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沒有頁碼沒有文本的這本中國書,為何能獲“世界最美的書”榮譽獎

沒有頁碼沒有文本的這本中國書,為何能獲“世界最美的書”榮譽獎

2022年度“世界最美的書”評選3月10日在德國萊比錫揭曉。盡管全球疫情未散,今年,“世界最美的書”組委會——德國圖書藝術基金會仍然收到參賽的近30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部圖書作品。國際評委團最終評出14部作品榮獲本年度“世界最美的書”稱号,中國的《水:王牧羽作品集》獲得本年度“世界最美的書”榮譽獎。

沒有頁碼沒有文本的這本中國書,為何能獲“世界最美的書”榮譽獎

“世界最美的書”創立于1963年,這項由德國圖書藝術基金會主辦的全球性書籍設計年度評選活動,緻力于從專業設計角度評審圖書的獨特魅力,參評圖書作品必須得到其出版的國家和地區評選獎項,或由專業專家團隊推薦。今年,中國、奧地利、克羅地亞、捷克、愛沙尼亞、芬蘭、法國、德國、希臘、以色列、日本、立陶宛、荷蘭、挪威、波蘭、葡萄牙、斯洛伐克、南韓、瑞典、西班牙、土耳其、烏克蘭、委内瑞拉等國家和地區選送圖書作品參加評選。2月初,5位國際評委在萊比錫德國國家圖書館對入圍作品進行篩選。之後,經過線上讨論和最終評比,14種脫穎而出的獲獎圖書分别來自中國、荷蘭、法國、德國、波蘭、捷克、日本、奧地利、烏克蘭,金字元獎和金獎均由荷蘭作品摘得。

《水:王牧羽作品集》是藝術家王牧羽的作品集,創作靈感來源于南宋馬遠的《水圖》卷,藝術家對其進行了重構,所有作品隻繪水紋部分,其他的山石樹木屋宇舟人,都以留白方式呈現,畫冊故名為《水》。在這本書的設計上,兩位書籍設計師曲闵民、蔣茜希望呼應藝術家對作品的思考,通過對傳統裝幀形式的改良,讓整本書呈現出一種當代感。綠色函套邊緣模切的波浪如同平靜的水紋,靜靜等待被打開。函套裡包裹的綠色紙張隐約印有線條組成的中文“水”字。讀者層層打開後,作品資訊和繪畫作品被分成兩冊,互不幹擾。其中,作品資訊1冊為線裝,專色印刷;繪畫作品1冊為中國傳統的經折裝。當整本書被無限拉長,紙張産生的起伏就如同水準面。設計師希望,通過這樣的打開方式,讓讀者的視角變得更多樣與開放。

沒有頁碼沒有文本的這本中國書,為何能獲“世界最美的書”榮譽獎

在去年進行的“最美的書”(原“中國最美的書”)評選中,《水:王牧羽作品集》和其餘24種來自全國各地25家出版社的圖書共同獲得2021年“最美的書”稱号,并得到代表中國參加2022年度“世界最美的書”評選的資格。“最美的書”評委會點評,《水:王牧羽作品集》的閱讀極具儀式感,翻閱過程給人以美的享受。該書專注于高水準的圖像再現,沒有任何文本甚至頁碼。盡管每個頁面的布局不同,但經折裝的頁面一旦展開,就呈現出流水的畫面。不同的水面仿佛連接配接在一起,當書被完全展開,書頁的長度和厚度形成了海面的起伏。另一方面,索引的結構和内容對主體提供了很好的指南和解釋。書籍印刷細膩,藝術家畫作還原優良,裝幀講究,建構起平靜悠長的東方意境之美。

沒有頁碼沒有文本的這本中國書,為何能獲“世界最美的書”榮譽獎

“最美的書”創立于2003年,是由上海市新聞出版局主辦的書籍設計年度評選活動。十多年來,“最美的書”評委會邀請海内外頂尖書籍設計師擔任評委,評選和推薦當年度來自中國的“最美的書”參加次年度“世界最美的書”評選,共有421件作品站上世界舞台,23件作品獲“世界最美的書”獎項,其中2件獲金獎。

什麼樣的書可以成為“最美的書”?“最美的書”主辦方有一句精辟的概括——“形式之美與閱讀之樂”。如果說,“閱讀之樂”注重的是書籍内在的美,強調的是作者的創作水準,“形式之美”注重的則是書籍外在的美,強調的是設計師的創意能力。好的創意,能讓設計成為讀者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的視窗,成為深深吸引讀者閱讀的磁場。在不少書籍設計師看來,電子書時代的到來恰恰是書卷藝術的一個機會,如何讓大衆更願意親近紙質書,領會紙質書差別于電子載體的魅力,設計師責任重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