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月
中指資料顯示,2022年2月,百城建立住宅均價16184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03%,同比上漲1.89%。雖然增幅不大,但對于沒有房的人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坎。尤其是對于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來說,可能辛苦一年的勞動所得也趕不上房價上漲的幅度。這同時也給企業造成了不小的影響,比如人才流失等。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更是炮轟房地産。她表示80後已經當家,上有老下有小,每天都在為房子煩惱,為房貸而發愁,壓力很大,這樣怎麼會幸福,如果他們不幸福,又該如何創造價值。是以,隻有為員工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才能将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是以,各大網際網路公司一般都會提供住房補貼和無息貸款來留住核心人才。華為在東莞松山湖科技産業園附近建設了30萬套員工住房。符合要求的員工可以按每平方米8500元的價格購買,相當于市場價的30%~40%。這樣的地價不到深圳的十分之一,使得員工的生活成本都降低了不少。
騰訊是最早推出“安居計劃”的公司之一,其“安居計劃”最早從2011 年推出。比如,首先讓一二線城市符合條件的員工提供最高分别為30萬元和20萬元的首套房“安居借款”;到2015年,騰訊安居計劃首次調整貸款額度,将一線城市的貸款額度從30萬增加到50萬,二線城市從20萬增加到25萬。
不過,董明珠更狠。她表示要給員工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讓他們不用為房子發愁。早在2018年,董明珠就公開承諾“隻要是格力人,一人一套房”,并且迅速開工建設3000套較高價的電梯大廈,而且珠海市政府承諾給予1萬套住房用地。這一消息傳出後,網友們激動不已。畢竟這是第一家承諾為每位員工配置設定房間的公司。
看到這裡可能會有點懵,之前不是向所有員工承諾每人一套房嗎?怎麼變成了技術人員?據格力電器官網顯示,格力電器目前擁有員工9萬餘人,其中研發人員1.4萬餘人和3萬多名技術勞工。從這個角度來看,它可能會優先考慮技術團隊的住房需求。
當然這不是無條件的,董明珠是商人,是以她說:“如果中途離開,房子就會收回,因為它是給格力員工的”。然後又表示隻要員工不離開,這房子就歸員工所有,工資高了之後可以自己找地方住,但房子不會被收回。然後她又補充說,隻有等員工退休時,這套房子才會真正給到員工。
此外,格力的“分房”也有先後順序。此前,格力員工在一檔綜藝節目中這樣吐槽道:“今年是來格力的第五年,企業還是企業,房子也還是企業的房子。”對此,董明珠的回應是:“今年我們有3700套,第一批會優先給我們優秀的員工,但不優秀的也會給,隻是要慢慢等,隻要你足夠優秀,就可以優先考慮。”
3月1日,格力電器釋出公告稱,公司在珠海總部召開202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會上審議了關于換屆董事會的議案,董事會同意選舉董明珠為公司第十二屆董事會董事長,任期三年。同時,規模達55.37億元的格力電器2021年中期分紅方案也獲通過。
這麼看來,送房子的承諾還會繼續兌現。不過,董明珠的壓力也不小。格力的目标是到2023年實作6000億的目标。這意味着未來五年内将再造兩個格力,年營收增速都要達到25%以上。但格力這兩年的日子不好過,一直被競争對手狂追猛打,空調老大的位置不保,其他闆塊的業績又不理想。
據格力電器的三季度資料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格力電器實作營收1381.3億元,同比增長9.73%,實作淨利潤156.4億元,同比增長14.2% ,市值2251.64億元。與2020年同期業績相比,格力2021年業績回升明顯,表現優異。
不過,與其他兩大家電“巨頭”相比,格力就顯得有些不足。美的集團三季報資料顯示,美的集團前三季度實作營收2629.43億元,同比增長20.57%。規模和增速都超過了格力的業績,而且美的也在格力最擅長的空調賽道上成功超越格力。
最重要的是在2020年,格力的大股東還完成了變更,從國有的格力集團變成了民營企業高瓴資本。對于民間資本來說,利益至上是理所當然的,如果格力未來幾年不能很好地完成多元化布局,實作業績增長,那董明珠的地位也可能會動搖。
不過,作為一個企業家,董明珠無疑是成功的。她從1990年進入格力,至今差不多30年,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将格力帶入2000億銷售額。她也對得起員工、股東們。這幾年股東分紅已經超過400億,這是很多中國企業做不到的。
當然最重要的是,格力的産品在中國企業中來說至少是“中國制造”的代表之一。是以,相信在她的帶領下,格力依然會發展的很好,對于員工的承諾也會逐漸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