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腎主骨生髓”的深意是什麼?

作者:中醫彭鑫博士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内經》系列-精華篇-之四百一十三。(更多精彩内容持續更新中……)】

“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黃帝內經•靈蘭秘典論》

(接前文)我們再往後看,《黃帝内經》的這段條文很多醫家他是怎麼了解的,張景嶽說∶“腎屬水而藏精,精為有形之本,精盛形成則作用強,故為作強之官;水能化生萬物,精妙莫測,故曰伎巧出焉”。張景嶽的很多思想都是從臨床,從生活中直接體驗出來的,他的解釋就非常順,他說“腎屬水而藏精”,這就是腎髒的功能,它的本髒就是藏精的。(今日頭條@中醫彭鑫博士)肝藏血,脾生氣,每個髒腑藏的東西不一樣。腎屬水而藏精,精為有形之本,精盛形成則作用力強,故為作強之官,也就是精化氣,精是有形之本,有形之本是精,無形之本是神,是以它是以精神來論有形無形。形不足要補精,神不足要補氣,是以在臨床上就有這種側重。“精盛形成則作用強”,就是精要是充足,身體就結實強壯,這樣他的作用就比較強,是以叫作強之官。

“水能化生萬物”,腎屬水,心屬火,肝屬木,肺屬金,脾屬土,金木水火土對應到五髒正好是五個方面。腎屬水,水能化生萬物,而且可以随圓就方,化生出各種各樣的形狀,是以叫做精妙莫測,水無常形,是以水非常靈活,非常的滋潤,而且流動性強,能變化出各種各樣的形狀來,是以叫做伎巧出焉,用這個來解釋伎巧出焉這句話。

我們再看唐容川在《醫經精義》裡邊的注解的∶“蓋髓者,腎精所生,精足則髓足,髓在骨内,髓足則骨強,是以能作強,而才力過人也。精以生神,精足神強,自多技巧,髓不足者力不強,精不足者力不多”,這段話就解釋的非常透徹,哪裡生髓,腎精生髓。髓在哪裡?在骨頭裡邊。精要是充足,髓就充滿,骨頭就非常強,骨頭要是強就身體健康,而且才力過人,也就是他的身體結實程度就比一般人強很多。

我以前也講過,我以前有一個内家拳的老師,看上去才一米六多一點,瘦瘦的,但是站在體重秤上居然是一百六十多斤。看上去這個人應該是一百二十多斤,但是一稱卻是一百六十多斤,這就說明人家骨髓充滿,骨頭特别結實,這都是腎氣充足的表現。我以前講這個事特别強調了一點,就是我們要想讓身體好,那得練站樁,或者打五行拳。站樁、打五行拳就能很好的斂氣入骨,就是把氣收斂住,封存到骨髓裡邊,骨頭就比一般人要沉重,是以骨頭沉重的話,從身體素質上來講比一般人要強,是以叫做強之官。反過來,要是有的人腎是虧耗的,比如經常熬夜,有的人房事不潔,或者手淫太多,這些都傷腎。腎一傷了之後,髓海就不足。腎藏精,精生髓。髓不足,骨頭就空虛,就容易産生病變,比如跟别人打籃球一下就骨折了,踢足球兩個人腿一碰,别人腿沒事,你腿骨折了。這什麼原因,就是髓不足,骨頭不硬實。再一稱體重,看上去挺胖,一稱也不沉,說明什麼?就是老百姓所說的就不瓷實,就像面包似的,松松垮垮的感覺。别人是特别瓷實,就像壓縮餅幹似的。很多人可能沒見過壓縮餅幹,壓縮餅幹非常瓷實,還很沉,營養非常濃縮。這就是不同的體型,從外形就能看出來是健康還是不健康。

很多人不知道壓縮餅幹,我們再舉一個例子,就像那種非常瓷實的窩頭,很沉很重,但是體積并不大。同樣重量的面包是一大塊,但是窩頭可能就是一小塊。這樣一比較就會發現同樣的重量,有的人就顯的瘦瘦的,有的人就顯的虛胖。說明不同的體型代表不同的密度,人家的骨密度比較大,骨頭特别沉,是以就特别沉重。有的人腎氣不足,精氣不足,髓海空虛,骨頭就輕,肉就松弛,看上去虛胖,但是一稱還沒那麼重,這就是二者的差別。

在這裡我一定要強調一點,很多人說我要減肥。大家注意,減肥不是以重量作為唯一的标準,而是以你的體脂率,體脂率很重要,體脂率就是身體裡面的脂肪占全身體重的百分比。男生的體脂率應該是在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五之間,最好的是在百分之十五左右。女生稍微高一點,在百分之十八到百分之二十四之間,最好的比例是在百分之二十。當然還有的很多女生覺得自己應該再瘦一些,想練出馬甲線、腹肌,那就得降到百分之十五以下才能看得到。

總而言之,就是脂肪的比例很重要。脂肪比例是真正代表你減肥是否成功的一個最重要的名額,而不是以重量。有的骨架就比較大,體型比較大,骨頭比較沉,人家可能體脂比很低,但是體重還很大,為什麼呢?骨頭比較沉,肌肉比較多。體重同樣都是八十五公斤,但是人家全是肌肉,骨頭密度特别大的人,看上去就非常瘦,皮下的脂肪還非常少。有的人同樣也是八十五公斤,但是脂肪量就特别大,看上去是虛胖的,肚子上全是贅肉。是以必須要強調,提醒一下大家,減肥減的是脂肪,千萬不能通過生餓,一天就吃一頓,晚餐也不吃,早餐也不吃,這樣一餓體重很快下來了,但是測一下脂肪并沒有減少,相反的是身體有點脫水,再加上可能肌肉減少的就更多,這就得不償失了。是以減肥一定要配合鍛煉和飲食控制來進行。以後有時間再跟大家專門分享減肥這個話題,今天隻是大概帶一下。(未完待續)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内經》系列-精華篇-之四百一十四。(更多精彩内容持續更新中……)

免責聲明:本文為健康知識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藥物、藥方、針灸以及其他各種治療和養生方法,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切勿自行應用。如因不當使用所産生的問題,概不負責。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為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引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關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