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盧明 編輯|燕子 圖檔|網絡
魯智深是《水浒傳》着力塑造的抱打不平的英雄人物。如果沒有魯智深,《水浒傳》的魅力會減去許多。
魯智深本名魯達,是延安府老種經略手下的一位提轄,被小種經略借到渭州來。他的出場在渭州。當時,九紋龍史進到延安府找師父王進,陰差陽錯找到了渭州,在潘家酒店遇到魯達。此後,《水浒傳》用好幾回的篇幅,集中寫魯達的故事。
魯達救人,都是利他的、自覺的、不帶任何附加條件的,他的本性就是看不貫一切恃強淩弱的、殘害良善的行為,對于那些受苦受難的人,總會毫不猶豫地出手相助,是以,我們說他是見義勇為。這裡且看他救人的幾個故事。
先說拳打鎮關西。魯達和史進、李忠吃酒,聽到隔壁有女子哭泣,叫來一問,方知是金氏父女。金氏一家三口,本是東京人士,到渭州投親,來到卻發現親戚已搬往他處,他們舉目無親,又沒有回去的路費,恰巧金母患時疫病故。金氏父女生活無着。此時,殺豬的鄭屠強媒作保,虛錢實契,将金翠蓮收作外室。誰知鄭家大娘子妒性很大,不久就将金老兒和金翠蓮趕了出來,并索要典身文書所載的三千貫錢。這三千貫,本來是不存在的,當初就沒有給金氏,現在讓金氏還,他們到哪裡去弄這些錢呢?金氏父女無奈,隻好到酒店趕場子,唱小曲,金老漢教翠蓮從國小過,也隻能以此應付,得些錢,大部還鄭家,少量的積攢起來,用作以後回鄉的路費。誰知這幾天酒店客人不多,他們見生意清淡,弄不到錢,又怕誤了鄭家規定的還款期限,心裡犯難,萬般無奈,才哭起來。
魯智深一聽,連肺都氣炸了。當初沒給人家錢現在卻向人家要錢,本不是人家自願的,強媒作保才娶為外室,這無異于強搶民女,強索錢财,欺壓良善。尤其是聽說這個所謂的鎮關西,原來是投托于小種經略府賣豬肉的鄭屠,更是怒火中燒:我魯達投奔老種經略,種将軍做了關西五路的軍事長官,也沒稱什麼鎮關西,這爛屠戶竟敢稱“鎮關西”!魯達從身上掏出五兩銀子,又讓史進幫襯了十兩,一并給了金氏父女,讓他們做路費,盡快離開這事非之地。金氏父女一邊千恩萬謝,一邊擔心鄭屠安排的人阻擋他們。魯達讓他們先回寄住的魯家客店,收拾好東西。第二天一早,魯達就來到魯家客店,催金氏快走。這時,店小二按鄭屠的安排不讓他們走。魯達硬是幫助金氏父女走脫。魯達怕店小二報信給鄭屠前去追趕,就徑直來找鄭屠。他先是要鄭屠切十斤瘦肉剁碎作臊子,接着要十斤肥肉作臊子,最後要十斤不瘦不肥的花肉作臊子。鄭屠見魯達消遣他,心中惱怒,最後忍不住了,魯達就勢猛揍了這家夥一頓,三拳将他打死。為了躲避官府的追捕,魯達隻得離開渭州。
再看怒打小霸王。魯達在五台山落發為僧,五台山的智真長老賜魯達法号智深。魯智深因過2不慣寺院的生活,大鬧五台山,智真長老隻得将魯智深介紹到東京大相國寺,那裡的長老智清,是智真長老的師弟。魯智深在去東京路過桃花山下的桃花村,暫借一宿,看出劉太公愁眉苦臉,一問才知道,桃花山上落草為寇的小霸王周通,要強娶劉太公的女兒做壓寨夫人,劉太公及莊客不同意,又不敢抗。魯智深見此,決意幫助劉太公。在小霸王周通來強迫成婚的時候,魯智深假裝新娘躲在绛绡帳裡。周通摸黑尋到床上,摸到魯智深的肚皮,正怪意娘子怎麼不迎接他這個新郎時,被魯智深揪住猛打一頓。周能帶來的喽羅們趕來相助,魯智深赤條條一絲不挂,抄起禅杖就打。衆喽羅吓得退下,周通乘機溜出房間,到場院裡騎了馬,倉皇逃到山上。李忠要為周通出氣,率人馬下山,發覺這個懲治周通的人原來是他在渭州結識的魯達。魯達要求李忠和周通放棄要劉小姐做押寨夫人的想法,退還了他們的聘金,才使劉家免除了大難。
接着是火燒瓦罐寺。魯智深出桃花村,過瓦罐寺,見此寺一片破敗。他腹中饑餓,到寺中化緣,隻見幾個年老的僧人,骨瘦如柴。聽僧人說,此處原來是個遠近聞名的大寺,後來,來了兩個殺人放火無惡不作的主兒,一僧一道,僧人叫崔道成,綽号生鐵佛,道人叫丘小乙,綽号飛天夜叉,這二人霸占了寺院,把僧衆都驅趕走了。這幾個老者,因為年老體衰,無處可投,才賴在這裡,忍饑挨餓。魯智深到方丈後面一看,那一僧一道在桌子上擺了酒肉,正和一個女人在吃酒。那女子系山下王有金的女兒,王有金本是施主,卻被這一僧一道害死,将這女子虜了來。魯智深哪能容忍這等不義之事,他一腳踢開房門,與生鐵佛和飛天夜叉打起來。雖然魯智深武藝高強,怎奈一個人對付那兩個,再加腹中饑餓,隻得賣個破綻退出打鬥。他來到赤松林,遇到史進,史進把随身帶的食物給魯智深,讓他吃飽以後,兩個人共同來向崔道成和丘小乙,魯智深力戰崔道成,史進力戰丘小乙,終于結果了這兩個寺院的敗類。等他們回頭來看寺中的人時,才發覺,那幾個老者,看到先前魯智深沒打過一僧一道,心生害怕,都上吊死了。王有金的女兒也自殺身亡。魯智深和史進收拾了一些物品,一把火燒了瓦罐寺。
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就是在野豬林救林沖。魯智深到東京大相國寺後,智清長老讓魯智深去管菜園子。這一日,魯智深正在園子裡練武,陪娘子到東嶽廟燒香還願的林沖,聽到這邊的動靜,前來喝彩,與林沖認識,并結為兄弟。也就是這次,林娘子遇到了流氓無賴高衙内。這高衙内本是高俅族叔的兒子,與高俅是兄弟,卻被高俅過繼為幹兒子。這小子仗着高俅的威勢,整天糾集一群幫閑的浮浪子弟,采花盜柳,無惡不作。這次看到林娘子,就上前調戲,林娘子不從,高衙内糾纏不放,同去的使女錦兒急忙找到林沖。林沖别過魯智深,前去處理些事,他揪住高衙内就想打,因為看出是高衙内,沒敢下手,他怕得罪高俅。這個時候,魯智深卻帶着他那些弟子們急忙跑來,對林沖說:“你怕高太尉,我卻不怕,這高衙内如果遇到我,定讓他吃三百禅杖”。朋友有事,急忙趕來,這就夠哥們兒了。對惡少義憤填膺,足見魯智深的剛直。這裡,林沖和魯智深的性格特點,也有了一個鮮明的對比。林沖是小心謹慎,忍氣吞聲,魯智深是風風火火,決不受半點委屈。
盡管林沖那樣小心,還是被惡勢力算計,高俅、陸謙等人不隻設局谄害林沖,将其發配滄州,還安排董超、薛霸,在路上結果了林沖的性命。當董超、薛霸在野豬林就要殘害林沖性命的時候,魯智深出現了,他一禅杖擋來,保護了林沖,并把兩個差撥狠狠地教訓了一頓。原來,魯智深聽說林沖發配滄州,很不放心,生怕壞人害了林沖,是以,一路追随而來,暗中保護林沖。這一次,如果不是魯智深相助,林沖的性命就沒了。
魯智深是個比較完美的英雄人物,他不象李逵那樣濫殺,也不象林沖那樣隐忍,他的勇武讓好人放心,讓壞人膽戰。魯智深不拘小節,他是和尚身份,卻吃肉吃酒,但絕不盜搶,絕不近女色,對女士反倒有十分的尊重。對待金翠蓮、劉太公女兒都是如此,是以有人說他善救女子。救女子,也是憑着十足的正義感,沒有任何私心雜念。魯智深綽号花和尚,并非因為他花心,而是因為有一身漂亮的花繡。
有人說,“魯智深見到林沖,先問嫂嫂可好,内有深意”。意思是說魯智深對林娘子有那麼點男女之間的特殊感覺。
《水浒傳》原文,并不是“不問男人如何,先問人家老婆”。三山聚義打青州後,魯智深上了梁山,與林沖相見,坐間林沖說起感謝魯智深相救一事。魯智深動問道:“酒家自與教頭别後,無日不念阿嫂,近來有資訊否?”林沖道:“自火拼王倫之後,使人回家搬取老小,已知拙婦被高太尉所逼,随即自缢而死,妻父亦為憂疑,染病而亡”。魯智深不是一般的問候,而是關心林沖一家,“念”,應當是惦念,他問的是林娘子“近來有資訊否?”魯智深在滄州道上送走林沖這個結義兄弟,兩個人就再沒見過。林沖被迫害到那樣,妻子獨自住在惡人附近,真正的朋友哪會不惦念?也正是在這樣的意義上,魯智深才說“無日不念阿嫂”。
魯智深有大鬧五台山的故事。這個故事,看上去魯智深不守寺規,實則展現了魯智深内心真誠、不受束縛的性格,很符合藝術的真實。英雄畢竟是英雄,如果他是個循規蹈矩矩、十分聽話的小綿羊,他就懲不了惡,救不了人。
這故事大緻是這樣的:魯智深打死鎮關西,流落到代州雁門縣,為了躲避官府的抓捕,金翠蓮的老公趙員外把他介紹到五台山文殊寺當了和尚。一則初來乍到不懂規矩,被僧人們看不慣,顯得有些孤立。二來本是軍人出身,隻因躲避才來到這裡,思想并未真正入到寺裡來,是以,時間久了,魯智深煩悶得很,就想喝點酒調節一下。
違犯寺規,主要表現在喝酒吃肉上。那一天,他閑得沒趣,就下到半山亭子裡,恰巧有個賣酒的漢子路過,魯智深就要買酒喝,那賣酒的知道和尚不能飲酒,這酒隻是給火工道人送的,如果給和尚吃了酒,長老怪罪下來,以後生意就沒辦法做了。可魯智深酒蟲上來不管這一套,硬是從漢子那裡搶過桶來,喝了一桶,讓漢子到寺裡管他要錢。漢子怕得不得了,也不敢要錢,就把另一桶酒分成兩個半桶,擔着酒就回去了。魯智深酒勁發作,回到寺前,門子等衆僧人見他違反寺規,阻止他入寺,在這種情況下,魯智深就和他們沖突出起來。這魯智深真是可愛,他還和平時一樣叫和尚“秃驢”,根本沒想到自己現在也是“秃驢”了。
第二次還是喝酒犯規。上次大鬧後一段時間,魯智深一直在寺裡不敢出門,生怕再犯錯,他也想好好做。但是,時間久了還是憋不住,這一天他終于下山。先是在山下鎮子上,讓鐵匠鋪給他打一隻禅杖,接着就去喝酒,找了幾個酒店,人家都不敢給他酒喝。五台山是名寺啊,寺裡為了正規矩,和附近村鎮的酒店都有約定,不可以給僧人喝酒,這些酒店,通過給寺裡服務,好掙錢,是以,誰也不敢賣酒給和尚。魯智深最後找到一個偏僻酒店,說自己是外來的遊方僧人,不是五台山的,在他的一再要求下,人家才敢給他酒。他一邊喝酒,一邊要人家的狗肉吃,結果又喝多了。回到半山亭子的時候,醉中試拳腳,一下子把亭子給弄塌,這一次,寺裡的僧人們更是把大門關了,魯智深欲進不能,醉裡把門外的金剛塑像都推倒了。寺僧們意見很大,智真長老也無話可說,隻好和趙員外打了個招呼,把魯智深介紹到東京大相國寺他的師弟智清長老處。毀壞寺中财物的賠嘗問題,也就由趙員外負責了。
禅宗有一個派别,強調頓悟,即人的佛性,不一定非要長時間的修行,隻要内心體悟到一種境界,就具有了佛性。魯智深就是這樣,他雖然不象其他僧人那樣整天打坐念佛,但,其佛性一點不比他們差,而且還遠遠高于他們,是以,智真長老才說,智深必成正果。實際上,那些規規矩矩地在寺裡念佛的和尚,未見有多少濟世的功德。倒是魯智深風風火火闖九州,懲了許多惡,救了許多人,做了那麼多好事,終于成了正果。
魯智深上梁山以後,在曆次戰鬥中,有很大的功勞。征方臘時,也是他把方臘擒住的。《水浒》原著就是這樣寫的。至于說武松擒的方臘,那是98版央視電視劇根據民間傳說改動的。
魯智深确實有過人的眼力。這一點,在反對招安的過程中,就很能說明問題。當時,武松說:“今天招安,明天招安,冷了兄弟們的心”。這話隻是說出了許多梁山兄弟不願招安。李逵說:“招安招安,招甚鳥安”。這也隻是反映了李逵這類從社會底層出來的人對招安的不耐煩。而魯智深卻說到了問題的根源,說到了點子上,他說:“至今滿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聖聰,就比俺這直綴,染做皂了,洗刷怎得幹淨,明日一個個各去尋趁吧。”魯智深說得透徹,說中了,後來,梁山将接受招安後的結局,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他們征遼,為國家打擊外敵。征方臘,平定了内部。這樣有功于朝廷,還是被蔡京、高俅等貪官集團迫害得不成樣子,宋江、李逵等人被他們用毒酒毒死。
作者:盧明,男,1960年生人,筆名黃河入海。郓城縣委退休幹部,郓城縣作家協會主席,縣詩詞學會會長。系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菏澤市詩詞學會副會長,菏澤學院水浒文化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郓城縣曆史文化研究學者。在《光明日報》《山東文學》《時代文學》等多種報刊及網絡平台發表散文100餘篇、小說20餘篇、詩詞詩歌1000餘首,其中《菏澤賦》在《光明日報》發表。著有《正話水浒》《水浒印象》《好漢文化探究》《郓城文史考略》(三卷)文化書籍六部,主編《郓城文學作品選》《郓城文韻》《水浒别傳》《水浒酒故事》作品集四部。在菏澤電視台主講水浒文化十三期。
壹點号心夢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