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汽車租賃行業加速電動化,中國汽車制造商正蓄勢待發

汽車租賃行業加速電動化,中國汽車制造商正蓄勢待發

集微網消息,據路透社報道,規模千億美元的西方汽車租賃行業目前正逐漸推出電動汽車,而中國制造的汽車正蓄勢待發,準備扮演主角。

據一名歐洲高管稱,在電動汽車轉型過程中,長期以來由美國和歐洲知名品牌主導的汽車将越來越多地轉向亞洲汽車制造商。

“曆史上,歐洲和美國的汽車制造商擁有優勢,但向電動汽車的轉變正在洗牌,”租賃巨頭Europcar的首席營運官奧利維爾·巴爾達薩裡(Olivier Baldassari)說。

他以長城汽車的歐拉系列為例,稱中國和亞洲廠商生産的電動汽車在品質上可以與西方車型相媲美,但價格一般較低。

在龐大的汽車租賃行業,即使是很小的節省也意義重大,這個行業每年購買數百萬輛新車,僅在美國就占所有新車的十分之一。長期以來,該行業的企業一直拒絕急于實作電氣化,因為客戶對電動汽車的需求疲弱,他們對續航抱有擔心。

然而,幾位分析師表示,現在是開始的最佳時機,因為在一場導緻公共交通和機場人滿為患的疫情大流行期間,企業用豐厚的利潤充實了自己的金庫。根據美國汽車租賃協會(American car rental Association)的資料,在美國,汽車租賃公司在2021年獲得了創紀錄的每輛車1320美元的月收入。相比之下,疫情大流行前的價格約為1000美元。

汽車租賃行業加速電動化,中國汽車制造商正蓄勢待發

去年10月,赫茲(Hertz)率先宣布計劃向美國汽車先驅特斯拉(Tesla)購買10萬輛汽車,這加大了競争對手公布轉型計劃的壓力。與此同時,Europcar承諾,到2024年,其電動或低排放混合動力汽車的比例将從目前的3%提高到20%。這意味着,如果該公司将其車隊的庫存增加到疫情前的35萬輛,那麼在未來兩年内,該公司将需要購買至多7萬輛清潔能源汽車。

汽車租賃行業加速電動化,中國汽車制造商正蓄勢待發

Baldassari表示,Europcar越來越多地從長城汽車、上汽集團和吉利旗下的極星(Polestar)采購電動汽車。雖然它也從雷諾(Renault)和Stellantis等傳統合作夥伴那裡購買汽車。

行業參與者的運作速度各不相同,每個人都根據自己的市場做出自己的計算。在美國,許多消費者更喜歡燃油車型SUV和皮卡車型,公共充電設施也落後于亞洲和歐洲的大部分地區。Enterprise公司副總裁Chris Haffenreffer說,僅使Enterprise公司在奧蘭多機場的四分之一的車隊實作電氣化,就需要相當于1000多個家庭每天所需的電量。奧蘭多機場是Enterprise公司最大的消費者租賃地點。

該集團目前在北美擁有數千輛電動汽車,包括特斯拉(Tesla)、日産(Nissan)、現代(Hyundai)、起亞(Kia)和極星(Polestar)。雖然該公司表示已與全球所有汽車制造商進行了對話,但目前還沒有提高市場佔有率的計劃。

汽車租賃行業加速電動化,中國汽車制造商正蓄勢待發

變化的速度和大規模車隊檢修的時間表意味着,汽油動力汽車預計仍将是未來幾年的主要購買對象。根據全球汽車制造商的整體轉型計劃,到2040年,電動汽車将至少占到它們銷量的40%。

不過,這種轉變最終可能會對中國汽車制造商在歐洲的命運産生深遠影響。歐洲是一個擁擠、競争激烈的汽車市場,由著名品牌主導,過去它們很難打入這個市場。

多年來,他們一直在與這樣一種看法作鬥争,即與廉價的大規模生産有關的中國,在品質上無法與之競争。然而,這樣的觀點在一個新的現實中受到了挑戰:寶馬(BMW)和特斯拉(Tesla)等西方頂級汽車制造商現在都在中國生産汽車。中國是一個科技強國,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

Europcar的供應商之一長城汽車預計将于今年在歐洲推出歐拉Cat緊湊型電動汽車,售價約為2萬歐元,續航裡程約為250英裡(400公裡),加入越來越多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在歐洲布局的行列。

OC&C Strategy的Mountfield表示,利用租賃管道建立品牌知名度和增加銷量的中國制造商,将效仿起亞汽車和現代汽車在上世紀90年代在西方市場站穩腳跟時的做法。

(校對/Sharon)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