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齊裕焜:往事雜憶

前幾天看到劉敬圻師姐回憶張錦池的文章,昨天又看到李漢秋兄《回應劉敬圻的“瑣憶”》,感慨良多,也來說幾句吧。

齊裕焜:往事雜憶

劉敬圻教授與張錦池夫婦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北大校園裡流行一句話:“是金子到哪裡都會發光。”劉敬圻和張錦池就應驗了這句話,他們就像金子一樣在北國邊疆的黑土地上熠熠生輝。

我和敬圻師姐、張錦池雖然是上下屆同學,但在學校裡并不認識,是到了改革開放以後在學術會議上認識的,但一見如故,互相信任,互相支援,不但我們成為知心朋友,而且把祖國北疆哈爾濱和南方福州的兩支小小的研究古代小說的團隊緊緊地聯系在一起。

敬圻師姐、錦池和我經常在學術會議上交流切磋,雖然路途遙遠,但每隔幾年都要互相通路,聚在一起,回憶過去,暢談學術,推心置腹,其樂無窮。我們聚會很多,不能一一細說。

齊裕焜:往事雜憶

拍攝于錦池海南瓊海住處。照片右起:齊裕焜、張錦池、蕭相恺、馮汝常

我們在海南的聚會非常值得紀念,這也是我們和錦池最後一次相聚。那是2017年2月,我和内人到三亞旅遊,恰巧蕭相恺夫婦、敬圻師姐、錦池夫婦都在海南。

2月8日,我和蕭相恺從三亞高鐵站出發去陵水,看望敬圻師姐,午飯後,從陵水到瓊海看望張錦池,下午在萬泉河邊公園散步,合影留念,下圖是我們和錦池夫婦最後的一張合影,彌足珍貴。

齊裕焜:往事雜憶

照片右起:蕭相恺、鄭汀、齊裕焜、張錦池、于珊媛、馮汝常。照片是蕭夫人孫晶瑩拍的,可惜的是她沒在照片裡。照片由馮汝常提供。

漢秋在文章裡附了一幀戲稱“吳門四稗官”的照片。的确,“大吳”(吳組缃)“小吳”(吳小如)先生對我們影響很大,尤其是吳組缃先生研究古代小說的學術思想、研究方法對我們影響深遠。

齊裕焜:往事雜憶

小說史四學者在吳小如先生家(2004年)

吳組缃先生非常贊賞他的研究所學生趙齊平教授[1]《關于的成書過程》這篇論文[2],因為趙齊平對曹雪芹家世、作品版本、校勘等做了極為紮實的研究,在這些工作的基礎上研究作者的身世、思想對創作的影響,研究作者在從“生活到創作”“從《風月寶鑒》到《紅樓夢》”“從抄本到印本”的過程中思想的演進,藝術的提高。吳先生認為隻有這樣研究版本,搞作家生平考據,才有意義。

齊裕焜:往事雜憶

趙齊平教授

他這個見解對我們幾個北大畢業、主要從事古代小說研究的學者,影響很大,我們都是走這個路子。如劉敬圻的《嘉靖本〈三國志通俗演義〉中的曹操性格》[3]、《〈三國演義〉嘉靖本和毛本校讀劄記》[4],張錦池的《三國演義考論》等四大名著“考論”,都是又考又論,不是停留在“考”上,而是在“考”的基礎上來“論”。錦池關于《水浒傳》“征遼”部分是“僞墨”的考證和論述、《西遊記》取經四衆形象演變的考論等,都給我很大的啟發。

錦池在古代小說研究領域取得重大成就。他的成功首先是因為他把學術研究作為終身奮鬥的事業,就是到晚年,得了嚴重的帕金森病,還是如他所說“我不能,也不願坐以待斃,隻能掙紮向前”[5],直到生命的最後。

齊裕焜:往事雜憶

《中國四大古典名著考論》,張錦池著,人民出版社2019年10月版。

其次,錦池先是較長時間教文藝理論,打下理論基礎。1977年秋至1979年冬,他被借調到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參加《紅樓夢》的注釋工作,使他的文獻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正如程毅中學長總結:“他在文藝理論方面有比較紮實的基礎,而在文獻資料的考訂上又有深厚的功力。”[6]

第三,他寫文章非常認真。他跟我說過,文章寫出來以後,一定要放三個月,再拿出來看看,再修改才能拿出去發表。他有很強的文字能力,再加上格外認真的态度,使他的“文字有長江大河之勢,有落花流水之妙”[7]。

齊裕焜:往事雜憶

紀念吳組缃先生誕辰100周年學術研讨會

吳組缃先生是錦池的引路人,指導他的大學學年論文,讓他一生和《紅樓夢》結下不解之緣。吳先生一直關注和指導錦池的學術研究,當他寫出幾篇《西遊記》論文後,吳先生贊許他的《西遊記》論文比《紅樓夢》論文更好,鼓勵他堅持下去。

錦池對恩師吳先生感情很深,他一直念念不忘要完成四大古典名著考論,不負恩師的期望。他在《三國演義考論》的“後記”中說:“我終于可以帶着這四大古典小說考論去見恩師吳組缃先生于泉下,說一聲:‘先生,我已完成了四大名著的考論工作,雖然品質不高,我已盡了最大努力。非不為也,是不能也。’”[8]

齊裕焜:往事雜憶

《三國演義考論》

錦池這個為學術事業嘔心瀝血,死而後已的形象,永遠留在我們心中!

上下滑動檢視注釋

注釋:

[1] 趙齊平先生研究所學生畢業後留校,給我們上過課,不幸于1993年去世。

[2] 《北京大學學報》1963年第4期。

[3] 《文學評論》1980年第2期。

[4] 《求是學刊》1981年第1和2期。

[5] 《三國演義考論·後記》,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6] 程毅中《西遊記考論·序言》,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 馮其庸《紅樓夢考論·序》,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8] 《三國演義考論·後記》,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