漢字在南韓的曆史中舉足輕重,諸多曆史文獻,律法典籍都是以漢字的方式存在着。

廢除漢字七十二年,南韓是以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

如今,文化的斷層讓現在的南韓人對厚載的曆史傳承望而卻步,他們不識古籍中的漢字,更不能将古籍中的瑰寶呈現給世間。

車輪滾滾而去,揚塵終将落定,留下的深深車轍卻無法輕易抹去。如今,越來越多的南韓群眾意識到漢字的廢止帶來的諸多不變,他們迫切希望他們的孩子們能夠不忘曆史,讀懂曆史。

2009年,青瓦台政府在收到南韓前二十任總理的聯名上書後,終于于2015年從國小教育中增設漢字音标辨別,此時,據廢止漢字已過去45年之久。

較日本文化現狀,南韓隻能望塵莫及

相較于南韓,日本政府的做法十分理智長遠。千年以來,同屬漢文化圈的日本在經濟政治文化等諸多領域同樣受中華文化的影響,如果廢止漢字造成文化斷層,曆史的空白必将給之後日本的發展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沖動的人一定會為沖動的行為買單,隻是這樣橫斷文化中斷曆史的貿然行為着實讓南韓人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新生的娛樂文化成為南韓的潮流,也漸漸成為他們新的文化底蘊,他們又日益懷念使用漢字的年代。

諸多報刊雜志被單調的韓文滿滿占據,但最顯眼的刊名卻是漢字書寫,正式場合的文字也離不開漢字的展示。

廢除漢字七十二年,南韓是以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

漢字的遺失成了南韓政府和群眾心頭最大的遺憾,但72年的時間,足以将一位嬰兒變成青絲白發的老者,他們看到了漢字的影響力,知曉了失去漢字便是抛棄曆史,一切看似來得及,一切也都來不及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