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汽車品評|制裁鐵幕降下 俄羅斯汽車行業形勢告急

汽車品評|制裁鐵幕降下 俄羅斯汽車行業形勢告急

文 字 | 秦方輝

設 計 | 小宇宙

自俄羅斯宣布在烏克蘭發起軍事行動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開始對俄羅斯實施新一輪制裁“圍堵”,試圖“全方位孤立”俄羅斯。

沒有硝煙的戰火逐漸蔓延,在投資者和消費者的持續施壓下,歐美車企也開始紛紛站隊表态,暫停向俄羅斯市場傳遞汽車,企圖用兩敗俱傷的方式予以“痛擊”。

另一方面,兩地的紛争也正引發各大跨國車企業務縮水與供應鍊的危機。

汽車品評|制裁鐵幕降下 俄羅斯汽車行業形勢告急

資料顯示,俄羅斯汽車市場近年來銷量并不穩定。此前,受烏克蘭等政治因素影響,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就對俄羅斯進行了持續的經濟制裁,這使俄羅斯汽車銷量大幅下滑。

2014年時俄羅斯乘用車銷量為227.6萬輛,2015年呈現了斷崖式的下滑,銷量僅為128.4萬輛,2017年、2018(160.7萬輛)年有所回暖,随後2019年略有下滑,2020年受疫情影響進一步下滑至143.4萬輛。

雖然開戰後還沒有确切的新車銷量統計資料,但在多方施壓與困局下,俄羅斯的汽車行業必将遭受前所未有的打擊。

2月28日,戴姆勒卡車方面表示将立即暫停其在俄羅斯的業務,包括與俄羅斯卡車制造商卡馬斯(Kamaz)的合作,“即日起,戴姆勒将不再與卡馬斯合作生産卡車,也不會向其提供零部件。”

汽車品評|制裁鐵幕降下 俄羅斯汽車行業形勢告急

同時,通用汽車宣布已暫停俄羅斯的部分業務,并停止對烏克蘭的所有出口。統計顯示,通用每年在俄羅斯銷售約3000輛汽車。福特汽車也表示,已通知當地合資夥伴立即暫停在俄羅斯的業務,直至另行通知。

3月1日,捷豹路虎表示,“目前的全球環境也給我們帶來了貿易方面的挑戰,是以我們将暫停向俄羅斯市場傳遞車輛,并代表我們的全球客戶密切關注局勢。”

汽車品評|制裁鐵幕降下 俄羅斯汽車行業形勢告急

阿斯頓·馬丁表示,由于英國對俄羅斯實施制裁,該公司将暫停向俄羅斯銷售和傳遞汽車。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銷量占其全球銷量不到1%。

值得一提的是,烏克蘭汽車市場基本依賴進口,2022年1月銷量最好的是雷諾(904輛),第二名是豐田(596輛),第三名是奇瑞汽車(364輛),市場體量遠不及俄羅斯。

對于如此“傷敵八百,自損一萬”的荒唐行為,不知這些車企高管們是否真的甘心呢?

相比于俄烏兩國在汽車行業無足輕重的“銷售市場”以及“生産基地”角色而言,最為敏感的莫過于其“零部件供給國”的重要身份。

而據外媒報道,曠日持久的政治沖突已對東歐的汽車物流成本造成了影響。過去,很大一部分整車和汽車零部件是從西歐經由烏克蘭,供應給俄羅斯的。

現在供應鍊的調整導緻零部件運輸距離、交貨時間和物流成本均成倍增加,全球物流市場出現動蕩意味着原有的供應計劃已經中斷,這些問題目前已經像雪崩一樣一發不可收拾。

目前,沖突引發的供應鍊問題已經突顯,全球多家汽車制造商是以宣布暫時停工。

汽車品評|制裁鐵幕降下 俄羅斯汽車行業形勢告急

3月1日,寶馬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鑒于目前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局勢,我們将停止在俄羅斯的生産,并停止向俄羅斯市場出口。”

去年,寶馬在俄羅斯飛地加裡甯格勒工廠組裝了約1.2萬輛汽車,寶馬與當地車企Avtotor合作營運該廠已超過20年。

汽車品評|制裁鐵幕降下 俄羅斯汽車行業形勢告急

寶馬此前從烏克蘭西部采購線束,由于供應瓶頸,預計寶馬在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的工廠的生産将會中斷。

由于類似原因,大衆集團也宣布位于德國東部的茨維考工廠和德累斯頓工廠停産,尚不能确定停産會持續到何時。據推測,僅茨維考工廠的關閉就将導緻每天減産1200輛汽車,其中ID.系列電動車影響尤甚。

汽車品評|制裁鐵幕降下 俄羅斯汽車行業形勢告急

實際上,烏克蘭局勢的複雜性一直讓海外投資者敬而遠之。2019年,大衆集團曾決定不在烏克蘭規劃新的工廠,而位于索洛莫諾沃的當地工廠也計劃被遷往塞爾維亞。

豐田汽車表示,将從3月4日開始暫停俄羅斯工廠生産,同時由于供應鍊中斷,豐田也将無限期停止向俄羅斯出口汽車。豐田還提及了在采購零部件和物流方面遇到的其他困難。

汽車品評|制裁鐵幕降下 俄羅斯汽車行業形勢告急

雷諾在俄羅斯的子公司近日也表示,由于俄烏緊張局勢導緻其物流瓶頸及零部件短缺,該公司決定在2月28日-3月5日期間暫停其莫斯科汽車裝配廠的營運。值得注意的是,雷諾8%的核心利潤來自俄羅斯市場。

汽車品評|制裁鐵幕降下 俄羅斯汽車行業形勢告急

戰争陰雲下,其中最為慘的非南韓現代汽車集團莫屬。南韓向俄羅斯出口的汽車和汽車零部件占到對俄出口總額的約四成。

整車銷售方面,現代和起亞去年在俄羅斯當地售出超過37萬輛汽車,兩個品牌的銷量排在當地前三位。

南韓汽車産業協會預測,如果俄烏戰争局勢繼續擴大,南韓汽車在俄羅斯市場銷量最多會減少近三成。

國人當然更為關注中國車企。

中方早就表态,中國一貫拒絕任何單方面制裁,中國和其他國家發展正常的經貿關系,是中國的權利。單方面的制裁除了激化沖突,讓事态變得更加難以挽回之外,根本毫無價值。

中國寄望世界和平,但每次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和蘇(俄)、中東諸國激烈交鋒時,卻也可能成為中方韬光養晦、尋求發展的寶貴契機。

汽車品評|制裁鐵幕降下 俄羅斯汽車行業形勢告急

在俄羅斯市場,哈弗連續三年成為最暢銷的中國汽車品牌,銷量達到3.9萬輛,同比增長125%,排在俄羅斯乘用車品牌銷量榜第十二位。(即便如此,也就相當于哈弗H6在中國一個月的銷量。)

對于俄烏局勢産生的影響,長城汽車方面稱,目前俄羅斯工廠的生産與銷售沒有産生影響。而烏克蘭出口業務短期内可能會受一些影響,但長期來看沒有問題。

此外,對于晶片供應問題,長城方面指出,有晶片供應商直接向俄羅斯工廠出口。

汽車品評|制裁鐵幕降下 俄羅斯汽車行業形勢告急

俄羅斯也是奇瑞汽車最大的海外市場,去年銷量暴漲224%,達到37118輛。2021年,吉利汽車在俄銷量同樣亮眼,達到2.5萬輛,同比增長59%。

汽車品評|制裁鐵幕降下 俄羅斯汽車行業形勢告急

伴随西方車企在俄的大舉退出,憑借自身全産業鍊優勢、研發制造潛力以及不斷提升的品質,中國品牌汽車有望赢取更多份額。

不過,倘若戰争長期進行,進而直接影響俄烏兩國經濟和民生,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俄烏沖突給汽車行業帶來影響雖然還無法估量,市場環境瞬息萬變,我們應當做好兩手準備。

繼續閱讀