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再次複盤烏克蘭戰争

作者:葉子Yeager

前幾天,俺在以為烏克蘭大局已定的時候寫了篇《複盤,烏克蘭應該怎麼做》,認為俄羅斯将沿着第聶伯河把烏克蘭一劈兩半,全殲烏克蘭15萬精兵,底定戰局。現在看來,這個判斷是錯的。

當時做這個判斷的基礎是,普京可以準确預判出烏克蘭戰争要付出的代價,那麼,俄國的政策能獲得最大機率的戰争結局裡,俄軍的擷取必須能超過這個代價。是以判斷俄軍需要把烏克蘭變成傀儡政府或者無害鄰居,而打成這一點的前提是解除烏克蘭的武裝力量。否則一個仇俄的烏克蘭,又有武裝力量,就會是俄羅斯不斷流血的傷口了——那就是在阿富汗發生過的事情。烏克蘭的好處就是烏東的工業區,敖德薩的造船廠,至于大平原上的麥田,不是利益豐厚的地方。是以,結論很明顯,烏克蘭的形狀,天然就提供了沿着第聶伯河縱劈的方案,尤其開戰後南克裡米亞北基輔進展順利,而哈爾科夫蘇梅頓涅茨炮火連天卻進展甚微當然會給俺加強這種印象,而在看到近坦4師從哈爾科夫鑽進來沖到波爾塔瓦時,俺當然就覺得,大局已定。

但近坦4師沖到波爾塔瓦後一槍不發又收了回去,這一場浩浩蕩蕩的武裝大遊行除了扔掉幾十輛戰鬥車輛外一無所獲。而南面如果不是開始的地圖示錯,俄軍也從紮波羅熱退了回去。向東向西發展了,而且取得了一些成績,向東和馬裡烏波爾的圍城部隊會師,向西殺入了敖德薩(當然,最新消息是敖德薩吃了個敗仗,也收縮了)。北方的基輔從開始的機降奪機場偷雞失敗,但空降兵們保持了存在,在會和了沖進來的裝甲部隊後,開辟了空降場,通過幾次空降,已經開始在基輔西邊确立圍城的架勢,而東面也是硬橋硬馬地殺入基輔接近地,但這裡顯然不順利,突破口沒打開,後續部隊在公路上排了幾天的長龍。東線,無論是哈爾科夫或者頓涅茨克那邊,俄軍似乎要開始攻城了,而且馬裡烏波爾看起來已經要收網了。

俄軍由大縱深轉向淺近縱深一點一點地啃了,不怕放跑烏軍導緻戰争長期化嗎?還是沒有能力進行大縱深作戰了?可能真的沒有能力進行大縱深作戰,開戰後俄軍執行的很堅決,抛棄大量完好戰鬥車輛也堅決穿插到位,但随即就因為戰鬥力下降以及部隊分散無法遂行後續任務而不得不撤回或者收縮。俄軍參謀部對這些缺乏預見性嗎?

我的朋友成一蟲于經濟一道甚為精深,最近和他聊起烏克蘭局勢,頗有豁然開朗之感。突然覺得上面說的問題其實都很容易了解。

首先,之前認為俄羅斯必須如何如何,是因為我高估了發動戰争的代價,對俄羅斯來說,發動戰争後,俄羅斯面臨的問題有三個:第一,被制裁;第二,西方直接以物資軍事援助烏克蘭;第三,西方可能親自下場參戰。

但這近十天過去,在制裁發生後,讓人驚奇的事情發生了,制裁居然對俄羅斯無效,原因很簡單,俄羅斯出口的大頭是油氣,出口占比接近總出口的一半。如果歐洲能制裁俄羅斯的油氣,那麼俄羅斯就慘了,如果不制裁俄羅斯油氣,光抵制柴可夫斯基,顯然就有點隻是做出了制裁的樣子。結果歐洲果然無法在油氣上制裁俄羅斯。

至于物資援助,回過頭來看,很難想象在美國對俄羅斯動手了如指掌的情況下,在美國對烏克蘭滲透程度如此之深的情況下,美國居然沒有糾集小夥伴武裝烏克蘭——當然,有些同學會指出,美國援助了大量的标槍和毒刺飛彈,但是這兩樣東西,對于發動恐怖襲擊或者伏擊來說是夠用了,但對于正面戰場決勝,則不是合适的利器,畢竟标槍的射程不如一門迫擊炮,毒刺也提供不了要地防空。

而親自下場,因為發生機率太小,這個威脅更多的是牽制性質的而不是真實的威脅,的确俄羅斯需要因為這個可能而留手,但核戰争背景下的第三次世界大戰還是不容易發生的。

是以,俄羅斯發動這場戰争并沒有賭上國運,是以也就沒有速決必勝的壓力。

但是,如果能速勝,當然節省金錢和生命的速勝更吸引人。

是以,俄羅斯一開始是三面開花,做出沿着第聶伯河合圍的架勢,如果烏克蘭真像戰前大家預估的那樣,是個扶不起的阿鬥,那麼,在這種局勢下,烏東的烏軍向第聶伯河回撤是有很大機率的。是以俄軍開戰時候的動作非常大膽,也是以付出了後勤脫節,前鋒被伏擊的代價。基輔機降機場和之後的開辟空降場讓戰争在第一天就在基輔打響,但無疑這裡的部隊也承擔了非常大的壓力和損失。但是,總的來說,這一階段俄軍表現得非常亮眼,積極主動,行動富有想象力。

但烏軍仍然堅守在烏東的城市,我并不覺得這是烏軍戰鬥意志堅定的結果,如果烏軍戰鬥意志堅定,應該利用開展時候俄軍的分散冒進,打幾個團營級别的殲滅仗來奪取戰争主動權,但烏軍戰鬥組織能力看來隻能組織連排級别的伏擊,基輔機場争奪戰裡是挺能展現烏軍的正面攻堅能力的,一個旅,全般火力支援,被一個營的機降輕步兵加幾架武裝直升機壓制的一點辦法也沒有。是以烏軍現在看來基本就是放棄了争奪主動權的嘗試,用戰争論裡的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消極的行動等待殲滅性結果。

下面的戰局推測,俄軍放棄了大範圍的合圍圍殲(如果可以相信俄軍參謀的能力,他們應該是做出這個姿态,恐吓烏軍,讓他們脫離陣地,進而擊潰,不過也可能俄軍參謀水準是趕不上蘇軍時代了。),那麼就是打算一口一口地去啃了,從戰場來看,俄軍短期好像沒有攻克基輔的打算(那個停了好幾天的幾十公裡車隊的暗示),哈爾科夫也沒有完成分割,最合适的,似乎就是馬裡烏波爾,被重重包圍,距離俄軍後勤基地最近,而且吸住了俄軍的重兵集團。拿下馬裡烏波爾之後,俄軍至少可以解放出數萬打擊部隊,從南席卷(沃爾諾瓦哈),或者向西繼續分割(波洛集)都是可選的選項。

我是希望他們把部隊投入西方,但俄軍的猛勁應該過去了,最大的可能他們還是會從南向北一點點地卷上去吧。

從開戰以來,不看好俄軍的評論員都要反複提醒春季化凍對進攻的影響,從曆史上看,化凍要到四月中旬,也可能全球變暖,這個日子會提前一點。但仔細想想,似乎大家都掉入了這個思維慣性,大家習慣地想化凍後利守不利攻,但掌握了制空權,又有完備的公路網,化凍後俄軍優勢恐怕更大。尤其是俄軍以解除烏克蘭武裝為目的,那麼利用泥神,也不是難以想象的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