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跨界造車後又入局電子煙和光伏,創維為何急于多元化?

近期,創維汽車喊出了今年要實作國内外雙管道總銷量3萬輛、累計銷售額達45億元以上的目标,并且公司還将今年視為沖擊科創闆上市IPO的攻堅之年。另一方面,主營家電的創維仍在不斷擴充經營範圍,從光伏到電子煙不一而足,頗有一種哪個行業熱度高就積極投身哪個行業的特點。

跨界造車後又入局電子煙和光伏,創維為何急于多元化?

具體來說,創維集團控制的子公司創維健康開始招募有電子煙相關經驗的從業人員。而創維健康業務則包括電子煙及電子煙用煙堿進出口等業務。除了入局電子煙,早在2020年初,創維就積極投身大熱的光伏領域,成立深圳創維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積極投身光伏組建賽道。

跨界造車後又入局電子煙和光伏,創維為何急于多元化?

對于創維集團來說,多元化或許是無奈之舉。創維集團以彩電業務起家并逐漸在國内市場位居前列,這一業務也成了創維的立身之本。但伴随着2014年以來電視機市場的持續萎縮,創維的營收也陷入了停滞的狀态。于是,創維開始在2018年試水多元化,趁着主營業務還能提供現金流盡快尋找新的增長點。

相較于電子煙和光伏,創維集團在新能源車賽道的跨界經營相對更為成熟。創維集團孵化的造車新勢力天美汽車首款車型ET5早在2020年就已經上市,新車補貼後售價15.28至19.88萬元。但是為了更好的打造“創維”系品牌,創維掌門人黃宏生特地把創維汽車授權給了旗下的造車公司,天美汽車搖身一變成為了創維汽車。

跨界造車後又入局電子煙和光伏,創維為何急于多元化?

但是創維汽車的首秀表現相對低迷。創維汽車推出的首款車型EV6自從去年7月上市以來,累計銷量僅有5000輛左右。具體來看,創維汽車在去年8月實作銷量461輛,9月實作銷量575輛。此後雖有回升,但月銷量始終在千輛左右徘徊,與第一梯隊的破萬輛相比差距明顯。

不少媒體直言創維汽車現有功能落後,創維汽車所謂主打的健康管理功能也僅是一種避重就輕的噱頭,對于消費者重視的汽車安全性、智能化創維汽車并沒有太大優勢。

跨界造車後又入局電子煙和光伏,創維為何急于多元化?

或許黃宏生造車并沒有真正全面投入,從創維集團這幾年的跨界經營中可以看出,為了彌補主業下滑的風險,黃宏生不斷嘗試多元化,但是多元化也僅是淺嘗辄止,就拿創維汽車來說,創維汽車推出的EV6車型也僅是在此前的天美汽車ET5上變換車标得來,新車并沒有做過多的更新。

此外,創維汽車的終極目标也并非是為了促進國内汽車産業的更新轉型,而僅僅是單純為了上市圈錢。從黃宏生的一系列操作以及表态來看,其目前正積極推動旗下的創維電器和創維汽車上市。産品如何似乎并非是其第一考慮要義。

跨界造車後又入局電子煙和光伏,創維為何急于多元化?

不同于電子煙,造車可不是一項輕資産、來錢快的活。國内試圖跨界造車的諸如寶能汽車、博郡汽車以及樂視網如今都逐漸被人遺忘,傳統造車企業則面臨着上遊原材料價格高企,下遊銷量不暢的困境。從投機的角度看,造車絕對不是一項容易的活。如果黃宏生真的想造車成功,還是需要沉下心好好打磨産品,貼近消費者,而不是動辄将IPO挂在嘴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