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山集團疑似遭遇百億美元“鎳劫”背後

作者:钛媒體APP
青山集團疑似遭遇百億美元“鎳劫”背後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文 | 雷達财經,作者 | 張凱旌,編輯 | 深海

俄烏地緣局勢引發的連鎖反應,正在不斷發酵。

3月7日以來,全球股市持續低落,但大宗商品市場卻迎來暴漲。其中國際油價、歐洲天然氣期貨價格都創下了曆史新高,LME(倫敦金屬交易所)鎳(下稱“倫鎳”)更是在兩個交易日内連續大漲,價格從3月初的25000美元/噸左右一路飙升至最高超過10萬美元/噸,一度引發交易所暫停交易。

雷達财經注意到,與石油、天然氣等資源漲價的邏輯有所不同,倫鎳大漲的背後正在上演一場史詩級逼空。而有“中國鎳王”之稱的青山集團與歐美商品期貨巨頭嘉能可(Glencore)則是此次事件的主角。

有媒體報道稱,以青山集團20萬噸空頭頭寸計算,其經此一役虧損的資金量在百億美元上下,約是公司2021年營收的超20%。

對此,媒體報道稱,青山集團霸氣回應:已調配到充足現貨進行交割。

青山集團疑似遭遇百億美元“鎳劫”背後

鎳價飙升背後的國際金融博弈

青山集團是一家總部位于浙江省溫州市的世界500強民企,也是目前中國最大的不鏽鋼生産商。資料顯示,2020年大陸不鏽鋼粗鋼總産量在全球占比約為60%,其中青山集團的不鏽鋼粗鋼産量又占中國市場供應量的35.8%。

而鎳則是生産不鏽鋼的重要原材料,加鎳後的不鏽鋼可顯著強化不鏽性和耐蝕性,被廣泛用于工業機械制造、家庭用品以及航空航天、坦克艦艇、原子能反應堆等領域。

結合美國地質調查局和青山集團自身披露的資料可知,2021年全球礦山鎳産量達270萬噸,其中青山集團的産量就達60萬噸,在全球占比約22%。

得益于此,青山集團在全球鎳産業鍊中具備十足的影響力,這也讓其天然就有通過套期保值來做空鎳價的動力。

雷達财經了解到,套期保值的特征是在現貨和期貨市場對同一種類的商品同時進行數量相等、方向相反的買賣活動,為的是建立對沖機制,将價格風險降到最低。

具體而言,青山集團本應在自己持有大量現貨的情況下,為防止長期鎳價下跌對企業造成的經營波動,拿出部分資金在期貨市場上買空單。如此一來,如果鎳價真的下跌,那麼青山集團可以用空單賺到的錢,彌補現貨價格的虧損;如果鎳價上漲,青山集團則可以用現貨上賺的錢來補期貨市場虧的錢。

從曆史來看,青山集團對于套期保值有一定經驗。作為生産電動車三元锂電池的重要材料,鎳礦在2021年初一度出現了緊缺的局面,但此時青山完成了鎳鐵冶煉高冰鎳的技術。于是公司在夜盤做空了倫鎳,同時開始向友商供貨,釋放鎳供應充足的信号,一系列組合拳讓鎳價在兩天内大跌16%,但公司卻借此大賺了一筆。

時移世易,今年的情況發生了變化。

一方面,倫鎳的鎳交割品要求含鎳量不低于99.8%,而青山集團自身的産品無論是鎳鐵(含鎳量約10%)還是高冰鎳(含鎳量約70%),都無法作為交割标的。青山集團本可以購買俄鎳來應急,但俄烏沖突背景下,俄鎳并不被交易所承認。

另一方面,根據市場中傳出的消息,青山集團目前持有20萬噸的空單,這個數量已經達到了公司2021年年産量的三分之一。而倫鎳的交割日原定于3月9日,想要在如此短的時間内湊足大量純鎳并非易事。

兩相結合下,青山集團若無足夠現貨用于交割,隻能選擇補交保證金。或許,這也是國際金融資本盯上青山集團的原因。

中原標準時間3月7日,倫鎳期貨主力合約單日暴漲72.67%;3月8日,倫鎳價格繼續拉升,盤中突破10萬美元/噸,後LME暫停了所有方式的期鎳合約交易,至停盤前倫鎳成交量高達8800手,價格回落後仍達8萬美元/噸。

雷達财經注意到,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整理的一份報告顯示,2021年俄羅斯鎳資源儲量排名世界第三,疊加俄烏危機和新能源汽車的高景氣度,有觀點認為這是導緻倫鎳出現背離基本面的巨大漲幅的重要推手之一。

但在業内人士看來,并不能排除這是一次有預謀安排的可能性。深圳百侖基金投資總監胡超表示,從籌備資金用于倫敦市場交易的能力而言,對手方顯然有信心比青山集團更有優勢。

有報道稱,瑞士嘉能可或利用倫鎳交易逼倉青山集團,進而索要其在印尼鎳礦的60%股權,屆時青山集團浮虧将超80億美元。英國礦業公司Tungsten West Ltd的執行副主席托馬斯湯普森更是推測,青山集團的賬面虧損為120億美元。

受此影響,青山集團的重要合作商、國内钴礦業龍頭華友钴業股價連續兩日跌停,而其所在的有色闆塊股價也大幅走低。據了解,華友钴業約80%的長期應收款可能與青山集團有關。

值得一提的是,華友钴業在回應媒體時表示,這一次的鎳價上漲,是明顯的逼空行為。但瑞士嘉能可則在回複市場傳聞時表示,這完全是在胡說。

青山集團打錯了算盤?

事已至此,也有網友好奇,為何在套期保值方面頗有經驗的青山集團在倫鎳價格拉升前沒有及時撤離?

根據公開披露的資訊,青山集團在印尼的鎳鐵冶煉成本較低,折算後純鎳每噸成本價在8000美元左右。而倫鎳價格自2021年就一直穩定在18000美元上下,2022年來更是在20000美元以上一路走高。

據華南某大型期貨公司副總經理透露,倫鎳到達18000美元左右時,青山就開始在倫敦盤做套保。

可能正是盤面上高額的利潤,讓青山放低了對空單風險的警惕。畢竟若以18000美元的價格計算,青山每噸的利潤可達1萬美元,而上一次鎳價到達如此高位時,還是在2014年前後。

“我有客戶和青山集團一起在印尼合資搞鎳礦、鎳鐵冶煉,他去年下半年就與我提過這事,當時說青山有信心,他們的高冰鎳投産速度比預期的要快,生産利潤太豐厚了,做一點套保原本覺得對青山沒什麼壓力的。”該副總經理稱。

但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貿易商嘉能可出手了。這家成立于1974年的世界500強,通過總額達619億美元的并購案,不僅改寫了全球礦業生産與大宗商品交易這兩大行業的競争格局,而且在19年内實作了由6億美元到880億美元的公司估值大躍進。

一位不願具名的期貨資深人士推測,嘉能可或是在賭青山集團對于礦藏開采規劃上存在問題。近年來,新能源對鎳的需求量過大,而青山又已經打通了從鎳到不鏽鋼的生産線,獲利頗豐,是以極有可能透支産能。

事件發生後,LME在3月8日暫停了交易程序,這被業界解讀為是給青山集團争取了準備現貨的時間。資料顯示,2012年港交所曾斥資13.88億英鎊完成了對全球最大的金屬交易所——LME的收購。

LME表示,将取消所有在英國時間2022年3月8日0點或之後在辦公室間市場和LME select上執行的交易,直到另行通知;并推遲将于3月9日完成的現貨鎳合約交割。

最新公告顯示,LME認為目前整體商品市場的信用環境在地緣事件和價格暴漲後正處于緊張的狀态,是以交易所預計3月11日之前不會恢複鎳合約交易。同時最遲會在恢複交易前一天(倫敦時間)午後兩點前告知市場。

此外,LME還針對交易規則進行了修改:重新開機交易首日,LME的鎳合約交易将于倫敦時間早上9時開始(而非正常交易下的淩晨1時),預期将按照3月7日的收盤價重新開機交易,并為鎳期貨設定10%的單日漲跌幅限制。

雷達财經注意到,3月7日倫鎳收盤價約為50000美元/噸,相較暫停交易時的80000美元下調了37.5%。

“目前的事件是史無前例的,”LME寫道。是以,其正在考慮在恢複交易前對大型多頭和空頭持倉者進行沖銷。這意味着,在自願的原則下,交易所将首先确認哪些持有大量(暫定為超過100手)多單和空單的交易者有意願退出他們的倉位,以及他們願意平倉的價格,然後沖銷掉部分達成合意的倉位。

除了LME方的變化,項光達還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今天接到很多電話,國家有關部門和上司對青山集團都非常支援。”

3月9日,有媒體報道稱,青山集團對外回應,“外資的确有些動作,正在積極協調,目前倉位和經營都沒有問題。”

低調的鎳王

到底是一家怎樣的民企,有如此大的“排面”?

與很多20世紀80年代下海的企業家相似,青山集團的創始人項光達也有着舍棄鐵飯碗下海創業的經曆。

1995年前後,正值全國鋼材緊俏,溫州的無縫鋼管産業興起,項光達借勢成立了大陸第一家生産鋼鐵的民營企業——浙江豐業集團,并以此為基礎,開始向鋼鐵行業進軍。

值得一提的是,“青山”的名号來源于1998年5月創辦的浙江青山特鋼有限公司,而之是以叫“青山,一方面是公司廠址位于溫州市龍灣區永中青山村,另一方面也取“咬定青山不放松”之義,象征堅韌、永恒。

不過,直至2008年,國内的鋼鐵行業還是一片混沌。用項光達的話說:“普碳鋼行業、不鏽鋼行業,都受制于資源的限制。我們不鏽鋼60%-70%都是鎳,那鎳是誰來生産的呢?是老外生産的。”

據項光達回憶,彼時中國大部分的鋼鐵企業基本上是在給老外打工,因為鋼鐵行業的利潤都被礦山賺走了,鎳行業也是一樣。是以掌控上遊原材料,就成了行業進一步發展的必經之路。

2007年前後,正值RKEF(回轉窯礦熱爐)技術的成熟期。受益于該項技術的應用,紅土鎳礦的經濟效益開始顯現,其也逐漸取代此前盛行的硫化鎳礦,成為不鏽鋼産業的新寵。

此後,印尼、菲律賓等國成為不鏽鋼企業們的兵家必争之地,相較而言,此前的硫化鎳主要分布于加拿大、俄羅斯、澳洲等國。

青山集團是第一家選擇出海印尼建冶煉廠的中國企業,曾有行業人士計算得出,若将運費、電耗、冶煉成本每一步節省的成本相加,在印尼冶煉鎳鐵的成本會比國内低20%-30%。這也是青山能在出海七年後成為溫州首家營業額過千億的民企,并在2018年排在世界500強第361位的重要原因。

事實上,青山集團能成為“天選之子”,也與其技術儲備和時代機遇有關。

青山是國内最早建設RKEF鎳鐵生産線的冶煉企業,在RKEF技術上全國領先。其在園區項目建設伊始,就獲得國開行、進出口銀行、中國銀行等國内政策性銀行和國有中資銀行的中長期資金支援。

此外,印尼自2009年開始醞釀鎳礦的出口禁令,并于2014年1月正式生效。這讓青山獲得了不小的先發優勢,2014年後被動來到印尼的企業,想要獲得現成的設施,最好的方式就是與青山合作。

在此基礎上,印尼青山園區逐漸成為了全球重要的鎳礦開采冶煉和不鏽鋼産業基地,還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早期重要成果。青山的業績也一路水漲船高。

不過,在期貨行業人士看來,無論青山集團在産業鍊中占據多麼重要的位置,期貨市場風控始終是其要修煉的能力。此前,已發生中儲糧棉花期貨事件、株冶集團鋅期貨事件、中石化原油期貨事件等前車之鑒,企業更應警惕、正視黑天鵝事件給期貨交易帶來的風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