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總說:飯桌見人品。餐桌上吃飯的樣子,隐藏着未來的高度。悲催的是,很多年輕父母持懷疑态度,總覺得老人有些危言聳聽,甚至以“孩子小”為借口,全然不顧他們吃飯時的樣子。
故事案例:
棒棒是個調皮的孩子,沒有一刻能閑下來,就連吃飯也讓人操心。用媽媽的話說:棒棒連五分鐘都坐不住,吃飯經常上蹿下跳,而且發出奇怪的聲音。偶爾遇到喜歡吃的飯菜,還會霸道地據為己有。
令人想不到的是,雖然媽媽不喜歡棒棒的行為,但是态度方面,卻默許了孩子的做法。因為在媽媽看來,隻要孩子能認真吃飯,其餘的事情都不重要。畢竟和身體健康比起來,其他的都是小事。

隻想說:除了父母的寵溺之外,如此吃飯的樣子,任誰都不會喜歡。
孩子吃飯時的細節,暴露了他沒有出息的未來。
第一件:搶占食物
餐桌上吃獨食的孩子,他們内心都極度自私,就連父母也不願意分享。這種心理,會一直伴随着孩子成長,成為他緻命的弱點。未來跟朋友、上司聚餐時,也很難改掉吃獨食的習慣。
刻在骨子裡的習慣,真的很難改正。也會因為自私的緣故,失去很多機會,哪怕孩子再優秀,也很難被委以重任。
第二件:動作不雅
吃飯時,不合時宜地說話、打噴嚏、摳鼻子……這些都是不雅的動作,要嚴肅制止。老祖宗說:食不言,寝不語。就是告訴人們:在吃飯的時候,最好保持安靜,盡量不要影響他人。
尤其是口無遮攔的話語,會讓人瞬間尴尬,典型的低情商表現。同時,這些不雅的表現,也說明父母的教育有待提高,孩子沒有規律可言。
第三件:随意翻動
雖然亂翻亂挑的行為,比吃獨食稍微強一丢丢,但是也側面反應孩子的自私心理。試想一下,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孩子在餐盤中随意攪動,别人如何吃得下去呢?隻想說,這是沒有禮貌和教養的表現。
将來和同僚、上司一起吃飯,若是還不自覺地随意翻動,估計會成為大家排斥的對象。因為成年人的世界,最讨厭自私自利的行為。
年齡小,從來都不是縱容孩子的借口,希望父母自知。不要小看這些微小的細節,一旦養成習慣後,就會決定孩子未來的發展高度。甚至,還會影響他們的人際關系,畢竟人脈也是很重要的資本。
若是發現自家孩子吃飯時有這些行為,父母要提高警惕,早早“扼殺”在搖籃中。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父母的言傳身教,用自己的行為,深深去影響孩子,讓他們知道吃飯時的正确方式。
寫在最後:告訴孩子,吃飯一定要學會細嚼慢咽,不僅吃相好看,而且還能吸收食物中的更多營養。不管在哪裡吃飯,都要養成尊重他人的習慣,要以長輩為先。教養,都展現在細節上。
聲明:文中圖檔均來自ins,部落客為@kidzootd,如果你在教育育兒的過程中也有自己的獨特見解,或者遇到了讓自己感到困惑的問題,歡迎一起來探讨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