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數字藏品:新淘金時代

【品橙旅遊】2月,随着冬奧會的召開,國内跟奧運有關的數字藏品受到追捧,但這隻是熱鬧非凡的數字藏品市場的冰山一角。

數字藏品:新淘金時代

這個與“元宇宙”有着千絲萬縷的關系的新概念,正在成為聯系金融、藝術品、博物館的新紐帶,也成為萬衆追逐的新财富。

熱鬧的數字藏品及NFT市場

何為數字藏品?

根據支付寶數字藏品平台的诠釋,數字藏品是使用區塊鍊技術進行唯一辨別的經數字化的特定作品、藝術品和商品,每個數字藏品都映射着特定區塊鍊上的唯一序列号,不可篡改、不可分割,也不能互相替代。

簡單來說,就是利用區塊鍊技術,對應特定的作品、藝術品生成的唯一數字憑證,在保護其數字版權的基礎上,實作真實可信的數字化發行、購買、收藏和使用。

數字藏品:新淘金時代

攝圖網

說到數字藏品,也不得不提及NFT(非同質化通證,Non-fungible token)這個概念。

2021年被稱為“NFT元年”。在這一年,美國藝術家邁克·溫克爾曼的數字作品《每一天:前5000天》經過14天的網上競價,最終以折合人民币約4.5億的價格成交,也創造了當年NFT作品價位紀錄。此後,越來越多的數字作品在網上以天價售出。這讓更多的“藝術”進入NFT,也讓更多的産品看到了破圈和賺錢可能。

在利益和影響力的雙重驅動下,NFT在2021年開始泛娛樂化了。

6月,電影《真·三國無雙》發行國内首套電影NFT系列作品,囊括了不同形式的角色形象、道具海報。

10月,王家衛的電影NFT作品《花樣年華一刹那》在蘇富比拍賣會,以428.5萬元港币成交。

阿裡2021年5月率先推出NFT數字藝術專場,又在6月限量發售“敦煌飛天”“九色鹿”兩款付款碼NFT皮膚,售價9.9元,各限量8000份,結果秒光。

當下,數字藏品成為行業熱點,品類豐富,包括但不限于數字圖檔、音樂、視訊、3D模型、電子票證、數字紀念品等各種形式。

報道顯示,在2021年9月,全球最大的NFT交易平台OpenSea日銷售額已經超過1億美元,事實上,真正的峰值在8月,該平台8月29日的交易額超過3億美元。

現在,除了阿裡,騰訊、網易、哔哩哔哩、小紅書等一衆網際網路巨頭也開始布局NFT,紛紛推出數字收藏品平台。

在文旅商業領域,博物館數字藏品在過去一年得以迅速發展。比如螞蟻鍊發起“寶藏計劃”,首期推出中國國家博物館現藏的四羊青銅方尊、西漢錯金銀雲紋青銅犀尊等4件國寶級文物的數字藏品,首銷即售罄。随後敦煌美術研究所、湖南省博物館等相繼跟進推出相關數字藏品。

2022年2月,《隻此青綠》數字藏品于3月3日推出數字藏品紀念票,這是演出行業首個數字藏品紀念票。

2021年,視覺中國也開展了數字藏品業務,截止到3月7日,視覺中國“元視覺”平台,累計進行 23 場發售,合計100 個藏品,其中,數字藏品之一的《春花爛漫》拍攝于獨具中國傳統文化底蘊的故宮角樓,有很強的地域特色。

數字藏品:新淘金時代

視覺中國發行的數字藏品《春花爛漫》 來源:視覺中國

對于“元宇宙”來說,鍊也十分重要。

中國旅遊鍊項目是區塊鍊在旅遊行業中的應用的具體創新舉措。以聯盟鍊為基礎,搭建不同功能“子鍊”,逐漸形成一個完整、全面的體系。其中,數字藏品是其重視的業務闆塊。中國旅遊鍊的項目公司中青旅遨遊太一(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博陽介紹說,中國旅遊鍊已為多家IP方提供了底層技術并推出發放藏品約幾十餘款,市場端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其中已出現多款“爆品”。

國内的網際網路巨頭們知道風口的鋒利,結合政策監管的原因,設定了一個自定義的限制:數字藏品,并設定了多重限制,避免了惡意炒作而刻意去金融化。但這依然無法阻止數字藏品在市場上受到追捧。

投資者還是韭菜?

“由于NFT在海外的發行需要虛拟代币來做,不符合中國的法律,是以在中國,大家都走了一個相對合規的路線——數字藏品。國外是它是是靠版權盈利的,像證券交易所模式。在中國它其實也算是類金融化交易,也是沒有牌照你不能做的。現在海南已經批了國家第一個數字藏品交易所,牌照也有了,但是目前由于規則尚未建立,一直沒有正式開放,部分平台開放了有期限要求的轉贈功能。合規是最重要的,現在大家也是在等,等另一隻靴子落地。”資深玩家表示。

雖然還未正式開放,但在私下裡,數字藏品市場發展已日新月異。各博物館、網際網路平台,以及文創企業都在深入這一領域,一些數字藏品中小平台更是多如牛毛。

數字藏品:新淘金時代

專業平台“鲸探”上的數字藏品 來源:網絡截圖

“以我關注到的大中小平台就有近百家,現在應該是數百家了。”資深玩家說。

柯瑤(北京)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柯瑤文化”)創始人兼CEO閻曉軍對品橙旅遊介紹說,自己在2020年年末關注這一市場,當時這一市場就已形成了“資源方(版權方)”“營運方”“平台”比較完備的産業鍊。

柯瑤文化為“營運方”,主要的工作是為版權方提供數字化産品轉化服務。“無論是照片還是文創産品,原有的産品還需要二次投入,進行數字化轉化,有時候我們還需要進行二度創作,讓它成為可以符合市場需求與監管合規的産品。”

目前,柯瑤文化與奧祥齋文化聯合打造體育文物數字文創,利用數字技術進行文化再創作,使其在文創領域有更多應用。同時,他們還與銀河長興聯合打造傳統文化數字産品,目前已建立了數萬件三維模型,涵蓋了寫實人物、建築、兵器、生活用品、文化用品、服裝服飾、珠寶等品類,并打造元宇宙三維數字藏品潮玩系列,開發三國人物卡牌盲盒。

數字藏品:新淘金時代

即将推出的卡牌數字藏品貂蟬 銀河長興

“其實,理論上數字藏品不完全是個商品,因為它也是企業營銷的工具,無論現在是央視、新華社還是平安銀行、奧迪,有新的産品就做一款新的數字藏品,不以赢利為目的。” 閻曉軍說。

雖然文旅藏品有些是以營銷和傳播文化為目的的,但投資者卻未必。

國際奧委會官方授權的冰墩墩數字盲盒于中原標準時間2月12日淩晨發售,總數為500個,每個99美元,每人限購5個。半個月不到,所有系列的盲盒早已銷售一空,其中漲幅最高的數字藏品暴漲了近20倍。

其他博物館的數字藏品也是如此,幾千個藏品一秒不到的時間就已售空。

這源于不高的售價,同時,也源于人們對于數字産品溢價空間的“想像”。“現在不僅投資者在圈地,個人投資商也在囤貨。”資深業者說。

這也引起了博物館界的一些分歧。

某博物館業内人士透露:藏品數字化的方向沒有問題,數字藏品進入公共領域也沒有問題,但是把他作為謀利的工具不妥。應該更多考慮公益性和共享理念,畢竟資金本來就是來自公共财政。

該人士說:“未來的主要問題是,數字藏品發行量控制與需求的問題,以及二次開發的版權問題。按照版權法,二次開發的版權歸開發者,對二次開發的形式應該有明确的界定,不得有違反社會風俗的約定,這個問題有很多人已經認識到,但在管理層面尚無動作。未來的文博數字藏品發展趨勢,我希望是免費的,但目前的操作,是作為市場行為進行的,與博物館的公益性與共享理念有悖。是以,我個人不主張過度市場化。”

但閻曉軍認為,由于剛剛起步,這個市場目前狀态呈現混亂且無序,但一旦監管政策出台,這個市場就會走入一個正常的市場軌道中,是以一些人也是在持觀望态度。而對于創作者來說,數字藏品會刺激市場創造出更好的數字文化産品。

“也有人擔心會有同質化的産品出來,實際上,區塊鍊的屬性決定了藏品版權的唯一性,發行量決定了藏品的價值,是以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 閻曉軍強調。

文旅企業如何玩轉數字藏品?

“因為國内的數字藏品和國際的NFT 不是一個概念,是以運作流程也比較簡單,目前主要是和外部公司合作。”某文旅企業相關負責人說。

據介紹,視覺中國開展數字藏品業務是緻力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傳統文化的數字化“煥活”,将創新科技與文化産業相融合,助力文化創意産業的數字化破局,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嘗試。

對于文旅(文創)企業參與數字藏品中要考慮哪些問題,視覺中國相關負責人表示,要找準方向與定位,挖掘那些有從“束之一隅”地域名片變為“廣為流傳”臻品潛力的産品,進而反向賦能地方文旅行業,開辟文化産品創新的新路徑。

閻曉軍也認為,打造數字藏品一定是“内容為王”,銷售時卻要有方向的投放。“用現有的技術打造平台之後,最終需要的是内容。同時現有的平台影響力和側重點也不同,有的是文物,有的是文創,也有的是電影,有的是音樂等等,不同的主題對應不同的人群,反之,選擇不同的平台,對于銷售的結果也不一樣,大的平台公司會打造以場景故事為主題的數字藏品系列,真正的三維模型藏品更貼近元宇宙。”

數字藏品:新淘金時代

三維數字藏品:漢代懸鼓 銀河長興

目前關于數字藏品和元宇宙仍在數實結合的探索之中,今年全國兩會,政協委員對此有相當關注。從網際網路發展曆史來看,網絡虛拟社會的輿情治理、交易監管、個人隐私保護乃至國家主權維護,是個嚴峻的挑戰,目前仍在不斷探索和完善中。

李博陽預測,從文旅産業未來發展來看,中國旅遊鍊有兩個方向的行業助力願景,即産業數字化和數字産業化。在産業數字化方面通過依托區塊鍊技術打造一個新的信用體系,通過智能合約促進交易更加規範和高效,讓消費行為更為直覺地呈現,實作文旅消費數字化更新。而在數字産業化方面,基于現有文旅資源,建立的一個旅遊個性化體驗的數字文旅空間已經成為未來方向,随着人類從實體世界向數字世界的數字化遷徙也許未來會形成一整套的經濟和社會體系,産生新的金融市場和商品市場。

李博陽說:“文旅在數實結合應用中大家開始重視什麼?權益。藏品價值一直呈快速上升趨勢,如果隻是單純的數字藏品已經不夠有說服力了。需要變成一個項目來經營,現在國内外成功的案例都是如此,藏品需要開始考慮是不是有版權?是不是有權益?隻有這樣價值才會一直增加,而不會随着數字藏品活動結束消散,隻剩下紀念意義,而沒有其他價值。”

雖然變數不少,但他依然持樂觀态度,表示:中國文創産業在全球的占比還不到1%,我們的發展空間很大。

不過,由于脫胎于金融領域,且上層管理制度沒有明确,是以很多文旅企業對于此話題諱莫如深,多位受訪者不願提及,并持觀望态度——“等等再說”。

隻是數字化浪潮風起雲湧,“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确提到,要推動網際網路、大資料、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而加速數字化發展,數字藏品正在成為現代人文化消費的新潮流,總有一天,它必将成為更多人關注的事物,到那時再進入數字藏品賽道,可能為時已晚。

數字藏品:新淘金時代
數字藏品:新淘金時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